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闻言,瞪大了眼睛,“两千两百块?!”
“这么多,一笔不小的数字啊!”
他原本以为这枚金胆能卖到一千九左右,没想到能卖到两千两百块。
这一点着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接着,徐峰把兜里面的钱拿出来,笑着放在了炕桌上,“刘叔。”
“这是二百二十张大团结,刚好是两千两百块。”
炕桌上放着两百多张大团结,这些钱放在一起,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五分之一个万元户了,再打四枚这样的金胆,就可以成为万元户了。
不过这种好事也就是想想罢了,金胆可遇不可求,谁能保证自己天天杀熊瞎子。
哪怕能天天杀熊瞎子,谁能保证熊瞎子开的胆刚好是金胆呐?
周炮笑着说:“刘老弟,其实我们这次来是想着把钱分一下,钱都换了,再放在徐峰一个人身上,不安全。”
“周哥说的没错,昨天那件事我可听说了。”
“徐峰,你小子还是运气好,躲了一劫。”
“周哥,这钱,你说怎么分吧,上次我也没出多少力,真正出力的也是徐峰和你。”
“你们说怎么分,那就怎么分。”
三人又探讨了一会,最终谈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徐峰一个人分四成,上次他出力出的多,师父周炮和刘叔刘军俩人则是各三成。
四成,徐峰分到了八百八十块。
师父和刘叔俩人则是六百六十块。
徐峰比俩人多了两百多,徐峰觉得自己拿的有点多,又抽出十二张大团结分别给了周炮和刘军,一人六张。
最终到徐峰手上的钱是七百六十块,不算多,也不算少了。
“钱分完了,这次留在我家吃口饭吧,早就想请你们俩人吃饭了,之前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
“你俩说啥都得陪我喝点。”
刘婶把硬菜做好,端到炕桌上,刘军没有私藏钱,把钱递给刘婶:“孩他娘,这是打下熊瞎子分的钱,你拿着。”
“哎哟喂,这么多啊?”
刘婶接过七百二十块,咂了咂舌。
“婶子,这也不多,等下次我们再打到金胆了,卖的比这还多!”
“行行行,那你们先喝着,我再去做点硬菜。”
三人喝着唠着,周炮和刘军知道徐峰的酒量不好,这次没让他多喝,他俩开心,今天喝了不少。
要数最开心的还是师父周炮,得了奖章,拿了奖金,分了金胆的钱。
“师父,刘叔,你俩少喝点。”
“嗨,这有啥……”
“来,周哥,我敬你一杯。”
“……”
这一顿饭从晚上六点多吃到了晚上八点多,要不是刘婶和徐峰在旁边拦着,他俩还能继续喝下去。
“刘叔,我先扶着师父回去了。”
“行行。”刘军嘴上冒着酒气,摆摆手:“回见,回见。”
“婶子,你别忘了给刘叔烧点热水顺顺胃,免得他反胃了。”
“我知道了徐峰,天黑,你路上慢点,手电筒你用不用?”
“婶子,我不用,我不用。”
徐峰搀着师父周炮往家中走。
很快,他就到了周家,周婶和周莉俩人在门口接过周炮,徐峰没有进家门,他在门口交代了一些事,随后就走了。
周莉和周婶扶着周炮回到炕上,周婶拍了拍周莉,“我去给你点煮点醒酒水,你看着点你爹,别让他吐床上了。”
“知道。”
这时,周炮迷迷糊糊的喊:“媳妇,你先别走。”
“钱,给你钱。”
“啥钱啊?我先去给你烧点……”
还没说完,她瞪大双眼看着周炮递过来的钱:“咋这么多钱?”
“妈,你刚刚忘了徐峰说的话,这是分金胆的钱和奖金。”
“还真不少呐。”
“孩他爹,就这些嘛?你没藏私房钱?”
周婶又问了两三次,不知道是周炮真晕还是装晕,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婶把钱往兜里面一装,起身往外烧水去了。
在屋内照料周炮的周莉,这时突然看到炕上两枚奖章,拿起一瞅,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
不过此时周莉却皱了皱眉:“爹咋有两块奖章?”
“徐峰不是说他就一枚?为啥爹有两枚?”
