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电子屏上,陆沉舟那张波澜不惊的脸被无限放大。
苏明玥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滑动,将时间轴拖拽到他被质问核心资产包估值模型的瞬间。
画面里,陆沉舟的左手稳稳地放在膝上,维持着商业精英无可挑剔的仪态,但他的右手,在桌板之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却近乎无意识地,以一种极具辨识度的节奏,敲击了三下。
咚。咚。咚。
短促,沉闷,间隔精准得如同节拍器。
苏明玥的呼吸骤然一滞,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
这个暗号,这串独属于父亲的节奏,是他在世时用来标记内部审计文件中违规操作的秘密记号。
每一次发现无法在明面上处理的财务黑洞,他都会在对应的纸质文件页码旁,用指甲轻轻压出三个几乎看不见的凹痕。
陆沉舟,他怎么会懂这个只有她和父亲才知道的暗号?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除非,这个暗号的源头并非父亲,而是父亲当年调查的对象,而他,只是学会了“猎物”的语言。
她没有时间沉溺于震惊,指尖如飞,瞬间切入一个名为“蜂巢计划”的加密系统。
这是她耗费数年心血构建的商业关系数据库,内部存储着顾氏集团乃至整个金融圈所有关联方的行为图谱。
输入陆沉舟的名字与“星港资本”作为核心节点,庞大的数据流瞬间开始运算,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屏幕上展开,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活生生的人。
苏明玥的目标很明确:资产评估。
她将筛选条件设置为“与星港资本近五年有超过三次合作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技术人员”,网络瞬间收缩,数十个节点黯淡下去,只剩下三个高亮的头像。
她的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周砚舟。
此人是宏业评估事务所的首席技术员,过去五年,陆沉舟主导的七个大型并购项目中,资产评估报告的关键部分都出自他手。
苏明玥立刻调取了这七份报告的电子底稿,启动了自己编写的估值偏差模型进行批量扫描。
几秒钟后,结果令人心惊。
七份报告,横跨不同行业、不同资产类型,却呈现出一种高度相似的估值偏差模式——在关键收益预测参数上,系统性地上浮了百分之三点五到百分之五。
这种偏差微小到足以在正常的市场波动范围内进行解释,但连续七次出现同一种模式,在统计学上,这根本不是巧合,而是人为操纵的铁证。
苏明玥的眼神变得锐利。
周砚舟不是共谋者。
一个精明的共谋者绝不会在所有项目里留下如此明显的个人签名。
他更像一枚棋子,一枚被握住把柄,不得不在固定的轨道上行走的棋子。
一个可以被拯救,也可以被利用的突破口。
她没有丝毫犹豫,打开了一个伪装成学术论坛的陈旧网站,通过老陈控制的市立图书馆内部传真网络,发送了一组加密指令。
几分钟后,一张A4纸从图书馆档案室的老旧传真机里缓缓吐出,上面印着《本周图书推荐》。
在众多书目中,《城市测量学原理》这一条显得毫不起眼,但其后标注的借阅编号“G - 4 - 17 - 6”与建议归还时间“次日上午十点前”,却是一串冰冷的密码。
这是多年前,她与周砚舟在一个城市建模学术论坛上通信时,为了规避平台审查而半开玩笑约定下的紧急联络方式。
次日上午十点整,市立图书馆的自助还书箱发出“滴”的一声轻响。
一本厚重的《城市测量学原理》被投入其中。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明玥的电脑终端上弹出一个提示。
她远程启动了预设在还书箱内部扫描仪中的微型嗅探程序——那是阿Ken在世时为她留下的无数条“遗产”之一。
程序确认书籍书脊夹层内藏有金属物体,立刻进行病毒与追踪器扫描,三秒后,安全警报解除。
她轻点鼠标,指令程序读取数据。
一个压缩包被无声地传输过来。
解压后,三个文件夹赫然在列:三份未经修改的原始评估底稿,一段长达四十分钟的通话录音,以及一份触目惊心的签字名单。
录音里,陆沉舟的助理语气平淡地“指导”周砚舟如何“优化”模型参数,并提及一笔笔以“协调费”名义定期打入某海外账户的款项。
而那份名单,则详细记录了每次接收“协调费”的评估机构内部人员。
证据链,完整了。
苏明玥的眼神冷冽如冰,她像一个最高明的拆弹专家,开始对这枚重磅炸弹进行精密的拆解。
她将U盘内的核心内容复制、分割成四份碎片,每一份都经过了多层加密与信息模糊化处理。
第一份,被匿名加密邮件发送至证监会稽查组的公开举报邮箱,邮件发送Ip经过全球十几个节点的跳转,无法追溯。
第二份,她通过一个安全渠道交给了老朋友、深度财经记者谭疏影,只附上了一句话:“写一篇关于估值游戏的报道,素材会自动找上你。”
第三份,她利用一个早已废弃的供应商端口,将其悄无声息地植入顾氏集团内部的合规审查系统。
这份碎片被设定为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触发警报,届时,它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从顾氏内部引爆。
