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商途:筑巢
“喜欢就好,”陈远坐在柳如氏身边,指尖还残留着南行路上的风尘,却被她掌心的温度焐得暖融融的,“这次南行很顺利,王老板见咱们把货护得完好,还提前了两天到,当场拍板说以后商行的镖都交给咱们。镖局的生意稳了,我想着,咱们攒钱买房的事,也该抓紧些了。”
柳如氏闻言,手里的丝绸哗啦一声滑落在膝头,眼睛亮得像院里刚浇过水的菊花,她往前凑了凑,声音里带着雀跃:“真的?那咱们什么时候去看房子?我早就想有个自己的院子了,能在墙角种满菊花,秋天一开门就能闻见香。”
陈远看着她欢喜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伸手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蹭过她指节上因做针线活磨出的薄茧:“过两天我跟掌柜的请个假,咱们先去镇上的牙行问问。你放心,就按你喜欢的来,一定找个带大院子的,够你种满菊花,再搭个葡萄架,夏天还能在底下乘凉。”
柳如氏用力点头,把脸埋在陈远的肩头,鼻间是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着南方带回的茶叶气息,心里满得快要溢出来。成婚这些年,两人一直租着镇上的小杂院,院小得只能摆下一张石桌,她种的几盆菊花总挤在窗台下,如今终于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转天一早,陈远到镖局时,天刚蒙蒙亮。伙计们正在院子里练拳脚,见他来,阿福率先迎上来:“陈哥,南行累坏了吧?怎么不多歇两天?”陈远拍了拍他的肩,刚要开口,就见掌柜的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个紫砂茶壶,笑着朝他招手:“陈远,来我屋里坐坐。”
进了屋,掌柜的给陈远倒了杯茶,热气氤氲里,他看着陈远说:“南行的事我都听说了,王老板还托人捎了信来,夸你办事牢靠。你为镖局立了大功,我正想着给你涨工钱呢。”陈远连忙道谢,趁机说起请假看房的事。
掌柜的一听,当即笑了:“早该给你放假!你跟柳夫人结婚这么久,也该有个自己的家。要是钱不够,镖局先给你预支两个月工钱,不用急着还,等以后慢慢扣就是。”陈远心里一热,眼眶有些发潮,他在镖局待了五年,掌柜的一直待他如亲人,这份情他记在心里,连忙起身作揖:“多谢掌柜的,您这份恩情,我陈远记着。”
傍晚时分,陈远揣着镖局预支的工钱,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刚到巷口,就看见柳如氏站在门口张望,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她提前备好的碎银子。见陈远回来,她连忙迎上去:“怎么样?掌柜的准假了吗?”陈远点头,把预支工钱的事说了,柳如氏惊喜地捂住嘴:“掌柜的真是个好人!咱们现在就去牙行吧?”
两人并肩往牙行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牙行在镇中心,门口挂着个“诚信牙行”的木牌,伙计正趴在柜台上算账,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招呼:“二位是要买房还是租房?”
“想看看镇上的院子,最好带个大院子。”陈远开口,柳如氏在一旁补充:“能种些花花草草的,房间不用太多,三间就够了。”伙计一听,眼睛亮了,转身从柜里拿出个蓝布账本,翻了几页后指着一行字说:“巧了!镇东头刚有处院子要卖,前主人是个老秀才,上个月搬去城里跟儿子住了。那院子大得很,屋里三间房,还带个东厢房,院角还有口井,价格也公道,只要三十五两银子。”
三十五两?陈远和柳如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他们这些年攒了二十两,加上镖局预支的五两,还差十两,不过咬咬牙应该能凑齐。“能现在去看看吗?”柳如氏急切地问,伙计连忙点头:“当然能,我这就带二位去。”
跟着伙计往镇东头走,越走越清静,路边的房子渐渐稀疏,空气里飘着田埂的泥土香。不多时,伙计指着前方一处院子说:“就是这儿了。”陈远和柳如氏抬眼望去,只见院子围着半人高的土墙,木门是新刷的黑漆,门楣上还挂着个褪色的木匾,写着“菊香院”三个字。
伙计推开门,吱呀一声,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在墙角留着几株枯萎的菊花秆,显然是前主人没带走的。地面是平整的黄土,足够种上几十株菊花,院中间还有个石桌,四个石凳围在旁边,正是柳如氏想要的模样。
柳如氏快步走过去,摸了摸石凳,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转头看向陈远,眼睛里满是笑意:“我看着挺好,这院子敞亮,种满菊花肯定好看。”陈远也四处打量,三间正房坐北朝南,采光极好,东厢房虽然小,却能当储物间,院角的井里还有水,压上来尝了尝,清甜爽口。
“就这处吧。”陈远转头对伙计说,伙计笑着应下:“二位眼光真好!这院子在镇上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段,离集市近,又清静。要是定下,今天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十天内凑齐,咱们就去过户。”
陈远从怀里掏出十五两银子,放在伙计手里,柳如氏也把布包里的二两碎银子递过去,凑够十七两五钱定金。伙计写了张收据,递给陈远:“这是定金收据,您收好,十天后咱们在县衙门口见,一起办过户手续。”
走出院子时,天已经黑了,星星缀在墨蓝色的天上。柳如氏走在陈远身边,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她小声说:“以后咱们就在这儿住了,我要在院墙边种满黄的、白的菊花,再在葡萄架下摆个小炉子,冬天煮茶,夏天乘凉。”
陈远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都依你。剩下的十两银子,我明天去跟李虎大哥借些,他之前说在小镇开镖局赚了些,应该能帮衬一把。等过段时间我押镖结了工钱,再慢慢还。”柳如氏点头,靠在他肩上,心里满是安稳。