“真是奇了个怪了。”
…
趁着月色,徐峰回到了家中。
到了家后,家里人早就吃完饭了,不过倒是给徐峰留了饭。
“回来了?”
“饿不饿?锅里还给你留了饭。”
“妈,我不饿,我爹呐?”
“你爹?你爹在炕上呐,其他人都睡下了,你爹把卖皮子的钱给我了。
这钱你是自己拿着,还是我给你拿着?”
“妈,你拿着吧,反正也没多少钱。”
钱小娟白了他一眼:“啥叫没多少钱,知道这次皮子卖了多少不?”
“两百?”
徐峰伸出两个手指头,晃了晃。
“咋可能这么多,就一百三十。”
“一百三十也不少了,你想想,你进山还没一周呐,顺手打小动物的皮子都能卖到一百三十,可不比你爹,你哥强啊?”
一百三十块,或许在之前很多,但对现在的徐峰来说嘛,也就那么一点钱罢了。
不够看,一点都不够看的。
“你放心,妈可不会要你的钱,这些钱我给你攒着,给你将来娶媳妇用。”
“行,我听妈的。”
“对了,你妹给我说,金胆卖了两千两百块,你得了多少啊?”
钱小娟知道猎户的规矩,只要不是打独围,打下来的货,得分。
“分了七百多。”
“不少不少!”钱小娟继续说:“行了,时间也不早了,今天你早点睡,别休息太晚。”
“太晚休息,容易没劲。”
“明天妈给你做熊油饼子吃。”
“妈,辛苦了。”
“嗨,妈不辛苦,只要咱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一点都不辛苦。”
“行了,我不跟你唠了,你快回侧院休息吧。”
这时,徐峰喊道:“妈,我等再过一个月把咱家房扒了,重新盖新的。”
“重新盖新的?”钱小娟愣了一下:“你小子要分家啊?”
徐峰摆摆手:“妈,我没这个意思。”
“我没说分家,我想着咱家盖砖房,现在土房子住久了,不得劲,而且一到雨天,潮。”
“炕上也潮。”
“行,等你有钱了,这些事都能办,不过盖房子这是大事,得跟你爹商量商量。”
“这事,咱们再说,现在你先回去休息。”
“好。”
第二日一早。
徐峰从炕上醒来,揉了揉炕旁边的妲己,揉了一会后,从炕上下来,穿好衣服往外走,妲己噌的一下爬到徐峰的肩膀处。
看着肩膀处的妲己,徐峰无奈一笑:“这么粘着我啊。”
“我就去洗个脸,又不是进山去打猎。”
“今天打猎我肯定会带着你的,放心吧。”
徐峰往外走去,到了外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现在的空气很清爽,入喉清凉,没有污染,吸了一会,等徐峰再次睁眼时,父亲徐成仁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
“爹,啥时候来的,没个脚步声,吓死我了。”
徐成仁吸了吸鼻子,皱着眉说:“你屋里藏酒了?”
听着爹的话,看着爹吸鼻子的动作,徐峰愣了一下:“爹,你闻出来了?”
“嗯,闻出来了,有酒香味。”
“昨天你回来买的酒?”
“还是谁给你的?”
“爹,我没买酒,昨天夜里我爷给的酒。”
“你爷给的?啥酒啊?这么香?”
说着说着,父亲徐成仁便想着往里面走,往里面瞅瞅。
徐峰嘴角微微抽搐一下,“爹,是鹿酒、”
听到鹿酒两字,徐成仁眼神爆发出一丝惊喜:“我就觉得是鹿酒!”
“快,快让爹尝尝!”
“爹,酒才封盖,它酿好了,要三个月后了。现在是八月底,你想喝马鹿酒,至少要等十二月底了啊。”
“行吧行吧。”
看来四妹徐静说的很对,爹对鹿酒还真是念念不忘啊。
这时,隔壁院子内就响起了母亲钱小娟的叫声。
“吃饭吃饭。”
徐峰喊了一声:“爹,吃饭了。”
“知道了,知道了。”
“等十二月底了,你可得让你爹喝点。”
“放心吧,爹,只要是酿好的,准给你喝。”
“就是你别偷喝就成。”
刚刚心中有点小心思的徐成仁,脸上一红:“什么话什么话!”