最后一份,她将其中的关键数据摘要,上传至国际房地产透明度指数组织的一个匿名数据贡献平台,让这颗种子在国际监督的土壤里悄然发芽。
四条路径,看似毫无关联,却能在监管审查正式启动后,从官方、媒体、企业内部和国际四个维度形成“多方交叉验证”的恐怖舆论势能,将陆沉舟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当晚,周砚舟家中的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
他颤抖着接起,听筒里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分不清男女的声音,对方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如坠冰窟:“你女儿就读的向阳路小学,安保措施似乎不怎么样。”
电话被猛地挂断,周砚舟浑身冰凉,冷汗湿透了衬衫。
他冲进书房,几乎是本能地写下了一封辞职信,想要立刻逃离这个旋涡。
然而,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看着窗外女儿房间透出的温暖灯光时,他想起了U盘里那个隐藏文档中的最后一行字:“当你觉得无路可退时,把备份资料放到你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然后告诉我坐标。正义不会让你独自面对黑暗。”
他删掉了辞职信的电子文档。
按照指引,连夜将所有资料的另一份备份,藏入了市立图书馆地理区第4排第17架的《中国地形图集》第六册夹层中。
随后,他用一部一次性的预付费手机拍下坐标照片,发送到了一个早已废弃的海外邮箱。
凌晨三点,苏明玥的个人终端弹出一条自动提醒。
看着那张清晰的图书馆书架照片,她唇角微扬,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人在恐惧时,才会做出最诚实的选择。”
手机屏幕亮起,是顾承宇的来电。
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低沉与严肃:“我父亲说,最近有多家机构突然开始关注我们与陆沉舟的历史合作项目,询问一些非常细节的问题。明玥,你是不是动了不该碰的东西?”
苏明玥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那张错综复杂的数据网络图上,语气平静得可怕:“如果正义需要得到许可才能启动,那它在诞生之前,就已经死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顾承宇的声音带着一丝妥协与无奈:“至少让我知道你在哪里。”
她轻笑一声,笑声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织网。”
说完,她干脆地挂断了电话,随即启动了名为“钟摆协议”的第二阶段。
她向老陈发出指令,从即日起,每周定时接收市立图书馆特定区域的扫描页快照,一个长期的、以实体书籍为掩护的情报循环网络,开始悄然构建。
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中,金融中心A座的天台上,赵雷独自站着,寒风吹动着他的衣角。
他目光复杂地望着对面那栋写字楼的顶层,陆沉舟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如同恶魔不知疲倦的眼睛。
他缓缓掏出手机,将一段昨晚拍摄的视频进行加密,上传至一个匿名的云盘。
视频画面有些晃动,但内容清晰无比——陆沉舟亲手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投入身边的碎纸机,文件封面上的烫金大字在灯光下闪过:《星港夹层基金·风险敞口汇总》。
上传完成的进度条走到百分之百,赵雷删除了手机里所有的原始文件和操作记录,然后将手机卡取出,掰成两半,扔进了天台的风里。
他低声对自己说,像是在忏悔,又像是在宣誓:“我不是叛徒,我只是不想再帮魔鬼记账。”
而千里之外,苏明玥的终端右下角,一个毫不起眼的监控插件突然弹出一个绿色提示框。
【新证据源激活,Id: F.L.】
暗流汇海,静水生雷。
苏明玥关闭了所有窗口,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持续高强度的信息处理让她的太阳穴传来一阵阵搏动的痛感。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刺痛毫无征兆地贯穿了她的前额,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猛地扎了进来。
眼前一黑,一个破碎的、不属于任何已知记忆的画面碎片闪过——无菌的白色墙壁,冰冷的金属仪器,以及一张模糊不清、却带着温和笑意的脸。
幻象只持续了不到一秒便消失了。
她猛地睁开眼,房间依旧安静,只有电脑风扇在低声嗡鸣。
那股剧痛也随之退去,仿佛从未发生过。
苏明玥蹙起眉头,指尖下意识地抚上额头,那里一片冰凉,并无异样。
但她知道,有什么东西,正在她意识的最深处,悄然苏醒。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