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5章 毛里求斯,苏亚克:浪火圣域,甘蔗低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晨的路易港,晨曦在港口与石板街上缓缓铺展,空气中早已混杂着海盐与甘蔗糖的芬芳。我拎着行囊,走出还未营业的咖啡馆,乘上一辆本地小巴,向毛里求斯岛最南端驶去——那里有火山的余烬,也有海浪的祈愿。苏亚克,这个岛上最接近神灵的名字,在我心头渐渐明亮。

有人说,苏亚克是大地与海洋、宗教与自然共同孕育的圣所。这里不争权、无纷争,浪涛与火山、坛石与油灯,在风中低语,在彼此的陪伴里对坐。有人为朝圣而来,有人因沉思而驻足,而我,只想在风与火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在小巴上,靠窗而坐。晨光从玻璃映下我的倒影,我在《地球交响曲》的新页上写下:

“浪火圣域与甘蔗低语。”

下车后,首先闯入视野的不是村镇,而是一片浩渺起伏的甘蔗田。阳光下的叶浪翠绿明亮,每一缕风都带着糖的清香。就在这片甘蔗海洋的尽头,一抹艳红突兀而出,像是某种仪式的号角。

那是甘加塔拉姆神庙——毛里求斯最负盛名的印度教圣地之一。此刻正值朝拜,香客们赤足、步履虔诚,手捧椰子、香蕉、花环与明亮的油灯,缓缓踏上庙前台阶。庙门外,一方人工湖倒映着庙宇红墙与白檐,湖心矗立着一尊高大的湿婆神像,眼神宁静遥远,仿佛正注视着这座岛的过去与未来。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主动递来一枚香花,他自称库马尔,是土生土长的农夫之子。他低声道:“这里的每一片甘蔗叶,都听过祭神的咒语。人敬神,神也护人。”

我没有贸然进入内殿,只在庙前的石阶静坐,默默看着红纱包头的妇女环绕湿婆像三圈,男孩们在湖边捧水祈福,少女们合十低语。火与香在晨风中升腾,信仰仿佛悄然沁入每一口呼吸。

我写下:“苏亚克的庙宇,不只供奉神明,更在土地与人心之间,埋下了共生的种子。”

离开庙宇,我穿过安静的镇街,沿着林荫小径直奔南端。这里,是毛里求斯唯一一段没有珊瑚礁庇护的海岸线。那片叫做格里斯格里的悬崖之上,海浪无数次地直面火山岩的阻挡,不断拍打,怒吼着将岩石击成雪白水雾。

据说,这里的浪最倔强,不屈不挠,也最能说话。有人在这里哭泣,有人在此葬别,有人则把所有的心事,交给了风。

我站在悬崖边,身旁只有呼啸的海风和浪花拍岸的节奏。突然,一位披着克里奥尔披风的老阿婆出现在崖边。她怀中抱着一只灰白老狗,静静地望着大海,目光无比深远。

她告诉我,年轻时曾是鼓手,丈夫是渔夫。那年风暴过后,丈夫再也没有归来。她便习惯坐在这里,听着浪声,如同听见他归航的脚步。每一个浪头,仿佛都是爱人的低语与再见。

我闭上眼,耳中果然生出一股缓慢的节奏,既像远去的心跳,又似归来的脚步。

我写下:“苏亚克的海,既是火山与时间的信使,也是人世所有柔情的回声台。”

傍晚时分,小镇的空气忽然变得神圣而温暖——今天,正逢印度教的排灯节前夜。家家户户门前,早早点亮了油灯,橙黄的灯光串连起整条街巷,仿佛银河下凡。没有现代的霓虹,只有千百盏小灯,静静照亮夜色,也照亮人们的期待。

我应邀随库马尔一家前往庙边的湖畔放灯。小镇居民各自用莲花与树叶折成花舟,中间点燃油灯,纸条上写满心愿与祝福。老人颂咒,青年吹响海螺,孩子们点亮花灯,仿佛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为希望而安静。

轮到我时,我也写下一句心愿:“愿世界的每一盏灯,都不被风雨吹灭。”花灯随波漂向湖心,倒映着神像,也倒映着每一个人的影子。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整座岛屿都在为这光祈祷。

身边的库马尔低声道:“灯火在水面漂流,就是心愿有了归处。”

我写下:“苏亚克的夜晚,不需要星辰,有人心灯火,就能点亮天地。”

夜色退去,天刚破晓,我来到镇外名为贝尔欧姆的村落。这里的房屋用黑色火山岩砌成,厚重而朴实。石墙上苔藓斑斑,屋檐下风铃低鸣,偶有炊烟升起。

村民多以晒盐、酿酒为生。老人们将海水舀进石槽,等风和太阳蒸干水分,白盐闪烁;甘蔗被榨成浆,缓慢发酵为烈酒;小孩们则在巷口追逐,用石头叠起各自的小家。

玛蒂尔达老太太邀请我进屋。石墙挡住了炎热,保住了清凉。她用天台晾衣、用火山石磨咖啡、用地窖储藏自酿的酒。那一杯咖啡,混着火山与大地的香味,苦涩却浓烈。

“我们住在火里,也活在风里。”老太太语气平静,“这里的每个人,都习惯了。”

我写下:“苏亚克的石屋,是岛屿的骨骼,是大地赐予人类最厚重的怀抱。”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我在小镇出口的旧糖厂边停下脚步,回望远处的甘蔗田、红庙、悬崖与夜灯。耳边隐隐传来昨日排灯节的祭歌,远处的浪声、风声与鸟鸣,如同一支未竟的乐章,在心头萦绕不去。

小镇不大,地图上难觅,却深深刻进我的旅程。甘蔗田的风,庙宇的钟声,崖边老人的目光,火山石上的热度,还有每一盏不肯熄灭的灯,组成了属于苏亚克的灵魂密码。

我在路易港买来的竹笛上,吹奏出一支悠远的小曲,和着海风,把这段旅程缓缓封存。

我写下:

“苏亚克,是火山灰中的信仰,是浪涛中的灯火,是毛里求斯灵魂最温柔的低语者。”

临别之际,库马尔一家在庙前为我送行。少年们将甘蔗叶编成祝福环,挂在我的行囊上。玛蒂尔达送来一包火山盐,说:“带着它,路上不会孤单。”

小镇渐行渐远,车窗外的甘蔗田、石屋、庙宇与灯火,一一倒退成记忆。我知道,这段旅程,不会就此终结,而是沉淀为我的心跳与血脉,在未来的每一站都微微颤动。

新的目的地,是毛里求斯岛中部的山城——罗斯希尔。那里是教育与音乐的高地,是传统与创新交汇的舞台,是晨雾与群山共同雕刻的知识之都。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空白页上写下:

“罗斯希尔,我来了。”

喜欢地球交响曲请大家收藏:(m.8kxs.com)地球交响曲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