地下之殇与重生
暮春的风裹挟着沙尘掠过青川县,林野站在县政府大楼的天台,望着远处农田里龟裂的土地,眉头紧锁。作为新上任的县水利局局长,他接手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烂摊子——青川县地下水超采已持续十年,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郊区域,每年下沉幅度超过10厘米,部分村庄的水井早已干涸,村民只能靠政府派车送水度日。
“林局,这是上个月的地下水监测报告。”科员小赵拿着一份文件匆匆走来,声音带着焦虑,“城郊化工园区的那几家企业,上个月又超采了12万立方米,咱们划定的季度开采额度,他们半个月就用完了。”
林野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化工园区”几个字,指尖发凉。青川县的化工、印染企业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也是地下水开采的“吞水巨兽”。过去为了经济发展,历任领导对企业超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恶果显现:城区多栋老楼出现墙体裂缝,农田灌溉用水告急,甚至有村民反映,自家院子里的井,去年还能抽上来水,今年只能挖到岩层。
“走,去化工园区看看。”林野将报告塞进公文包,快步下楼。
化工园区位于青川县东部,远远就能看到高耸的烟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药剂味。林野直奔园区内最大的企业——青川化工有限公司,刚进大门,就被保安拦了下来。“林局?我们王总正在开会,要不您先在会客室等会儿?”保安脸上堆着笑,语气却带着一丝阻拦。
“不等,我现在就要见他。”林野语气强硬,径直往里走。办公室里,总经理王海涛正对着电话那头大声说着什么,看到林野进来,他愣了一下,匆匆挂了电话:“林局大驾光临,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王总,你们公司上个月的地下水开采量,超了多少心里清楚吧?”林野没绕圈子,将监测报告拍在桌上,“现在全县都在缺水,村民连生活用水都紧张,你们还在超额抽水,合适吗?”
王海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林局,不是我们想超采,你也知道,化工生产离不开水。要是按县里定的额度来,我们生产线得停一半,到时候不仅员工工资发不出来,县里的税收也得少一大块。”
“税收重要,还是老百姓的生计重要?”林野反问,“现在城郊已经出现地面沉降,再这么下去,你们的厂房早晚也得受影响。”
王海涛沉默了片刻,语气软了下来:“林局,我知道缺水是大问题,但我们也没办法。要不这样,我们再多交点水费,您通融一下?”
“不是交水费的事。”林野摇了摇头,“现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靠罚款、补缴水费,治标不治本。”
从化工园区出来,林野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企业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强行限制开采,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但放任不管,青川县的生态只会越来越糟。回到水利局,他立刻召集科室负责人开会,提出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地下水开采规则。
“林局,制定规则容易,执行难啊。”水资源管理科的老张叹了口气,“之前也试过限制企业开采量,但企业要么偷偷打井,要么找关系说情,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次不一样,我们要建立一套‘伦理开采规则’,不仅有配额,还要有配套的监管和补偿机制。”林野顿了顿,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按区域水资源储量划定年度开采配额,居民生活用水优先保障;其次,高耗水企业必须削减30%的开采量,谁都不能例外;另外,所有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生态修复费,这笔钱专门用于地下水补给;最后,在超采区禁止新增开采井, existing wells that exceed the standard must also be sealed.”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林野的提议。过了一会儿,小赵开口:“林局,削减30%的开采量,企业肯定会反对,到时候县里的压力会很大。”
“压力再大,也得做。”林野语气坚定,“我们可以帮企业想办法,比如引进节水设备,循环利用水资源,实在不行,县里可以协调地表水,或者提供补贴,帮他们转型。”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野带领团队忙得脚不沾沾地。他们走遍了青川县的各个乡镇,测量地下水储量,划分开采区域;多次走访企业,听取他们的意见,调整规则细节;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解释规则的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
然而,阻力还是来了。几家化工企业联合起来,找到县委书记,抱怨水利局的规则“不合理”,会影响企业发展。县委书记把林野叫到办公室,语气有些沉重:“林野,企业的意见你也听听,别把事情做得太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得平衡好。”
“书记,我知道要平衡,但现在已经没有平衡的余地了。”林野拿出一份地图,指着上面的红色区域,“这些地方都是超采区,再不开采,用不了五年,这里的土地就没法耕种了。而且,我们制定的规则不是一刀切,我们会帮企业转型,引进节水技术,不会让他们活不下去。”
林野的坚持,让县委书记沉默了。最终,书记点了点头:“行,我支持你,但你要保证,不能出乱子。”
得到县委的支持后,林野立刻推动《青川县地下水伦理开采规则》出台。规则实施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麻烦——青川化工有限公司拒绝缴纳生态修复费,还偷偷启用了一口废弃的深井。林野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执法人员赶到企业,当场查封了深井,并对企业处以高额罚款。
“林局,你这是断我们的活路!”王海涛又气又急,“我们已经在削减开采量了,你还这么逼我们!”
“王总,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谁都不能例外。”林野语气平静,“我知道你们现在困难,但只要你们愿意转型,县里会全力支持。昨天我已经联系了一家节水设备公司,他们愿意给你们提供优惠,帮你们改造生产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王海涛愣住了,他没想到林野会主动帮他们想办法。沉默了许久,他叹了口气:“好吧,林局,我信你一次,我们配合县里的工作。”
在林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青川化工引进了水循环系统,将生产废水处理后重新利用,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40%;城郊的印染厂则改用地表水,还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与此同时,生态修复费也发挥了作用。林野用这笔钱在全县建设了20个地下水补给站,收集雨水和地表水,经过处理后注入地下;还组织村民在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地表植被,提高雨水渗透量。
一年后,青川县的地下水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监测数据显示,超采区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了1.2米,地面沉降速度减缓了80%;村庄里的水井重新有了水,村民再也不用靠送水度日;企业的生产也逐步恢复正常,甚至有几家企业因为转型成功,还扩大了生产规模。
这天,林野再次来到城郊的农田。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村民们正在田里忙碌,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林野,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林局,多亏了你,我们的地又能种了!”
林野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地下水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松懈,但只要坚持下去,青川县一定能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林野望着远方,眼神坚定。他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遵守伦理开采规则,就一定能守护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让地下的“生命之水”永远流淌。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8kxs.com)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