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的倒计时无声跳动,像是悬在无数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倒计时归零的刹那,一场名为“审判之雨”的数据风暴,以一种任何防火墙都无法拦截的姿态,席卷了整个中国金融圈的灰色地带。
十七年来,所有关于“2007年金融瞒报事件”的封口费记录、媒体公关合同、内部惩戒调岗文件,乃至当年某些高管接受秘密心理干预的账单,被打包成无数个加密数据种子,通过上千个遍布全球的匿名服务器,精准投送到各大财经媒体、评级机构、以及纪律监察部门的公开和内部邮箱中。
风暴降临的第一个小时,网络舆论彻底引爆。
第二个小时,相关企业股价开始断崖式下跌。
第三个小时,省监委大楼灯火通明。
翌日清晨,一份盖有鲜红印章的批复文件火速下达到市里:省监委正式批复成立“2007年金融瞒报事件复查专案组”。
专案组成立的当天,外围协查负责人沈巍便带领一队雷厉风行的执行人员,直接出现在了“金融稳定促进基金会”的总部大楼前。
这家基金会,正是当年厉仲衡等人为了“善后”而秘密成立的资金池,明面上促进市场稳定,暗地里却是一只用于掩盖罪恶的白手套。
“我们是省监委复查专案组,这是查封令和传唤证。”沈巍面无表情地出示文件,身后的队员们已经拉起了警戒线。
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面如死灰,眼睁睁看着所有账目、服务器、文件柜被贴上封条。
当年亲自经办所有“特殊款项”的老会计,一个鬓角斑白、眼神躲闪的男人,在看到沈巍冰冷的目光时,双腿一软,几乎是被架着带上了专案组的车。
首席讯问室内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老会计的心理防线在堆积如山的证据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几乎是颤抖着全盘托出:“我……我只是个执行的。所有的资金调配,每一笔,都……都必须有厉仲衡先生的亲笔签字。用途……用途有很多,最大的一笔,是用来压制十几家媒体的深度报道;还有一部分,用来安排那些当年提出异议的内部人员,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自愿’转岗或者去海外分部养老;剩下的一笔……是支付给一家瑞士心理干预顾问公司的费用,定期为几位核心高管做心理疏导……”
当沈巍的汇报通过加密线路传到苏明玥耳中时,她正独自坐在凤凰基金顶层的办公室里,窗外是这座城市刚刚苏醒的晨光。
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或欣喜,只是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书桌上那支修复如初的派克钢笔。
钢笔冰凉的触感仿佛连接着十七年前的时光。
“原来,”她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一丝怜悯的弧度,“他们一直活在恐惧里。”
恐惧,才是他们挥霍无度支付封口费和心理治疗费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害怕真相的阳光终有一天会刺破他们用金钱堆砌的堡垒。
就在专案组展开雷霆行动的同时,苏家的反击在另一个战场上正式打响。
颜婍,这位以逻辑严谨和言辞犀利着称的金牌律师,代表苏家,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递交了民事诉讼状。
诉讼请求清晰而决绝:一,要求判决恢复苏振邦先生的个人名誉及行业声誉;二,追究所有相关责任方法律及民事赔偿责任;三,申请将苏振邦先生生前创立的“K9担保链”风险预警模型,正式纳入本市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官方培训教材。
法院立案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来了媒体的长枪短炮。
苏明玥在凤凰基金总部门前,接受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一位年轻的记者挤到最前面,高声提问:“苏小姐,经历了这么多,您恨他们吗?”
