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三十分,交易大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成胶体,无数双眼睛死死盯在巨幅电子屏幕上。
时间,以秒为单位,被无限拉长,每一秒的跳动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所有人的心口。
九点三十一分整。
华睿稳盈三期净值曲线,那根平稳了数日的绿色线条,毫无征兆地,如断崖般垂直坠落!
-5%!
-10%!
-15%!
猩红的数字疯狂闪烁,像不断喷涌的鲜血,将整个屏幕染得触目惊心。
交易员们倒吸一口凉气,敲击键盘的手指僵在半空,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仅仅六分钟,屏幕上的数字最终定格在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值上——-18.3%!
“嗡——”的一声,系统提示音尖锐刺耳地响起,熔断机制被触发,交易暂停。
死寂。长达三秒钟的绝对死寂之后,整个金融世界轰然引爆!
“熔断了!华睿稳盈三期开盘六分钟就熔断了!”
“我的钱!我的全部身家都在里面!”
“苏明玥……那个女人说的是真的!她真的预言到了!”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瞬间席卷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苏明玥预言成真#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携带着亿万散户的惊恐与悔恨,在短短十分钟内冲上热搜榜首,后面跟着一个滚烫的“爆”字。
各大财经App的服务器因瞬间涌入的巨量赎回申请而几近瘫痪。
数十家券商的紧急风险提示弹窗,如同雪片般覆盖了每一个投资者的手机屏幕,但为时已晚。
厉氏集团顶层,厉仲衡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急促得仿佛索命的钟鸣。
助理团队的每个人都面如死灰,在办公室内焦头烂额地奔走,试图安抚那些已经彻底失控的机构投资者和渠道方。
“厉总呢?厉总到底在哪里?”
“联系不上!从早上开盘前就联系不上了!”
办公室的门紧闭着,那个曾经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男人,在此刻选择了彻底的沉默与消失,将滔天的巨浪留给了他曾经的信徒们。
与此同时,证监会大楼信息监控中心,值班处长张涛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紧盯着那条断崖式的K线图,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这背后隐藏着足以动摇整个市政债结构性产品市场的巨大风险。
他没有丝毫犹豫,抓起内线电话,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报告王局,‘华睿稳盈三期’出现极端异常波动,已触发熔断。我建议,立刻成立‘结构性产品异常波动’专项调查组,级别要高,行动要快!”
风暴中心,舆论的旋涡,已然成型。
中午十二点整,就在全网对苏明玥的讨论达到顶峰,各种阴谋论与神话学说甚嚣尘上之时,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官网,悄然发布了一篇署名文章。
标题:《关于金融预警权正当性的学术声明》。
作者:李崇德。
苏明玥的导师,国内金融学界泰斗。
文章开篇便掷地有声:“长期以来,我们将基于数据模型的量化分析奉为圭臬,却将一种更高级的、基于海量信息深度整合的商业直觉视为玄学。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与偏见。”
李教授在文中明确指出,所谓的“商业直觉”或“市场预感”,其本质是人类大脑在处理了无法被现有模型完全捕捉的宏观政策、市场情绪、地缘政治等多维度信息后,形成的一种非线性判断。
它不应被排斥,反而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纳入现代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评估范畴。
文章的高潮部分,他引用了苏明玥父亲苏振邦当年一篇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片段:“金融体系的健康,不仅需要规则的约束,更需要‘吹哨人’的勇气。当预警者的声音因不符合僵化的程序而被迫消声,当他们的善意提醒被视为破坏市场的异端时,系统性的崩塌便已埋下伏笔。我们真正应该惩罚的,不是发出警报的人,而是那个对警报声充耳不闻,甚至试图捂住‘吹哨人’嘴巴的滞后体制。”
这篇声明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和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
短短一小时内,清华、北大、复旦等三十余家顶尖高校的经管学院官网和知名学者,纷纷转载此文。
原本那些对苏明玥持观望甚至批判态度的声音,开始迅速转向。
学界的风向,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惊天逆转。
