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4章 谢幕时的暗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公寓终端的光屏上,时间无声地跳动到六点零一分。

苏明玥的指尖在加密邮件的发件Ip上轻轻一点,一串复杂的代码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展开。

七重跳转,每一重都像是迷宫中的一道伪门,企图将追踪者引入歧途。

但对她而言,这不过是陆沉舟惯用的、故作高深的障眼法。

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掠过,残影未散,终端的“蜂巢”系统已经逆向穿透了所有伪装,最终将光标锁定在一个位于云港金融区核心地带的私人服务器上——陆沉舟的数字堡垒。

她的目光没有停留,直接落在了符件上。

那份名为《关于E.m.精神稳定性及决策风险的初步研判》的pdF文件,像一枚淬毒的钢针,扎在屏幕中央。

署名单位,是她曾经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投行风控部。

她甚至能想象出,这篇报告是如何巧妙地将她当年那些超前、甚至被视为激进的风险模型,曲解为“认知偏执”与“高风险决策倾向”的佐证。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不是攻击她的成就,而是瓦解她成就的基石——可信度。

陆沉舟这一击,精准、阴狠,直指核心。

“思维推演场”在她的脑海中瞬间启动。

无数条信息流交汇、碰撞、重组。

那份报告在三个行业闭门论坛的传播路径被清晰地还原出来,像一张精心编织的毒网,目标并非指向需要冗长流程的监管层,而是直扑即将参与德资项目竞标的五家买方联盟成员。

他们是资本的猎鹰,嗅觉敏锐,也最多疑。

一份来自权威机构的“内部评估”,足以让他们在合作之初就对她这位独立顾问心存芥蒂。

苏明玥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被攻击的只是一个与她无关的代号。

她没有去写一封苍白的澄清邮件,那只会让自己陷入自证的泥潭。

她调出三年前早已封存的离职档案副本,一页页扫描,上传至一个名为“破茧者联盟”的私有区块链。

这是一个由一群被主流金融体系排挤、却拥有顶尖才华的“异类”组成的匿名社区。

她没有长篇大论,只附上了一句冷静而锋利的话:“所有说我疯的人,请先回答一个问题:三年前,是谁批准周曼卿用我的‘潮汐’模型,拿下了那个亚太区年度最佳交易奖?”

信息发送成功的瞬间,她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

电话那头,小程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他是她前上司周曼卿曾经最信任的助理,也是当年唯一知道模型真相的人。

“苏、苏姐……陆沉舟的人找过我,我什么都没说。”

“我知道,”苏明玥的声音平稳得像一汪深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只要你做一件事。你为周曼卿处理机密文件时,应该留有备份,包括我原始论文的提交日志和系统留痕。”

“有!我……我保存了一份,在加密U盘里。”对方的声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很好。明天中午十二点整,把它放进市图书馆三楼地理区的第四排第十七架,《中国地形图集》第六册的夹层里。”苏明玥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她知道,老陈会像过去的无数次一样,准时、无声地替她取回她需要的一切。

上午九点,云港国际会议中心顶层。

巨大的玻璃幕墙外,云海翻涌,仿佛将整座城市踩在脚下。

德资企业中国业务出售项目的启动会,就在这里举行。

苏明玥以“独立顾问E.m.”的身份,安静地坐在长桌的一侧。

主位上,德方代表海因茨·施耐德,一个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德国男人,正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宣读议程:“本次竞标将采用‘双盲尽调’机制。在第一轮报价前,所有顾问团成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接触卖方高管及核心技术团队。一切判断,必须基于我们提供的数据包。”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然。

苏明玥注意到,斜对面两家竞争对手的团队中,有人正压低声音交头接耳,目光不时地向她瞥来。

她能清晰地读懂他们眼神中的揣测与怀疑——那个关于她“精神稳定性”的谣言,显然已经在这里发酵。

她不动声色,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轻划过,屏幕上浮现出凤凰2模型的运算结果。

那是一份针对买方联盟五家机构的资金偏好与行为模式的深度分析。

早在三天前,她的“思维推演场”就已经给出了结论:联盟中的三家机构,因其背后Lp(有限合伙人)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在这次收购中必然倾向于用最激进的方式压价,甚至不惜牺牲一部分长期利益。

