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动作很快。
拿到百骑司关于张元礼案的完整卷宗后,他并未急于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而是带着卷宗和一份详尽的条陈,入两仪殿面圣。
条陈上,他并未提及赵牧,而是将“流水线,标准化,利益捆绑”的核心思想,巧妙地转化为一套针对将作监,军器监等要害官署的《工匠管理及技术保密新则》。
李世民览毕,眼中精光闪烁。
这方案直指要害,既解决了保密难题,又提升了效率和工匠积极性,可谓老成谋国之策。
他几乎未作修改便朱批:“准奏,着太子全权督办,率先于将作监试行,若有成效,推及诸司!”
有了皇帝的无条件支持,李承乾雷厉风行。
他亲自坐镇将作监,召集所有大小官吏与大匠。
宣布新规时,台下果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匠作少监颤巍巍出列:“殿下,此举是否过于…急切?”
“工匠各司其职,自古皆然,然如此细分,恐割裂技艺传承,且有违尊师重道之伦啊。”
李承乾早有准备,沉静回应:“杜少监所言,乃为技艺长远计,孤心甚慰。”
“然,国之重器,安危所系,非同小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技艺传承,非止于师徒口耳相传,更在于标准确立,流程优化。”
“至于尊卑,”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新规明定,依技艺高低,贡献多寡定薪俸赏格,能者多劳亦多得!”
“设立天工奖,卓越者,孤将亲自向陛下请旨,赐予勋官散职!此间尊荣,岂是固守陈规可得?”
此言一出,台下工匠们的呼吸瞬间粗重了许多。
提高待遇,还有机会做官?
这是他们祖辈都不敢想的事情!
利益的绳索一旦捆绑到位,许多阻力便悄然化为了动力。
那老匠作看了看身后那些眼中骤然亮起光芒的徒子徒孙,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退回队列。
试行工作虽初期有些磕绊,但总体推进顺利。
李承乾每日忙于协调,督促,检查,虽疲惫却充满干劲。
他看到那些原本因循守旧的眼神变得专注,听到工匠之间开始讨论如何优化自己负责的那一步工序,心中对那龙首原山庄的敬佩又深了一层——赵兄总是能于无声处,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天上人间却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赵牧确实觉得有些腻了。
天天不是琵琶就是胡旋,不是清唱就是小调,翻来覆去就那些花样。
他某日午后闲着无聊,便摊开纸笔,随手写了个故事梗概。
故事骨架取材于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经营西域的典故,但在他笔下,班超成了智勇双全,口才了得,关键时刻还能随手搞点“小发明”,比如改进一下驿传方式,利用地理环境搞点声光效果吓唬敌人的传奇人物,剧情充满了以少胜多,分化瓦解,奇谋妙计。
甚至还穿插了点西域公主若有似无的单相思桥段,可谓雅俗共赏,爽点十足。
他叫来云袖,把几张写满字的纸递给她:“喏,找个脑子活泛的说书先生,把这本子润色一下,加点俏皮话,节奏弄快些。”
“再找几个身段好,眼神有戏的武生,几个声音洪亮能吼住场的净角,找个能弹《十面埋伏》也能来点西域调子的乐师。”
“咱们排个新玩意儿。”
云袖接过一看,略显茫然:“先生,这是…要唱大戏?可这词…”
“差不多那意思吧,不过没那么啰嗦,不用咿咿呀呀水时长…呃,不用唱半天。”
赵牧也懒得详细解释“话剧”的概念。
“就当是…带点身段表演,加了妆造和背景乐的说书。”
“名字就叫《定远侯西域传奇》,听着唬人就行。”
于是,天上人间后院的一处偏厅临时被改成了排练场。
说书先生捧着赵牧那半文半白,偶尔还蹦出几个“搞定”,“气场”之类古怪词汇的“剧本”,看得一头汗,只能硬着头皮和武生,乐师们连比划带猜地琢磨。
云袖则被赵牧指派为“总制片兼财务总监”,负责协调各方和……痛快地掏钱。
排练现场时常鸡飞狗跳:“张师傅,您这摔得太假了,得真扑!”
“李大家,您这念白得带点杀气,不是读书!”
“音乐!音乐跟上!这里要紧张起来!”
赵牧偶尔溜达过来看一眼,往往只丢下一两句“这里灯光暗点”,“那个人物上台先冷笑三声”之类的指示,就又晃悠走了。
几天后,天上人间门口挂出了新水牌:“全新演绎·史诗巨制·《定远侯西域传奇》·首演之夜·仅此一场”。
好奇之下,当晚的邀月阁再次座无虚席。
来的多是些文人墨客,富商子弟,也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低级官吏。
灯光暗下,一阵急促的鼓声如同马蹄般擂响,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没有传统的自报家门和咿咿呀呀的唱腔,取而代之的是说书人抑扬顿挫,极具代入感的旁白,以及演员们夸张却富有张力的动作和简洁有力的对话。
剧情紧凑,环环相扣。
班超带着三十六人,是如何在鄯善国夜袭匈奴使团,是如何在于阗国智斩巫妖,是如何在疏勒国设计擒王……
台上“刀光剑影”,配合着恰到好处的音乐和简单的灯光变化,竟营造出十足的紧张感,台下观众屏息凝神,惊呼连连。
尤其是看到“班超”慷慨陈词,宣扬大汉天威与共荣之策,让西域诸国心服口服时,一种强烈的自豪与认同感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
没有人注意到,在二楼一处垂着细密竹帘的雅间里,两位特殊的客人正看得目不转睛。
李世民和李承乾处理完政务,微服而来,本想看看赵牧又搞什么新名堂,却被这前所未见的演出形式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
“好!”
李世民看到精彩处,忍不住以指叩桌,低声对李承乾道。
“扬威而不恃强,怀柔而有底线!这班超,智勇仁恕兼具,乃真英雄也!”
“此剧寓意深远,远胜空洞说教!”
他觉得剧中蕴含的“智慧与气节并重”,“以德服人”的理念,无比契合他心中对“天可汗”形象的期待。
李承乾也看得心潮澎湃,低声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以为,此剧若稍加打磨,或可…”。
他忽然意识到,赵牧搞出的东西,似乎总能在谈笑风生间,于市井娱乐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戏至高潮,班超平定西域,万国来朝,受封定远侯,全场掌声雷动,喝彩声不绝于耳。
竹帘后的帝王父子亦相视一笑,轻轻抚掌。
而此刻的赵牧,却懒洋洋地窝在主楼顶层的书房里,听着楼下隐约传来的如雷掌声和喝彩声,打了个哈欠,对阿依娜道:“听着动静还不小?看来这快餐式…呃,这新玩意儿还挺卖座。”
“告诉云袖,以后可以常演。”
“另外,谁家戏班子想来学,交钱就行,本子可以打包卖,包教包会。”
“咱们这叫开源…呃,广开财路,惠及同行。”
对他而言,这不过又是一桩好玩,新奇且能赚钱的生意罢了。
至于其背后可能带来的那些微妙影响,他似乎并不那么关心。
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