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证监会大楼顶层,一间从未对外开放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像铅块。
所有人的手机早已被统一收缴,厚重的窗帘隔绝了窗外的一切光线,只余下环形会议桌中央的投影光束,如同一柄冰冷的手术刀,剖开着资本市场最丑陋的脓疮。
徐峰站在光束旁,神情平静得不像一个刚刚掀起滔天巨浪的年轻人。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跳动着的是“共情雷达”经过转化的核心建模数据,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曲线,此刻却仿佛带着无数家庭的血与泪,灼烧着在场每一个金融巨擘的眼球。
“各位委员,”徐峰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响,“这份《关于异常情绪干预市场行为的初步调查报告》,核心证据有两部分。”
他轻点了一下控制器。
屏幕一分为二,左边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洪流,右边则出现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图,红色的线条如蛛网般蔓延,最终汇集于一个名字——沈知渊。
“左边,是‘共情雷达’捕捉到的,因‘宁心生物’药物副作用而产生的,覆盖云港近三十万家庭的恐慌、焦虑与绝望情绪的量化模型。而右边,是我们技术团队根据这些情绪波动的峰值与谷底,百分之百还原出的沈知渊及其背后资本的操盘路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一张张阴沉的脸。
“每一次恐慌情绪的集中爆发,都精准对应着一次大规模的做空建仓。每一次短暂的希望,都伴随着一次巧妙的诱多拉升。这不是投资,委员们,这是用上万人的精神痛苦作为燃料,驱动的收割机器。”
死寂。针落可闻的死寂。
在座的都是在资本市场浸淫数十年的老手,他们见过各种肮脏的手段,但从未见过如此赤裸、如此精准、以人类最脆弱的情感为武器的掠夺。
“我反对!”一个头发花白的委员猛地拍案而起,“情绪?这太荒谬了!市场就是市场,用情绪来作为监管依据,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王委员,”徐峰没有动怒,只是将一张打印出来的图表轻轻推到会议桌中央,“这是‘共情雷达’数据与沈知渊操盘路径的重合度分析,高达百分之九十八点七。如果您认为这是巧合,那么这种巧合的概率,低于您连续被闪电击中一千次。”
无人再言。那张图表,就是无法辩驳的铁证。
长达三个小时的激烈争论后,投票开始。
最终,委员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临时决议:即日起,未来三个月内,所有涉及医疗、教育、公共安全三大领域的重大并购与资产减持行为,除常规财务审计外,必须额外提交一份由独立第三方出具的社会情绪影响评估说明。
当这条消息通过非正式渠道泄露出去时,整个金融圈为之震动。
有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其背后的深意,用一个标题总结了这一切——《“明玥条款”雏形诞生:资本,请别忘记人性的温度》。
而在云港的另一端,顾氏集团的董事会会议室里,气氛同样剑拔弩张。
“终止合作?承宇,你疯了吗!”一位资深董事激动地站起来,“我们为了‘宁心生物’这个项目投入了多少资源?现在沈知渊倒了,正是我们低价吞并他们的最好时机!你现在说终止一切合作?”
“没错,还要成立专项基金?”另一人冷笑道,“用集团的钱,去为别人的错误买单?顾总,你这是在拿全体股东的利益开玩笑!”
顾承宇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听着所有的质疑和咆哮。
直到会议室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抬起眼。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锐利和算计,只剩下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决然。
他没有辩解,只是对秘书点了点头。
会议室的大屏幕亮起,一段没有任何剪辑的视频开始播放。
镜头里,一个瘦弱的少年坐在画板前,他握着画笔的手还在微微颤抖,那是药物戒断反应的后遗症。
但他画得很专注,一笔一划,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家庭轮廓。
爸爸、妈妈,还有他自己。
画面外传来一个女人压抑的哭声和引导:“小宇,你看,你画得真好……你还记得爸爸的样子吗?”