陆沉舟的报告,对他们而言,或许正是一个用来攻击她、进而压低整个顾问团预期的完美借口。

茶歇时间,走廊尽头。海因茨叫住了正准备去接水的苏明玥。

“苏女士,”他递过来一杯咖啡,目光如炬,“您知道我们为什么最终选择您吗?不是因为谭疏影在那本财经杂志上写的文章,也不是顾承宇那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泛黄纸片的复印件,递到她面前。

那上面是几行手写的公式和一段结论,字迹遒劲有力,苏明玥的呼吸在看到落款时停顿了一瞬——那是她父亲的名字。

“这是您父亲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夕,提交给当时他所在银行的一份风险预警手稿的节选。它被内部封存,定义为‘过度悲观’。”海因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在德国,也经历过类似的银行崩塌,也曾因为傲慢而忽视了类似的预警。您父亲写的东西,像极了我们当年没能听见,或者说不愿听见的那个声音。”

他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种超越商业合作的审视:“苏女士,这场竞标,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交易撮合者,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预见者’。”

苏明玥握着那张复印件,指尖微微泛白。

她终于明白,这场看似寻常的商业竞标,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纯粹的生意。

它是一次跨越时空的遴选,一次对血脉中传承的、那种被世人误解为“疯狂”的预见能力的最终检验。

当晚,老陈将一枚小巧的U盘放在了她的桌上,没有多说一句话,便如影子般退去。

苏明玥将U盘接入电脑,里面的内容让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瞬。

小程提供的证据链完整无缺:系统日志清晰地显示,她的原创“潮汐”模型,在未经她授权的情况下,被周曼卿的团队后台调用了三次。

而第三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操作,其登录Ip的归属地,赫然指向陆沉舟旗下的一家战略咨询公司。

铁证如山。

她迅速将关键日志截图,嵌入一份名为《关于“潮汐”模型知识产权溯源的简报》的pdF文件中,然后编写了一小段代码,设定了一个自动释放程序。

她将程序的触发条件,与那三个闭门论坛上“精神评估报告”的关键词热度绑定——一旦谣言继续扩散,热度超过阈值,这份简报将绕过所有人工审核,在三大主流财经媒体的后台同步触发发布指令。

这不是澄清,这是同归于尽的威慑。

凌晨两点,城市陷入沉睡。

苏明玥独自一人登上公寓天台,猎猎寒风如刀割面。

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叙白发来的一条未加密短信,内容简短:陆沉舟在半小时前召开线上紧急发布会,宣布因“战略调整”,全面退出正在筹备的“城市更新基金”。

但在声明的最后,他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我们尊重市场的选择,但同时也必须警惕,某些建立在不稳定认知基础上的短期胜利,可能会为行业带来长期的、不可预知的风险。”

以退为进,既止损,又埋下了更深的钉子。

苏明玥的目光越过沉沉夜色,望向远处陆氏集团大厦楼顶那最后一盏熄灭的灯火,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风暴暂时退场

她返回室内,打开一个新的加密文档,在标题栏缓缓输入:《凤凰计划·第一阶段战略推演草案》。

在文档的结尾,她写下最后一行字:“当谎言成为武器,真相就是盾牌——而我,要做那个持盾之人。”

写完这句,她的动作停了下来。

屏幕右下角,一封来自项目组的新邮件提示悄然弹出,标题是“关于买方联盟首次协调会议的议程通知”。

她点开邮件,看着附件中那五家机构的logo并列在一起,眼神幽深。

陆沉舟的公开攻击虽然失败了,但他抛出的那份“精神评估报告”,就像一根看不见的刺,已经扎进了这个联盟的内部。

她需要面对的,不再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而是一个从内部开始,就充满了猜忌与裂痕的同盟。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