下午三点,苏明玥的加密邮箱收到一封匿名邮件。发件人,郑言。
邮件内容是一份清单,一份足以让整个调查组颜面扫地、合法性荡然无存的内部流程漏洞清单。
“一、对凤凰基金的突击检查,未经证监会内部合规部门备案,属于违规执法。”
“二、作为核心证据的举报材料,仅有复印件,未附证据原件,不符合立案标准。”
“三、调查组核心成员刘副处长,其直系亲属持有华睿资本关联公司股份超过百分之五,存在重大利益关联,未按规定进行回避。”
每一条,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在对方看似天衣无缝的调查程序的要害上。
苏明玥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想用违规的手段,来办一个违规的案子,”她轻声自语,“那就让他们自己,掉进自己挖的程序陷阱里。”
她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所有材料加密转发给沈律师,并附上一行指令:“以此为据,向证监会纪检组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要求彻查调查组程序合法性,并立即申请暂停对我方一切调查程序的效力。”
一场针对“调查者”的反向调查,就此拉开序幕。
几乎是同一时间,赵砚山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前所未有的直接:“苏明玥,来我办公室一趟,立刻。”
没有寒暄,没有铺垫。
赵砚山将一份文件推到苏明玥面前,开门见山:“你的模型,你的方法,必须标准化,制度化。”
文件的标题赫然在目——《城市基建项目金融透明度指引(征求意见稿)》。
苏明玥的目光迅速扫过,最终停留在第七条第二款:“对于涉及百亿以上资金规模的重大投融资决策,必须嵌入独立的第三方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评估,评估报告需作为决策的必备附件,向监管机构报备。”
条款的措辞严谨而中立,但每一个字都指向了她一手打造的预警体系。
这不再是某个基金的秘密武器,而是即将成为行业规则的准绳。
看着眼前这个永远不苟言笑,却用行动推动着真正变革的男人,苏明玥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
她轻轻将文件推了回去,说:“赵司长,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当那个唯一的裁判。我只是想让每一个踏上赛场的选手,都清楚地知道,边界在哪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当晚八点整,财政部官网发布了一条措辞严厉的公告:“针对近期市政债及相关结构性产品市场的异常情况,财政部已联合证监会、审计署成立跨部门联合督导组,即日起进驻相关金融机构,彻查项目资金流向与合规问题。”
这则公告,如同一道惊雷,宣告了国家层面的正式介入。
所有人都明白,一张针对厉仲衡和他背后利益网络的天罗地网,已经张开。
而在国内最大的财经直播平台上,关于“苏明玥事件”的讨论直播间里,在线人数突破了五十万。
屏幕下方,一条由网友自发刷起的留言,被顶到了最顶端,点赞数超过十万:“我们不要神话,我们要科学!请把苏明玥的风险预警方法,写进金融教科书!”
城市的另一端,厉仲衡住所的地下车库监控,悄无声息地记录下了一切。
他的首席助理行色匆匆地提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从电梯走出,坐上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轿车,迅速驶离。
车辆最终的目的地,是位于远郊的一座工业垃圾焚烧站,那里,冲天的火焰足以将一切秘密化为灰烬。
深夜,凤凰基金的天台上,晚风吹起苏明玥的衣角,猎猎作响。
她俯瞰着脚下这座灯火辉煌却暗流涌动的城市,神情平静。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林景深的消息,内容简单到只有七个字:“你赢了,这一局。”
苏明玥看了一眼,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
她转身走到天台角落的休息区,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屏幕亮起,她新建了一个文档,文档的命名让整个计划的野心昭然若揭——《燎原计划·第四波:制度火种》。
她在空白的文档里,敲下了第一行字:
“真正的胜利,不是打倒谁,是让后来者不必再打。”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悄然跳过午夜零点。
晨光熹微,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而一场由制度变革引发的,远比资金风暴更为深刻的巨变,已在无数人尚未察觉的角落,悄然扎根,破土生长。
清晨六点,天色刚亮,无数双眼睛正紧盯着各大信息平台,等待着风暴的后续。
证监会的官方网站,准时进行了一次内容更新,在首页最不起眼的位置,挂出了一条简短却足以再次震动市场的补充通报,正静静等待着新一天的降临。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