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3章 坛前盟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683 章:坛前盟誓(至元二十九年春?祭天坛盟礼)

祭天坛的青石板被昨夜的雪水浸润,泛着暗青色光泽,坛心的三足铜鼎已燃起柏枝,青烟笔直上升 —— 按草原盟礼,烟直则鬼神纳礼。鼎前铺着九层白羊毡,每层毡边绣着不同图腾:第一层狼纹(术赤系标志),第九层虎纹(萧虎部标志),象征双方地位对等。帖木儿千户带着四名甲士,将盛狼血的银碗置于鼎侧,碗沿的回纹与铜鼎纹饰严合,“这是用阿尔泰山的雪狼血,” 他对萧虎低语,“需今日辰时取血才有效力。”

坛周的十二面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分别绣着术赤系与汉地的图腾:术赤旗是苍狼望月,萧虎旗是猛虎踏雪,旗竿底部嵌着磁石,与坛下的磁石界碑形成共振 —— 这是防他人移动旗位的隐秘设计。甲士们按 “每旗配两名护旗手” 的规矩列阵,腰间佩刀的刀鞘均朝外侧,“盟誓时刀不出鞘,” 耶律铸提醒众人,这是和平盟约的象征,与战时盟誓不同。

萧虎的玄色锦袍外罩着银甲,甲片用鲛鱼皮编缀,行走时无声 —— 这是汉地工匠的巧思,专为盟礼设计。他拾级而上时,靴底的防滑纹在青石板上留下浅痕,每步间距精确到三寸,这是军旅生涯养成的沉稳步态。拔都已立于坛顶西侧,狐裘领口镶着三寸银狐毛,毛锋在阳光下泛白,腰间的波斯弯刀鞘嵌着七颗绿宝石,“这是罗斯商人献的,” 他见萧虎目光所及,轻拍刀鞘,“待西征成功,送萧公柄更好的。”

两人的随从按 “各带三名千户” 的规矩站在坛下,术赤系千户们的羊皮袄都系着红绸带,汉地文吏则穿着青布公服,手持盟书副本 —— 双方的阵容既显诚意,又暗藏实力展示。萧虎的目光扫过拔都身后的亲卫,发现第三人身形与乃马真后的心腹相似,他不动声色地抬手整了整袍角,这是给帖木儿的暗号:加强坛周戒备。

拔都接过虎首骨朵时,右手食指不自觉地摩挲虎口衔着的狼牙 —— 这颗牙的根部刻着微型狼纹,与他部族的图腾完全一致。“镔铁虎首,赤铜嵌字,” 他掂量着七斤三两的重量,恰好合他的臂力,“萧公连手感都算准了。” 骨朵的黑檀木柄在掌心微微发烫,这是西域树胶涂层遇体温后的反应,周显特意叮嘱的 “暖柄” 设计:“握之温手,示同盟暖心。”

拔都将骨朵高举过顶,坛下的术赤系千户们立即单膝跪地,齐声呼 “愿随首领西征!” 声浪震得柏枝火星四溅。他转身将骨朵横握,虎首正对西方的罗斯草原方向:“此礼当镇罗斯疆土,” 虎口的狼牙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西征之日,便用它击碎基辅城墙。” 萧虎颔首:“汉地的炮阵会为你护后,” 骨朵是信物,更是双方军事分工的象征 —— 拔都主攻,萧虎主守。

耶律铸展开的羊皮盟书长三尺、宽两尺,用蒙古文与汉文双语书写,接缝处盖着 “枢密院印”。他清了清嗓子,用双语交替宣读:“蒙古文版念给千户们听,” 汉文版供文吏存档,“萧公每年助拔都粮草三万石、铁料五千斤,” 拔都则需 “每年向汉地输送罗斯皮毛千张、琥珀百斤”,这是资源互补的核心条款。

读到 “战利品三分归萧公,七分归拔都” 时,耶律铸特意加重语气,并用骨尺点在条款旁的注脚:“金银珠宝按此比例,战马、奴隶另算。” 这是防日后争议的细节补充。每读一句,双方甲士齐呼 “诺”,声震雪原,连远处的牧马都惊得扬起前蹄。拔都的书记官在副本上实时标注,确保宣读内容与原稿无误 —— 这是盟书法律效力的关键。

帖木儿千户捧着银碗上前,将狼血缓缓倒入盛着马奶酒的金坛,暗红液体在酒中旋出涡旋,如游龙般扩散。萧虎与拔都各执一个牛角杯,由耶律铸斟酒,酒液刚过杯身的虎纹刻度线 —— 这是 “满而不溢” 的规矩,示盟约有度。拔都举杯时,牛角杯沿的狼纹与他腰间弯刀的宝石反光重叠:“草原盟誓,以血为证。”

两人手臂交错,将酒液同时饮下,血酒入喉带着铁锈味与奶香的混合气息,这是漠北盟誓的最高仪式。萧虎饮尽后将杯底朝天,杯内无残留 —— 示 “心口如一”;拔都则用指尖蘸酒,点在自己与萧虎的眉心,“此血印为记,” 他的指腹带着常年握刀的厚茧,力道不轻不重,“背盟者,天地共诛。” 坛下的萨满立即敲响羊皮鼓,诵起古老的盟誓祝词,声腔苍凉如风雪。