“我是你爹,还能偷喝你的啊。”
“走,吃饭吃饭。”
今天母亲钱小娟做的饭很香,烙的熊油大饼,炒了两个肉菜。
“对了,徐静,明天你就开学了,今天你记得把东西收拾好,别落下了,知道不。”
徐峰这才想到,今天是八月三十一号,是八月的最后一天,明天是九月一号,也是学生们开学的日子。
四妹徐静明天开学,那周莉身为人民教师,也就是明天上课了。
屯里面有一所学校,虎口屯第一人民小学。
可以上到五年级,这是周围屯子里唯一一个小学。
镇上和县城倒是有小学,但都太远了,附近的屯子大部分都会让孩子上虎口屯第一人民小学。
这个小学的来历很有名,上一任的屯长是一位猎户,他家世世代代打猎,他当上屯长后,那个时候带着民兵队经常进山打猎,建立的这一所小学。
后面他卸任后,村民们都特别的不舍,徐峰想了想,上一任屯长现在已经八十七了。
四妹徐静点点头:“妈,我知道的。”
“千万要好好学习,别整一些没用的事。”
“要是让我听到你不好好学,看我不收拾你。”
徐峰笑着说:“妈,你别给徐静这么大压力,徐静,听哥的,你就好好上,有啥不会的问题可以问我,我教你,我保你考上大学!”
好歹是重生一次的,高考试卷,他能记得住一个大概,尤其是妹妹那年高考的卷子,徐峰后面做过一次,很难。
现在说这些也太早了,还没初中呐……
“你小子还会教人?”
钱小娟打趣一声:“老三,你就好好打猎吧,你就不是学习的料子。”
“之前让你上学,你都不上,你还教你妹,别把你妹教的啥也不会一样。”
徐峰嘿嘿一笑:“妈,瞧你这话说的,我也不差的好吧。”
“我好歹也上到高中再辍学的。”
“得了吧,吃饭吃饭。”
…
吃完饭后,徐峰走到侧院去收拾。
没一会就收拾好了进山打猎的装备。
“妈,我找师父去了。”
“知道了,进山注意安全。”
“好嘞,好嘞。”
徐峰没一会就到了师父家门口,此时周炮已经吃完饭了,看到外面的徐峰,示意他进来。
“你先进来。”
“我去拿猎枪,今天咱们进山随便转转,去瞅瞅上次下的木板夹子。”
“这次你拿木板夹子了没?”
“拿着呐。”
徐峰拍了拍身后的袋子,袋子里面装着几个木板夹子呐。
“那就好。”
说完,师父周炮便往屋内钻。
这时,周莉走到徐峰跟前,看着徐峰肩膀处的红大仙露出了好奇之色。
“徐峰,这是狐狸嘛?”
“看着好乖啊,好好看。”
“我能上手摸摸它嘛?”
还没等徐峰出声答应,她的手便要摸过来,妲己叫了一声,表示抗议。
周莉被它突然的狐叫吓了一声,这时师父周炮从屋内走了出来,看着女儿吃瘪,笑着打趣:“你招惹它干啥。”
“狐大仙可不是你想摸就摸的。”
“这玩意我都没摸过,就徐峰能摸。”
周莉瘪了瘪嘴:“爹,我这不是好奇嘛……”
她也没想到这只妲己会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自己压根什么都没有干。
“小气的狐大仙,摸都不让摸!”
“那我不摸了。”
说完,周莉气鼓鼓的走了,徐峰则是顺了顺妲己的毛发,安抚它:“好了,人都走了,安静点,安静点。”
周炮收拾好东西,把猎枪扛在背后,看着徐峰手上的动作,笑着说:“徐峰,还是你小子有福。”
“能敢这么摸狐大仙的,就你一个。”
“行了,咱们走吧。”
“好。”
俩人拿着武器往山外走。
路上,徐峰问:“师父,昨天你见老友是干啥去了?”
“就唠嗑啊?”
“那倒不是,我那三位老友可是找参的好手。”
“九月,十月正是人参成熟的月份。”
喜欢82年:学猎养狗训雕的赶山生活请大家收藏:(m.8kxs.com)82年:学猎养狗训雕的赶山生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