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扮猪吃虎,家暴老公宠我上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第31章 七七和亲人31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

七七常怀念父亲,尤其是在黄昏时分。那时天色微暗,屋外的老槐树影子拉得老长,像极了父亲当年坐在门槛上等她放学的模样。她总记得他手里握着一只搪瓷杯,杯沿磕了个小口子,盛着半杯凉透的茉莉花茶。他不说话,只是抬眼冲她笑,那笑里藏着一整天的疲惫,也藏着对她全部的温柔。

如今她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咳嗽声,闻不到他袖口淡淡的烟草味。可每次路过老屋,她仍会下意识放慢脚步,仿佛下一秒,门就会“吱呀”一声打开,父亲弯着腰,从阴影里走出来,像从前一样,说一句:“回来啦?饭在锅里热着呢。”

---七七的父亲不善言谈,心有大爱又多才多艺,他就像一本封面素净、内页却浩瀚如海的古书,只有真正走近他的人,才能读到那些滚烫的章节。

他话极少,连训人都只用眼神。七七小时候摔碎了祖传的青瓷碗,母亲气得扬手要揍,父亲却只蹲下来,默默把碎片拢进掌心,指尖被划出一道血口子。夜里他坐在煤油灯下,拿镊子夹着头发丝细的铜线,一点点把瓷纹锉平。一周后碗复原如初,腹部多了一道淡金色的“伤痕”,像黄昏里划过的闪电。七七捧着那只碗,第一次明白寡言不是木讷,而是把汹涌都折叠进了褶皱里。

他爱所有“无用”的事物。废弃的松果、被雷劈成焦炭的枣木、甚至邻居扔掉的破窗棂,都能在他手里起死回生。有一年发大水,河滩上冲来一架泡胀的钢琴骨架,琴键像被拔光牙齿的兽。他哼着走调的《渔光曲》,把琴壳改成蜂箱,用羊肠线重新张起“琴弦”,让蜜蜂在88个音孔里酿出不同甜度的蜜。七七高考前夜,他递来一玻璃瓶“c大调”的蜜,瓶底沉着一枚铜制高音谱号。“吃了,”他还是那两个字,“答题时,会听见调子。”

他藏着更辽阔的温柔。文革时,被批斗的右派老王半夜吊在祠堂房梁上,是他,踩着积雪溜进去,用割禾的镰刀割断绳索,把还剩半口气的书生背回家。母亲哆嗦着闩门,他拿擦枪布蘸盐水,给老王洗脖子上的淤青,全程像给稻穗除虫般安静。后来老王瘸了,他就在自家后院搭了个“隐形”的茅草棚,让那“反动学术权威”躲了整整两年。直到平反那天,老王捧着一摞发黄的《拓扑学》手稿给他,他摇摇头,只接过对方手里那枝蔫掉的野菊,顺手插在棚顶裂缝——第二年,那里开出一片锈红色的花,像被岁月遗漏的勋章。

他最后的舞台是病房。肺纤维化让他每次呼吸都像拉动破风箱,却仍用输液架的铝杆做成长笛,给隔壁床白血病的小女孩吹《让我们荡起双桨》。七七把氧气阀拧到最大,看他手指在管孔上跌跌撞撞,像冬天最后一只不肯落地的鸟。曲终,他指了指自己喉咙,示意要纸。七七以为他要写“疼”,结果那页病历单背面,只留下一行歪斜的铅笔字:“别哭,气会短。”

如今七七回到空荡的老屋,推开吱呀作响的榆木门,阳光里浮尘翻飞。她看见——

- 缺角的瓷碗盛着新鲜野菊

- 蜜蜂在钢琴蜂箱旁绕出c大调的形状

- 后院那片锈红的花,已蔓成一片小小的荒原

她忽然明白,父亲从未离去,他只是把自己拆分成无数寂静的零件,悄悄安装进了世界的缝隙。当她俯身拾起地上一截被雷劈过的枣木,指尖触到那炭化纹理里暗藏的、细微的松香,便听见有个声音在心底说——