“诺 ——” 当耶律铸读完最后一句盟辞,坛下的百名甲士同时单膝跪地,右手按刀柄,左手抚胸口,齐声呼应。术赤系甲士的呼声响彻云霄,带着草原民族的雄浑;汉地甲士的回应则整齐划一,透着军旅的严整。两种声浪交织,在雪原上回荡三匝,这是向天地宣告同盟成立的仪式性呐喊。

帖木儿千户突然拔剑出鞘,将剑刃横在自己掌心,血珠滴入酒坛:“我等千户愿为盟誓见证,” 拔都的亲卫也纷纷效仿,鲜血染红坛沿。萧虎的甲士则取出随身携带的箭簇,将箭杆折断掷于坛下:“箭折则心折,” 示永不背盟。拔都看着这场景,对萧虎笑道:“你的人连表忠心都带着汉地的规矩。”

盟书签署在柏枝将尽时进行,萧虎接过耶律铸递来的狼毫笔,在汉文版盟书末端签下 “萧虎” 二字,笔力遒劲,墨色饱满 —— 他特意用了汉地的朱砂印泥,与蒙古文版的烟墨形成区分。拔都则用银刀蘸自己的血,在蒙古文版上画下狼首押记,血印边缘的毛边与他亲卫的押记完全一致,这是术赤系的家族防伪标记。

文吏们立即将盟书分为三份:正本两份,双方各执;副本一份,由耶律铸封存于防水铜匣,匣锁需萧虎与拔都的令牌同时开启。骑缝处烙上火漆,火漆印是 “漠北同盟” 四字,用蒙古文与汉文合铸,“此印由枢密院特制,” 耶律铸展示火漆模,“仿造者按谋逆罪论处。” 坛下的书记官们忙着抄写副本,墨汁在桑皮纸上晕开的速度都严格一致 —— 这是文书规范的细节。

柏枝燃尽时,双方的质子被引至坛前。拔都的长子脱脱年方十三,穿着锦缎小袄,腰间佩着迷你弯刀,虽年幼却站姿挺拔,他走到萧虎面前行礼:“愿在萧公帐下学汉地兵法。” 萧虎扶起他,解下自己的玉佩相赠:“此玉护你平安。” 另一边,萧虎麾下千户的次子赵勇,捧着祖传的弓箭交给拔都:“愿随拔都首领学西征战术。”

质子交换需 “三见礼”:见首领、见萨满、见文书吏。脱脱与赵勇在坛前互换信物,脱脱给赵勇的是狼牙符,赵勇赠脱脱的是竹制兵棋 —— 这是双方文化的初次交融。帖木儿千户在《质子册》记录:“脱脱入萧虎帐,赵勇入拔都营,” 附两人生辰八字,“非十年不得归,” 这是草原同盟最严厉的约束,质子在则盟约在。

两名甲士合力升起日月旗,旗面左日右月,日纹用金线绣成(汉地象征),月纹用银线绣成(蒙古象征),在风中展开时金光银辉交织。拔都指着旗面:“日月同辉,” 示汉蒙同存;萧虎补充:“缺一不可,” 这是盟约的精神内核。坛下的术赤系诸王与汉地文吏同时行礼,礼毕后共饮坛中剩余的血酒,哪怕是滴在毡上的酒液都要用手指蘸着饮尽 —— 示盟誓无余。

耶律铸命人将盟书正本装入楠木匣,匣外刻 “至元二十九年春?漠北同盟”,与虎首骨朵的木匣并排摆放。拔都突然大笑:“萧公可知,” 他凑近萧虎耳边,“乃马真后的人在坛外偷看,” 萧虎望向坛下人群,果然有个身影迅速隐入帐篷,“让她看清楚,” 他举杯道,“这盟约不是她能拆的。”

盟礼结束时,拔都的使者捧着骨朵木匣告辞,他的靴底沾着坛前的特殊泥土 —— 这是萧虎故意让人铺设的 “追踪泥”,含铁矿粉,可被磁石探测。帖木儿千户已悄悄跟上,记录使者的行踪:“若他绕道去乃马真后帐,” 必是传递盟礼细节。萧虎则接过耶律铸递来的纸条,上面写着 “拔都亲卫中有三人曾是乃马真后旧部”,他将纸条揉碎入袖,面上却不动声色。

坛下的文吏们正收拾盟书副本,其中一份被耶律铸做了手脚 —— 在 “战利品分例” 页角加了不起眼的墨点,“若副本泄露,” 他对萧虎道,“可凭墨点辨真伪。” 拔都上马离去时,突然回头道:“萧公的炮阵,” 需尽快送十门至边境,这是试探萧虎的诚意。萧虎颔首:“三日后启程,” 心中却已盘算:派周显的人随行,“防技术外泄。” 祭天坛的青烟渐渐散去,但盟誓背后的权谋较量才刚刚开始。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巴图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