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1章 高层将领投降的危害性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多隆阿等人当然知道渭城守将是谁。

陈扶昊叛军的原始股东之一,关中西路三大回将之一的马德兴。

白炎虎,马正和等人皆是其手下之人。

多隆阿本意是要让马德兴投降的,毕竟一个原始股东的投降,对于敌方的危害性那是相当大的。

要知道太平天国一个韦俊投降,那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差点崩了。

韦俊投降对于太平天国的打击:

韦俊的投降对于太平天国而言,犹如一根刺入心脏的利刃,其影响之深远,恰似多米诺骨牌的崩塌,将整个运动推向了不可逆的毁灭深渊。

作为太平军顶尖将领之一,韦俊的倒戈不仅瓦解了军事防线,更撕裂了内部的精神纽带,让这场曾撼动清廷根基的革命运动,在内外交困中加速衰亡。

一、军事天平的致命倾斜

韦俊深谙太平天国的战略布局与军事机密,他的叛变使得清军如获至宝。

曾国藩得以精准掌握太平军的兵力部署、粮道弱点与攻防节奏,从而在后续战役中屡屡抢占先机。

尤其是安庆会战这一关键节点,韦俊的投敌直接导致防线崩溃。

清军借此切断太平天国的补给命脉,使得陈玉成救援行动功败垂成。

这种“自内而外”的瓦解,远比外部强攻更具破坏力——如同堡垒从根基处裂开,再无修补的可能。

二、士气溃散的连锁反应

韦俊的投降在太平军中掀起惊涛骇浪。

一位曾以忠勇闻名的将领,竟在关键时刻背弃信仰,这令无数士兵陷入困惑与恐惧。

他们开始质疑:若连核心将领都能轻易倒戈,坚守的意义何在?

信任的裂痕一旦蔓延,军队的凝聚力便如沙堡遇潮,迅速瓦解。

此后,投降潮如瘟疫般扩散——中下层将领纷纷效仿,成建制的部队弃械归敌,战场上的抵抗意志日渐消沉。

士气之崩,比城寨之失更致命,因为它摧毁了人心深处的战斗信念。

三、战略布局的全面崩盘

韦俊镇守之地皆为战略要冲,他的叛变使得清军得以顺势蚕食周边据点,形成钳形攻势。

例如,湘军借其情报攻克武昌、池州等地,逐步压缩太平天国的生存空间。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韦俊的倒戈打乱了太平军的整体战略规划。

洪秀全与李秀成曾意图以“围魏救赵”之策扭转局势,但内部力量的流失使得这一战略沦为纸上空谈。

清军趁机巩固防线,分兵合击,令太平天国再无战略回旋余地。

四、内部矛盾的恶性循环

韦俊的背叛暴露了太平天国领导层的深层危机。

洪秀全的猜忌、权力分配的失衡、派系间的明争暗斗,在韦俊事件后被无限放大。

忠王李秀成与英王陈玉成之间的矛盾因韦俊的投敌而激化,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得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领导层为填补韦俊留下的权力真空,不得不仓促提拔新人,却导致新老势力冲突加剧。

这种内耗如同慢性毒药,不断侵蚀着本已脆弱的统治根基。

五、历史进程的残酷书写

历史从不宽恕动摇者。

韦俊的投降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影响远比一场战役的胜负更具决定性。

它象征着革命信仰的动摇,揭示了理想主义在现实困境中的脆弱性。

当最高将领的忠诚都能被瓦解,民众对“天命”的质疑便如野火燎原。

清廷借此大势,收编降兵、整合资源,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扑灭太平天国最后的余烬。

韦俊的抉择,注定被史书镌刻为“敲响丧钟”的背叛。

因此韦俊的投降,虽然是太平天国命运的缩影:当最不该动摇的支柱崩塌,整个体系便难逃倾覆。

革命之成败,不仅取决于刀兵的锋利,更系于人心的坚贞。

历史从不容忍背叛者的侥幸,它的笔锋只会记录那些在信仰与利益间抉择的毁灭时刻。

更何况西路回帅马德兴呢?

要知道马德兴在革命军的职位,虽然是个师长。

可是其绝对是革命军三大股东之一。

于彦禄关中东路股东,杨文治北路股东,马德兴西路股东。

于是鉴于敌军高层将领投降的好处,多隆阿对着身旁早已经投降的马朝南说道:“你去劝降马德兴。”

马朝南指了指自己:“我?”

“不是你,是谁?”

“难道是我!”

多隆阿冷笑一声,眼底掠过阴鸷的算计,“你既已弃旧主,今便为朝廷效忠。”

“若劝降马德兴,赏银千两,官升三品;若不成……”

他忽地抽出腰间佩刀,刀尖抵住马朝南喉头,“便拿你的人头,祭我大清旗纛!”

马朝南喉结颤动,冷汗浸透衣襟。

他本为马德兴师麾下副团长,因被多隆阿抓捕而投诚,此刻却被逼入两难深渊——劝降旧主,必遭同袍唾骂。

若拒,立时血溅当场。

他咬牙道:“大帅……马德兴性如烈火,恐难……”

“难?难便用舌锋凿他心!”

多隆阿厉声打断,“你与他同袍十余载,必知其软肋。若说不动,便提你妻儿老小之命!”

言罢,侍卫押上一老妇与稚童,正是马朝南家眷。

马朝南目眦欲裂,踉跄跪地:“末将……末将愿往!”

半刻钟后,马朝南策马至渭城残破的东门。

箭石纷飞中,他嘶声呼喊:“马大帅!故人马朝南求见!”

城头守卒认出旧将,却犹豫不决。

马德兴闻声披甲登城,望见故人,双目如刃:“马朝南教长,你既背义投敌,还敢来见我?”

马朝南垂首,声颤如秋叶:“师长……末将不得已而为之……然念旧情,特来劝大帅三思。”

“多隆阿允诺,若降,保您性命无虞,仍授高官……”

“住口!”

很明显,马德兴也鉴于己方高层将领投降的坏处。

于是怒啸如雷霆,“清廷视各族如猪狗,视我底层农民如奴隶,我马德兴起兵跟随大帅反清,为的是回民不受欺、汉民不遭屠,普通民众也能当家做主”

“岂会为苟活而折脊梁?”

“你妻儿之命,与他多隆阿何干?”

“若真忠义,当与我并肩战死,而非做清狗爪牙!”

他忽拔箭搭弓,箭矢如电射向马朝南马前,“滚!再近一步,便是穿心之礼!”

马朝南惊惶策马而逃,背后传来马德兴的狂笑:“多隆阿小儿,欲以劝降破我志?”

“须知我第七师将士,宁碎骨,不弯腰!”

霎时,城内战鼓骤响,残存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九霄。

多隆阿在远处望见箭矢与那抹决绝的身影,面色铁青,咬牙道:“既无降路,便碾成尘!”

遂令火炮齐发,渭城城墙轰然坍塌,血战再启……

喜欢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