少年没有抬头,只是在画完最后一笔后,用稚嫩的笔迹在画旁边写下一行字:“我记得爸爸的样子”。
视频结束,屏幕暗下。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刚才还叫嚣着利益的董事们,此刻都沉默了,有的甚至下意识地避开了顾承宇的目光。
“这名少年,服用‘宁心一号’七个月。停药后,他的记忆认知出现了严重障碍。”顾承宇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是他停药后第十九天,第一次,画出了一张完整的家庭像。”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环视全场。
“这么多年,顾氏集团的信条是风险控制,我们规避一切可能导致亏损的风险。我们曾以为这就是成功。”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们搞错了。真正的风险,是当我们的良知可以被明码标价时,我们就已经失去了对它最终的定价权。”
“我宣布,即刻终止与‘宁心生物’相关的一切商业往来,并由集团出资,成立专项心理重建基金,用于所有受害家庭的长期援助。有异议的,现在可以提出。”
再无人有异议。
与此同时,一场全球瞩目的科技伦理峰会上,陆晓站在了聚光灯下。
作为“共情雷达”的缔造者,她本该是这场风暴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但此刻,她却选择了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为这场技术与人性的博弈,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共情雷达’的初衷,是弥合,而非撕裂;是理解,而非操控。”陆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一项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它的人有。为了防止它再次成为收割人性的镰刀,我决定——”
她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地宣布:
“即日起,我们将‘共情雷达’的核心情绪识别与数据建模算法,向全社会开源。我们将它命名为——‘苏明玥协议’。”
全场哗然。
“这不是为了监控,”陆晓看着台下无数闪烁的镜头,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为了提醒。提醒每一个试图用数据去理解人心的掌权者——当你凝视数据时,别忘了,数据也应该有人性。”
台下,苏晴眼中含泪,她默默地将一份刚刚刻录完成的金属碟片,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密封盒中。
盒子上写着:云港市疗养院遗址纪念馆奠基盒。
这份以姐姐名字命名的协议,将和那片废墟一起,被永远地埋藏在这座城市的记忆深处,成为一道永不磨灭的警示。
风暴的核心,那些曾经被视为麻烦和累赘的受害者家属们,也迎来了属于她们的时刻。
文姐带领着二十名家属代表,走进了市立档案馆。
她们没有像过去那样用帽子和口罩遮住面容,而是昂首挺胸,坦然地面对着闻讯赶来的媒体镜头。
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她们亲手将一份份经过技术复原、补充完整的受害者病历,郑重地移交给了国家心理健康史料库。
一名记者将话筒递到其中一位母亲面前:“请问你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讨一个说法吗?”
那位母亲摇了摇头,她的眼眶是红的,但目光却无比坚定。
“我们不是来讨说法的,世界已经给了我们说法。”她看着镜头,清晰地说道,“我们是来补历史的。补上那些被药物篡改的记忆,补上那些被资本掩盖的真相。我们希望,以后不会再有孩子,需要靠画画,来记起自己父亲的样子。”
这一幕通过网络直播传遍了全国,弹幕如潮水般涌过。
其中一条被顶得最高:“别哭,抬头看。她们曾经烧过的火,正在照亮后来所有人的路。”
城郊的墓园,苏明玥将一束白菊轻轻放在父亲的墓碑前。
她没有哭,只是静静地站着,任凭风吹起她的长发。
良久,她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放在了墓碑旁。
封面上,《关于pt7项目伦理风险与社会影响的重审建议书》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而在文件的落款处,首席顾问一栏,赫然签着她的名字:苏明玥。
“爸,”她轻声开口,仿佛父亲就在身边,“他们都说你死了。但他们错了。你没有死,是你用你的死,教会了我应该怎么活。”
一阵风吹过,文件被吹开一页,又轻轻合上,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温柔地回应。
回到位于庇护所的办公室,她打开电脑,一封新的加密邮件静静地躺在收件箱里。
发件人是阿Ken。
点开邮件,是一封简短的忏悔信。
“苏小姐,我曾以为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拿钱办事,天经地义。直到我在新闻里,看到了那个孩子的画……我才明白,有些命令,一旦执行,我们就都回不了头了。如果可以,我想申请加入你提议成立的那个民间监督委员会,用我的技术,去做一些对的事情。赎罪,或许太晚了,但总得开始。”
苏明玥面无表情地关掉邮件,没有回复。
夜色渐深,她独自一人来到庇护所的资料室,这里存放着所有与案件相关的卷宗。
她抽出沈知渊被捕后的审讯记录,一页一页地翻阅着。
他的供词冷静、理智,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资本的贪婪。
但在记录稿的一处页边空白,潦草地记着一句他非正式的感言:“我不后悔用规则赚钱,但我确实低估了记忆的重量。”
苏明玥合上文件,指尖在那句话上轻轻摩挲。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云港璀璨的灯火,那些光芒仿佛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的结局与开始。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发出一声轻微的震动。
她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匿名消息,内容只有一句话:
“下一个目标,是你。”
冰冷的威胁,透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股森然的寒意。
苏明玥的瞳孔猛地一缩,但随即,她的嘴角却溢出一丝冷冽的微笑。
她没有删除消息,也没有回复,而是从容地按下了手机的录音键,将手机放在桌上,对着空气,也对着那个看不见的敌人,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欢迎来到新规则的世界——在这里,烧伤的手,才有资格写历史。”
镜头缓缓拉远,窗外,城市巨大的天际线上,凤凰计划总部的顶楼灯火通明,如同一只永远不会闭上的巨兽之眼,冷漠地俯瞰着这一切。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