聚光灯下,苏明玥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汪深潭。
她缓缓摇头,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我不再用恨去衡量这件事。因为恨是回望过去,而我们必须走向未来。我只想,也必须做到的是,让以后每一个像我父亲一样说出真相的人,不必再付出那么高的代价。”
她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怔。
这番话超越了个人恩怨,将整个事件的格局,瞬间提升到了为整个行业未来负责的高度。
几天后,阿彬带着一个精致的黑胡桃木展示盒,来到了苏明玥的办公室。
盒盖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那块被修复得天衣无缝的江诗丹顿怀表,和那支派克钢笔。
与之前不同的是,盒子的底座内嵌入了一个微型声波播放器。
阿彬轻轻按动开关,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立刻在房间里响起,不大,却字字千钧。
“各位董事,请注意这笔表外负债,它的连锁反应足以……”
正是苏振邦在最后一次董事会上,那段被强行打断的录音。
如今,它被阿彬用技术手段修复、放大,循环播放着,仿佛一句永远不会消失的警示。
“苏总,”阿彬的眼眶有些发红,“这是您父亲留下的钟摆,它记录了过去的时间。现在,轮到您来校准未来的时间了。”
苏明玥郑重地接过展示盒。
当天下午,这个盒子就被安置在了凤凰基金总部一楼大厅最显眼的正中央。
冰冷的玻璃罩下,怀表的指针与钢笔的笔尖交相辉映。
旁边的铭牌上,镌刻着一行字:
“听见雷声的人,不该被埋葬。”
与此同时,在周临的私人诊所里,苏明玥完成了最后一次脑部扫描。
周临指着电脑屏幕上呈现出的脑部活动图像,语气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惊叹:“看到了吗?这片区域,你颞叶的异常活跃区,现在几乎和正常人无异了。它趋于平稳了。”
他看向苏明玥:“你学会了控制它。不,应该说,你征服了它。因为你不再试图逃避那段记忆,而是选择面对它,把它变成了你最锋利的武器。”
苏明玥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自己的双手上。
那曾经因为信息过载而颤抖、抽搐的双手,此刻稳稳地放在膝上。
“以前我以为金手指是上天赐予的天赋,”她轻声说,“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它不是天赋,它是伤痕撕裂后,长出的一双眼睛。”
厉仲衡被省监委采取留置措施的前一天深夜,苏明玥收到了一个没有信封的包裹。
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信纸,上面没有署名,只有一句用派克钢笔写下的话,字迹苍劲,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如果当初我们都说了真话,今天会不会不一样?”
苏明玥静静地看完了这行字。
她没有销毁它,也没有收藏它。
第二天,她亲自将这封信投入了凤凰基金大厅那个玻璃展柜旁,特意设置的透明意见箱中。
那个箱子里,已经装满了成百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系学生、年轻从业者写来的留言和信件。
一位随行的记者不解地问:“苏总,这封信……您为什么把它放在这里?”
苏明玥的目光越过信纸,看向那些充满了朝气与理想的留言。
“因为答案不在过去,也不在我手里,”她平静地回答,“它在每一个还没来得及开口,但终将要开口的人手里。”
一个月后,江城。
一个被搁置了十七年之久的城商行重组计划,正式以“明路项目”之名重启。
奠基仪式现场,人声鼎沸。
这里,正是当年苏振邦发出最后预警却失败的地方。
苏明玥作为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和资方代表,站在了主席台的正中央。
她的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没有播放喜庆的宣传片,而是在无声地滚动着一列长长的名单——那是十七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因为各种形式的风险隐瞒和信息不透明,最终崩塌、破产、重组的企业名录。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无数投资者的血泪和一个个家庭的破碎。
全场寂静。
苏明玥举起了话筒,她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澈而坚定地传遍了整个会场:“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重建一家银行。我们是在重建一种信任——一种对专业者的信任,对于敬者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诚实。”
话音落下的瞬间,礼炮齐鸣,彩带飞扬。
苏明玥抬起头,望向湛蓝如洗的天空。
她的脑海里没有闪回任何过去的画面,没有父亲倒下的身影,也没有自己痛苦的挣扎。
这一刻,她的意识里只有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和眼前那条需要一步步走下去的、漫长而光明的路。
一阵风恰好掠过她的耳际,带起发梢,像是一声穿越了时空的轻叹,又像是一句温柔的回应。
爸爸,你看。
这一次,我没有回头。
奠基仪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夜幕降临时分,苏明玥乘坐的专车平稳地驶回了灯火璀璨的凤凰基金总部大楼。
她推开车门,晚风带着一丝凉意拂面而来,让她从白天的激昂情绪中稍稍平复。
就在她迈上台阶,准备走进大门的那一刻,口袋里那台用于最高级别加密通讯的特制手机,发出了一声极轻微、却足以刺破夜色的震动。
她脚步一顿,拿出手机。
屏幕上,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无法追踪源头的绝密消息。
消息很短,只有一句话。
“K9模型的底层逻辑有一个致命陷阱。苏振邦看见了链条,却没有看见真正的执链人。”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