回到出租的小杂院,柳如氏翻出藏在床底下的木盒,里面放着她的嫁妆——一支银簪和一对银镯子。她把银簪拿出来,对着油灯看了看,又放回盒子里:“实在凑不够,就把这个当了,总能换几两银子。”陈远连忙按住她的手:“别,这是你娘留给你的念想,不能当。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别操心。”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去了李虎所在的小镇。李虎听说他要买房,当即从柜里拿出十两银子,塞到他手里:“咱们兄弟,还说什么借不借的?你先用着,啥时候有了再还。当年我离开镖局时,你帮我收拾行李,还塞给我五两银子,这份情我还没还呢。”
陈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满是感激。回到镇上,他把银子交给柳如氏,柳如氏看着银子,眼圈红了:“咱们运气真好,遇到的都是好人。”陈远笑着把她揽进怀里:“是咱们待人真诚,别人才愿意帮咱们。”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开始收拾东西。出租屋小,东西不多,柳如氏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木柜,陈远则把锅碗瓢盆收拾好,用布包起来。隔壁妇人听说他们要搬新家,特意送来一筐鸡蛋:“以后就是邻居了,常来串门啊。”柳如氏笑着收下,又回赠了一块从南方带回的丝绸。
过户那天,天朗气清。陈远和柳如氏跟着伙计去了县衙,递上身份证明和定金收据。县官核对无误后,写下地契和房契,盖上县衙的红印,递给陈远:“从今日起,这菊香院就归你所有了。”
陈远接过房契,指尖微微颤抖,他把房契递给柳如氏,柳如氏双手捧着,反复看了好几遍,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格外开心。走出县衙,阳光正好,陈远牵着柳如氏的手,往菊香院走去。
推开黑漆木门,柳如氏快步走进院子,蹲在墙角,摸着残留的菊花秆,轻声说:“明年春天,我就把菊花苗种上,到时候肯定比前主人种的还好看。”陈远走过去,从背后抱住她:“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再也不用搬了。”
柳如氏点头,转过身,在他怀里蹭了蹭:“嗯,再也不用搬了。”阳光洒在院子里,照在两人身上,温暖得让人不想挪步。远处传来集市的叫卖声,近处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一切都那么安稳,那么美好。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开始布置新家。陈远去镇上买了石灰,把墙面刷得雪白,柳如氏则把窗户纸换成新的,贴上剪好的窗花。陈远还在院子里搭了个葡萄架,买了几株葡萄苗栽上,柳如氏则去集市买了菊花苗,种在院墙边,还在院角种了些青菜。
没过多久,葡萄苗发了芽,菊花苗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院子里渐渐有了生气。陈远押镖回来,总能看见柳如氏在院子里忙活,要么浇水,要么除草,夕阳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金边,美得像幅画。
有天晚上,两人坐在石桌旁,柳如氏给陈远倒了杯菊花茶,轻声说:“现在有了自己的家,我心里踏实多了。以后咱们再生个孩子,一家几口住在这儿,多好。”陈远握住她的手,眼眶有些发热:“会的,咱们会有孩子,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月光洒在院子里,菊花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葡萄架上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祝福。陈远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有柳如氏在身边,有这个充满希望的家,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又过了半个月,镖局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掌柜的给陈远涨了工钱,还让他当了管事,负责管理伙计和安排押镖路线。陈远把消息告诉柳如氏时,柳如氏正在煮菊花糕,她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能行!今晚咱们吃菊花糕,庆祝一下。”
傍晚时分,镖局的伙计们听说陈远搬了新家,还升了管事,都带着礼物来道贺。阿福送了一筐苹果,老镖师送了一幅“平安是福”的字画,掌柜的则送了一对新瓷瓶。柳如氏做了一大桌子菜,有炖鸡、炒肉、凉拌菜,还有刚蒸好的菊花糕。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热热闹闹地吃饭喝酒。阿福一边吃一边说:“陈哥,柳夫人,你们这新家真好看,以后我常来串门,还能尝尝柳夫人做的菊花糕。”柳如氏笑着点头:“随时欢迎,以后你们押镖回来,就来家里吃饭,我给你们做拿手菜。”
掌柜的喝了口酒,看着陈远说:“以后镖局就靠你多费心了,南方的业务稳定了,咱们再拓展北方的业务,争取把镖局做得更大。”陈远点头:“请掌柜的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
夜深了,伙计们渐渐散去,陈远和柳如氏收拾完碗筷,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柳如氏靠在陈远肩上,轻声说:“现在真好,有自己的家,有安稳的日子,还有这么多好朋友。”陈远握住她的手,轻声回应:“以后会更好的,我会让你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院墙边的菊花苗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应和着他们的话语。陈远知道,这个家,是他和柳如氏用真诚和努力换来的,未来的日子,他们会一起守护这个家,把日子过得像院中的菊花一样,热烈而长久。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