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军的军心崩溃,逃兵降卒便不断出现,且逐渐蔓延。
逃兵自然不是往秦义军方向跑,而是往洛河方向逃。
会水的明军,扔掉武器,脱掉甲胄等物,直接就下河往对岸游去。
不会水的,则迅速寻找木材、木板等能漂浮之物,然后借助漂浮之物下水,往对岸慢慢划去。
选择投降的明军,则听从秦义军的指挥,放下武器趴在地上,然后等待秦义军后续士兵上前接受俘虏。
而明军的崩溃,使得秦义军士气更加高昂,战线的推进也更加迅速。
明军将领,开始组织亲兵家丁汇聚,准备冲出秦义军的包围。
他们没有选择从正面突围,而是选择从洛河下游突围。
虽说正面有女营,战斗力不如秦义军正兵,但正面有十九门虎蹲炮,一旦发射散子,他们难以活命。
而且,秦义军中军和女营有上万人,有足够的防御纵深,再就是骑营的存在,追击能力很强。
另外,河对岸的明军,也往下游而行,他们突围后,能以最快的速度与刘广义部会合。
在洛河下游对明军夹击的,是秦义军的前军和右军,即章腾和梁瑞两部。
对于明军的突围,军师种光道早有对他们做出叮嘱与吩咐。
明军将官和身边的家丁亲兵,乃是明军真正的精锐所部,将之留下,所获甲胄、器械、战马等,都为精品。
以往,秦义军打败明军,很少能留下明军将官及其家丁亲兵。
一是明军将领率领的家丁亲兵,在突围时,是真的会拼命,且战斗力不弱。
二是多为骑兵,冲阵能力很强,以前鸳鸯阵还没训练或者没有成型,很难阻敌。
但如今不一样了,在铁狼筅装备秦义军后,鸳鸯阵彻底成型,攻防兼备。
再加上军师种光道,提前吩咐了秦义军各部,做好了防止明军将官逃离的安排。
在作出突围的决定后,多位明军将官各自带着家丁亲兵会合一处,共计三四百骑,还有一队精锐步卒。
很快,在多位明军将领的率领下,三四百骑对秦义军的前军和右军的中间冲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军将官认为,从敌人两部人马之间突围,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两部人马由不同的将官率领,所做出的指挥调度,很难形成统一步调。
不过,他们万万想不到,种光道已经将猜到了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在明军数百骑突然冲出后,章腾和梁瑞做出了同样的安排。
前军和右军相邻之处,突然分开一条五六丈的通道来,就好似故意让出路来让明军逃离。
而通道两边的秦义军,立即有重盾手上前,重盾紧密相连,好似两堵墙,墙内长枪林立。
明军将官见到秦义军主动让出通道,只以为秦义军是要放任他们离开,脸上顿时大喜,同时下令全速通过。
然而,当他们冲进,前军和右军让开的通道时,最前方的马匹,突然成排的摔倒。
后方的骑兵反应不及,要么直接纵马踩踏上去,要么被倒地的马匹绊倒,摔的人仰马翻。
看到前方突然倒下上百骑,后方的明骑才纷纷勒马减速。
明军摔倒的骑兵回过神来,这才看到秦义军让出的通道,满是战马的克星铁蒺藜。
秦义军主动让出通道,自然不是方便明军突围,而是早有预谋。
而这些铁蒺藜,正是之前杨鹤、洪承畴在耀州城撤兵之时,抛撒在地面的,当时是为了阻止秦义军追击。
嬴庆特意安排人将铁蒺藜收集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各军各部做出分散打粮动作之时,种光道便让各军各部带上了铁蒺藜。
除了铁蒺藜,秦义军各部还准备了绊马索等阻敌军骑兵之物。
明军剩下的两百多骑,见前路不同,便想着从左右突围。
但是,秦义军竖起的盾墙之后,射出密集的箭矢。
同时,火铳、三眼铳、四眼铳等,也纷纷打响。
想从秦义军军阵突围的明军两百多骑兵,还没提起马术,就纷纷被打落下马来,一个个被箭矢射成刺猬,或者被弹丸打的血雾喷溅,惨叫不断。
跟着明军骑兵突围的七八百精锐步卒,也很快冲来。
秦义军前军和右军,在各自分出一个百户解决明军参与骑兵之后,立即变换阵型,迎向冲来的明军步卒。
这些明军精锐步卒,爆发出了强大的求生意志,拼命与秦义军展开拼杀。
在明军精锐步卒的拼命之下,几乎让得双方伤亡,达到了一比一的情况。
甚至,拼命的明军,让秦义军最前沿的防线出现了不少缺口。
不过,秦义军后续队伍迅速补上,同样以鸳鸯阵对付明军精锐步卒。
很快,防线被稳定住。
紧接着,在鸳鸯阵成员的配合之下,局势实现反转,明军一个个的倒下。
明军精锐步卒伤亡过半之时,秦义军开始劝降。
见大势不可逆,明军士兵投降的投降、往回跑的往回跑。
当然,也不乏有继续拼命的,但难挽败局。
随着战斗的持续,仅剩的三四千明军,被秦义军三面围困在了洛河北岸。
明军之中,凡是会水的,果断的丢盔弃甲,然后跳入洛河,往对岸拼命游去。
不会水的明军,又找不到浮木之类的渡河保命之物,只能在岸边着急恐惧,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当秦义军三面临近,一些不会水的明军,也壮着胆冒险下河,自然有不少送命在了洛河当中。
还有两千多明军,见进退不得,纷纷被秦义军劝降。
而渡河的明军被解决,刘广义也很快得知了消息,立即带人追回绕路渡河的队伍,然后率军后撤。
在洛河的半渡而击,达到了秦义军的最终设想;火器营在渭水的阻击战,也异常的顺利。
潼关卫搭建好浮桥渡河之时,火器营突然杀出,以犀利的火器,灭杀过河的上百潼关卫明军。
然后守在渭河以北,无论潼关卫是从搭建的浮桥强渡,还是另寻他处渡河,都会被火器营阻击,使得潼关卫渡河不得。
当潼关卫收到刘广义撤退的命令,也不敢在渭河边上停留,立即率军回返潼关。
在秦义军夜不收探查到对岸明军的动向之后,嬴庆立即下令搭桥渡河,留下女营打扫战场。
浮桥搭好后,嬴庆亲率五军渡河,对明军展开追击,扩大战果。
喜欢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