“拿去做一支笔吧,墨里记得掺点蜜,写下的字,会自己唱歌。”

七七和父亲之间的默契,像一条看不见却牢不可破的丝线,不用言语拉扯,就能在空气里轻轻震颤出回音。

小时候家里穷,点不起煤油灯的夜晚,父亲坐在门槛上编竹篾,七七就蹲在旁边,把白天捡来的碎瓷片按大小排成一排。她不用抬头,只要听见竹篾“啪”地一声折断,就知道父亲需要她把最锋利的那块瓷片递过去——那瓷片边缘像月牙,恰好能划开坚韧的篾青。黑暗里,她的小手准准地伸到父亲掌心,指尖被粗糙的老茧轻轻钳住,一秒就松开,像两只夜行的鸟,在风里对了下翅尖。

再大一点,七七患上失语症,整整半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母亲急得掉眼泪,父亲却只是每天清晨把自行车后座换成一块平整的松木板,载她去河堤。他吹口哨,声音低而短,像某种水鸟,七七便知道——“今天涨潮,有鲫鱼跳滩”。她拎着小铁桶跟在后面,光脚踩进浅泥,父亲每挥一次网,她就提前半秒弯腰,伸手在空气里一抓——那尾银亮的鱼果真“扑通”一声落进她的桶。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压成薄薄一片,轮廓却严丝合缝,像同一把剪刀裁出的纸。

高考那年,父亲被派去外地修水库,通信靠一封半月步行的绿皮信。信里从不提思念,只写——

> “今日合龙,用你去年晒的野菊花泡水喝,喉不痛。”

七七回一封,也不写“想你”,只画两幅铅笔画:一幅是水库大坝横断面,一幅是家里老槐树的年轮。第二年的清明,父亲背着磨到发白的帆布包回来,从夹层掏出一块被汗水浸得发软的黄泥,捏成歪歪扭扭的小水坝,放在她掌心;七七则从书包里掏出一只用旧车票折成的微型风筝,尾巴上粘着槐米。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那风筝骨架的弧度,竟和大坝的溢洪道一模一样。

父亲病重后,话更少,却固执地每天五点起床,在病床上用指甲轻轻刮输液管的塑料滴壶,发出“嗒、嗒、嗒”三短一长。护士以为他烦躁,只有七七听懂了——那是他们小时候在河堤上模仿的“水鸟警报”:三短一长,表示“东方亮,该回家”。于是每天五点零五分,她会准时把病房窗帘拉开一条缝,让第一缕天光落在他手背上;然后伸出食指,在他掌心回敲两短两长,像在说:“知道,我就守在这儿。”

临终前夜,父亲已经发不出声音,呼吸机的警报每隔几分钟就尖叫一次。凌晨三点,他突然抬起插满针眼的手,在床单上慢慢划动。监控仪的绿光映着他指尖,像一尾将熄未熄的萤火。七七俯身,看见那干枯的食指正一笔一画写出一个歪歪扭扭的“7”——她小时不肯学算术,父亲用竹篾在地上摆给她看:两根交叉,就是“7”。她眼眶发热,却立刻伸手,在他写完第二道横线之前,轻轻把指尖往旁边一拨——那“7”变成了“L”,是他们偷偷约定的暗号:

> “L,love,别哭,要笑。”

父亲的手停住,嘴角微微上扬,机器上的心跳随即落成一条安静的直线。

后来,七七每年清明都去水库。她不烧纸,也不带花,只带一只用旧车票折的微型风筝,蹲在大坝顶端,让风筝尾巴蘸着水,迎风一甩——纸风筝沾了水,飞不高,却会在坝前洄旋三圈,再“啪”地坠入水面,像一条终于学会回家的鱼。她站在原地,抬手敲出两短两长的节拍,对着空荡荡的溢洪道,轻声说:

“爸,天亮了,我回家啦。”

喜欢扮猪吃虎,家暴老公宠我上天请大家收藏:(m.8kxs.com)扮猪吃虎,家暴老公宠我上天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