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塞虽未完全竣工,居住区却已颇具规模。
据管事登记的名册,在此定居的百姓已逾三千户,人口约一万两千余人,远超林川的预期。
这些百姓多是熟稔农事的农户,白日里在城北开荒新田,闲暇时参与要塞修缮,既能赚些贴补家用的工钱,也能在战时充当民壮,协助守军搬运物资、加固城防。
此时的西塞外围,一派忙碌景象。
数千名劳工正推着板车、赶着马车,往来于交岭方向与要塞仓库之间,将西梁军丢弃的辎重粮草源源不断地往里搬运。劳工们虽汗流浃背,脸上却透着藏不住的兴奋,毕竟青州卫的林大人发话了,所有参与搬运物资的百姓,都有工钱。
李默站在堡楼的了望台上,望着下方穿梭的车流人流,忍不住问道:“林将军,这么多板车、马车,少说也有上千辆了,都是从哪调来的?竟能如此及时派上用场。”
“是从青州城提前征用的。”
“青州?”李默愣了愣,“莫非林大人早已预见此战大胜,提前备好了车马?这可真是未雨绸缪啊。”
“李参军说笑了。”林川笑起来,摆了摆手,“林某只是个寻常将领,哪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征用这些车马,本是为了运输修筑要塞所需的条石、木料,没成想刚好遇上西梁军溃败,倒歪打正着派上了用场。”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巧合。”
李默恍然大悟,也跟着笑起来,暗自思忖:“此事看似巧合,实则全凭林川办事沉稳,提前备下后手。这般心性与能耐,若能引荐给二爷,让他归入麾下,将来必是能独当一面的臂膀,二爷的大业也能如虎添翼。”
想到这里,便笑道:“林将军这般年轻,便立下如此大功,麾下青州卫更是骁勇,放眼整个镇北军,也是少有的俊杰。不知将军将来有何长远打算?总不能一直困在青州这地界吧?”
林川一愣,摇头道:“李参军过誉了。林某不过是个粗鄙武夫,自小在军营长大,只知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道理。眼下能守好青州,护着这方百姓,再为镇北军多打几场胜仗,便已是心满意足,哪敢想什么长远前程?”
“诶,林将军切莫妄自菲薄。”
李默笑道,“须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青州虽好,终究只是一隅之地,将军的能耐,可不止守这一方水土。不瞒将军说,二爷向来最是爱才,麾下虽有不少将领,却多是些循规蹈矩之辈,像将军这般有勇有谋、行事沉稳的,实在少见。”
“二爷?”林川感叹一声,“林某也久闻二爷大名,只是这么长时间,一直无缘拜见……”
见他这般反应,李默心中暗喜,笑道:“二爷如今在潞州坐镇,林将军攻孝州解潞州之困的计策若能顺利实施,何尝不是一件送给二爷的见面礼?”
“真的?”林川脸上一喜,随即皱眉道,“可林某出身低微,不过是个小小指挥使,怕是入不了二公子的眼。”
“将军说笑了,别说您是堂堂指挥使,便是个百户总旗,只要有能耐,二爷都会高看一眼。”
李默笑道,“二爷爱才,向来不问出身,当年跟着二爷打草原的张副将,也是从大头兵一步步上来的。将军如今有这般战功,又有这般心智,只要肯投到二爷麾下,将来必定能青云直上,比在青州守着一亩三分地可要强上百倍。”
林川闻言,重重叹了口气:“若真能得二公子提携,那是林某的福气!李参军,若有机会,还请您在二爷面前多多美言,林某日后定当感念您的引荐之恩!”
李默心中彻底放下心来,笑道:“将军客气了!为二爷举荐贤才,本就是在下的本分。等潞州战事稍缓,在下便陪将军去见二爷一面……”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敲定日后拜见二爷的事情。
眼见林川还要盯着辎重清点与要塞修缮的琐事,李默知趣地不多叨扰,找了个理由告辞离开。
李默走后,林川的笑意便缓缓敛去。
他的目光扫过忙碌的劳工与远处连绵的旷野,思绪悠然飘远。
西线三卫出兵抢夺西梁军辎重,本就是他布下的第一步棋。
上千民夫推着板车在交岭大道上往来,车上粮草甲胄堆得如小山般,这般招摇,便是故意递到三卫眼前的诱饵。
上万西梁军溃败,沿途丢盔卸甲无数,这么大的军功,没人会视而不见。
尤其是镇北军各卫,更需要军功来捞取政绩。
若三卫在收到急报时肯出兵合围,林川倒也不会拒绝分润功劳。
毕竟合兵作战、论功行赏是惯例。
可他们偏要作壁上观,既不参战也不支援,待战事结束却想跑来摘桃子,坐享其成。
那便休怪他不留情面。
带李默亲赴交岭,是第二步暗棋。
李默是二爷赵景岚的心腹,立场本就与三卫泾渭分明。
这西线三卫,林川并不确定他们是否是世子或三爷的势力,只能确定他们并非二爷嫡系。
所以,让李默亲眼见到三卫恃强凌弱、强抢功劳的嘴脸,亲眼目睹林川与三卫的冲突,他才会生出“拉拢林川以制衡三卫”的念头。
毕竟,一个有战功、有手段且与对手交恶的将领,正是二爷亟需的助力。
而提议“攻孝州解潞州之困”,则是林川布下的最关键一步。
若不是苍狼部将大营落在七里湾,犯了兵家大忌,林川也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布局念头。
打着苍狼部的旗号拿下西梁城,必然会给西梁王、镇北王带来极大的震动。
青州作为北疆的桥头堡,在镇北王心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青州卫或许可以借此机扩军。
而西梁王也必然会将一部分重兵放在北线,以阻挡镇北军南下的步伐。
如此一来,孝州、介休、霍州三座相连的重镇,将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拿下孝州,就是林川下一步的目标。
孝州,扼守西梁军北上的咽喉。
若能占据此地,进一步压制介休、霍州,才能彻底断绝西梁军进入青州的可能。
而强兵在侧,青州卫也有理由大张旗鼓地扩军。
只是青州卫终究只是府军,若无正当由头,贸然兴兵攻打孝州,难免会招来非议。
这个由头,必须借李默之手来促成。
喜欢封疆悍卒请大家收藏:(m.8kxs.com)封疆悍卒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