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1章 大山同志视察滨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西城区史家胡同。

张扬的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张倩家门外。

“小扬,你把我带到倩姐这干嘛?倩姐不是去香江帮刘芳带孩子去了吗?”钟小琴有些不解的朝张扬问道。

张扬掏出钥匙打开张倩家门,随意道:“嫂子,倩姐离开前特意把她家的钥匙给了我,说是让我有空就来帮她看一下房子,免得哪里漏水了都不知道。”

“嫂子,这地方今天不会闹水灾吧?”张扬戏谑的朝钟小琴说道。

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啊!

在张倩家,张扬连吃两颗超级肾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让钟小琴败下阵来。

事后,张扬斜靠在床沿上,抽着烟,享受着难得的轻松。

钟小琴用手划拉着张扬身上的肌肉,感叹道:“你啊!就跟不会老似的,怎么还跟年轻时一样能啊!”

张扬轻笑道:“怎么了嫂子?你不喜欢我能吗?还是说我今天没让你满意?要不咱俩再比划比划?”

钟小琴脸上的潮红此时还未褪去,她娇羞道:“哼,不跟你说了,我不是你这头活驴的对手好了吧!

不过小扬,你年龄也不小了,可千万别逞强,把身体累垮了。

千万别忘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呐!”

张扬握住钟小琴的手,认真道:“放心吧嫂子,这道理我懂,我会注意身体的。

我之所以身体这么好,除了底子好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锻炼。

嫂子,我昨天给老爷子写的方子跟食谱,你也可以跟着吃。”

看到张扬关心的目光,钟小琴不由得重重点了点头。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要下山了。

两人收拾了一下战场后,便关好门窗,锁好房门,离开了张倩家。

半路上,腹中饥饿的两人,随便找了家小饭馆吃饭。

张扬吃了个热气腾腾的饺子后说道:“嫂子,这饭馆的饺子比你包的可差远了。”

钟小琴开心道:“小扬,那下次你回四九城的时候给嫂子说一声,到时候嫂子提前包好饺子等你。”

吃完饭,张扬将钟小琴送回钟老爷子大院后,才又骑车回到了南锣鼓巷。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国庆假便结束了,张扬又重新回到了津门。

正所谓皇上不急太监急。

贾张氏辱骂张扬的事,张扬没有在意,但95号院里却有不少人在意。

事情传到龙都钢铁厂后,有想拍张扬马屁的干部,以傻柱偷过东西,贾张氏挨过批斗,何小家庭成分不过关为由,将他从龙都钢铁厂辞退。

还收回了厂里之前分给他的房子,将他赶回了南锣鼓巷95号院。

事后傻柱虽然去找了大领导和杨厂长说情,但两人一个退休,一个不愿意为了他得罪张扬,所以何小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得知因为自己辱骂张扬,导致好幺儿何小丢了工作,贾张氏后悔极了,也害怕极了。

她生怕傻柱跟何小因为这件事就将自己扫地出门。

直到这时,贾张氏才终于切身体会到了现如今张扬的权势。

傻柱和秦京茹是真想趁机将贾张氏赶出去,但终究是母子连心,忠厚的何小实在是做不到将贾张氏赶出去。

何小回来后,住哪里就成了问题。

傻柱原本想的是,让贾张氏搬去后院跟棒梗一起住,何小住在中院临建房,但棒梗死活不同意。

后来经过何家和贾家的共同商量,最终决定贾张氏搬去和秦淮茹一起住。

1983年12月18日。

今天是个十分特殊的日子——改革开放五周年纪念日。

津门滨海新区。

寒意裹挟着渤海湿润的空气弥漫在这片大地。

在这本该万物俱静的季节,滨海新区的建设工地上,却是热气腾腾。

年近80的大山同志,在中央和津门同志的簇拥下,亲自踏上了这片热土。

他要亲眼看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滨海新区究竟发展得怎么样。

津门飞扬国际大厦。

这座大厦由津门市政府跟飞扬集团共同投资修建。

其高达135米,地上共37层,是津门第一座,也是此时唯一的一座超百米高层建筑。

大山同志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登上大厦的天台。

大山同志站在大厦天台,寒冷的海风掠过他的鬓角,随行人员几次想为他加披一件大衣,都被他轻轻推开。

随着大山同志的目光看去,在滨海新区的工地上,数以百计的高楼正拔地而起,无数吊机的巨臂在空中来回摆动。

曾经死气沉沉的滨海,现如今到处是一片繁忙的建设图景。

看到这生机勃勃的一幕,大山同志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虽然他早已经在中央的文件中,看到了关于滨海新区所取得成绩的报告。

但对于他老人家来说,不亲眼看一看,总是有些放心不下。

“张扬同志,你过来!”

大山同志亲切的朝张扬招了招手。

等张扬走近后,大山同志朝张扬问起了滨海新区的各项关键数据,以及新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当听到滨海新区三年生产总值增长了二十倍,外汇收入翻了三倍时,大山同志用他那独特的川省口音,十分认真的朝一众高级领导说道:“滨海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这句话,我待会儿要把它写下来,送给你们滨海。”

闻言,在场的一众津门干部,脸色顿时露出了笑容。

现如今,龙国内部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议,并非完全停止。

有不少人都批评滨海忘了阶级斗争,犯了走资本主义路线的错误,是妥妥的邪门歪道。

要是再这么搞下去,滨海总有一天会变了颜色。

但只有津门的干部和群众才知道,经济特区给津门百姓带来了多么大的好处。

正如大山同志曾经说过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每一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滨海新区成立不过四年多,可新区内百姓的平均收入,增长了至少一倍。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没什么比穿衣吃饭更重要的了。

只有百姓的收入切切实实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才能迎来真实的改善。

喜欢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