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惊弦
凌晨三点十七分,林默的手机在床头柜上剧烈震动起来。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幽蓝的光,阳朔民宿店长老周的名字像块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林总,快!后山塌了!\"老周的声音裹着雨声炸开,听筒里满是噼里啪啦的杂音,\"三号院的西厢被埋了一半,通往国道的路全堵死了!\"
林默猛地坐起身,冷汗瞬间浸透了睡衣。窗外的上海正飘着细雨,而千里之外的阳朔,他半年前刚投入运营的漓江畔民宿,此刻恐怕已沦为泽国。
一、雨夜驰援
两个小时后,林默站在两江机场的VIp候机厅里。玻璃幕墙外,暴雨正抽打着停机坪,航班信息牌上\"延误\"的红色标识刺得人眼疼。他攥着手机来回踱步,屏幕上是老周发来的视频:浑浊的泥浆裹着断木碎石涌过青石板路,原本种着桂花树的庭院积满了黄色浊水,三号院那面引以为傲的夯土墙塌了大半,露出里面黢黑的梁架。
\"现在里面还有多少客人?\"他对着蓝牙耳机低吼,声音因急促呼吸微微发颤。
\"十七位,都是昨晚入住的。我们把人都转移到地势高的一号院了,暂时安全,但吃的只够撑到中午。\"老周的声音带着哭腔,\"消防和路政的电话打不通,雨太大,估计救援队过不来。\"
林默突然想起上周去阳朔巡检时,老周曾提过后山排水沟有些堵塞。当时他正忙着和杭州的设计师敲定新民宿方案,只随口说了句\"让工程队看看\",竟成了悬在头顶的惊雷。
\"安抚好客人情绪,告诉他们我中午就到。\"他挂断电话,转身冲向值机柜台。最终靠着朋友托关系,搭上了一趟飞桂林的货机,坐在堆满纸箱的机舱里,望着窗外翻滚的乌云,胃里一阵阵发紧。
二、断壁残垣
越野车在泥泞里挣扎了四个小时,才从桂林机场挪到阳朔地界。原本应是青山绿水的景致,此刻全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雨幕中。距离民宿还有三公里时,路彻底断了——半座山滑下来,把柏油路掀成了扭曲的铁皮。
林默踩着没过小腿的泥浆徒步前行,昂贵的皮鞋早成了泥疙瘩。越靠近民宿,空气里的土腥味越重。当那座他亲自设计的\"听竹居\"出现在视野里时,他突然停下脚步。
曾经爬满三角梅的拱门被冲得只剩两根歪斜的石柱,前台那面用老门板做的背景墙塌了一半,露出后面裸露的电线。几个穿着雨衣的员工正用塑料布遮盖散落的家具,看到林默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低着头不敢说话。
\"人都没事吧?\"他哑着嗓子问。
老周从一号院跑出来,脸上混着雨水和泥点:\"客人都安置好了,就是有位老太太有点高血压,药快吃完了。\"
林默点点头,径直走向一号院。客厅里,客人们挤在沙发和临时搭的地铺上,有人在给家里报平安,有人对着满是泥点的行李箱发呆。看到他进来,嘈杂声瞬间停了。
\"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林默,非常抱歉让大家遭遇这种情况。\"他深深鞠躬,\"现在救援正在路上,我保证会尽一切努力保障大家的安全和基本生活。\"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站起来:\"我们不是要追责,只是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我女儿明天还要上学。\"
林默刚要回答,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惊呼。他转身一看,只见一号院墙角的地面正顺着墙根往下陷,裂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快!所有人转移到停车场!\"他大吼着冲向那位高血压老太太,和员工一起架起老人往外跑。刚把最后一个人送出大门,就听见身后轰隆一声,那面墙整个塌了下去。
三、绝境微光
雨势在傍晚时分稍歇。林默清点物资时发现,除了饮用水还算充足,食物只剩下三箱泡面和一筐土豆。更要命的是,一号院的发电机只能再撑六个小时。
\"林总,张女士说她丈夫有糖尿病,不能吃泡面。\"负责客房的小陈怯生生地汇报。
林默皱着眉走向临时搭建的指挥点——那是停车场里唯一没被淹的遮阳棚。老周正在用卫星电话联系外界,看见他过来摇摇头:\"县城那边说省道要明天中午才能抢通。\"
他蹲在地上翻开民宿平面图,手指划过那些熟悉的标记:厨房在二号院,那里积水已经没过膝盖;仓库里应该有几袋大米,可仓库在地势最低的三号院......突然,他眼睛一亮:\"酒窖!\"
酒窖在一号院地下,入口被杂物挡住,幸免于难。两个男员工跟着他搬开塌落的砖块,撬开变形的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借着应急灯的光,林默看见角落里堆着的纸箱——那是上个月为中秋活动准备的月饼和腊肉,还有几箱没开封的矿泉水。
\"找到吃的了!\"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传来欢呼声。原来是老周联系上了附近村子的村长,对方说可以派船送些蔬菜和淡水过来。
夜幕降临时,停车场亮起了几盏应急灯。员工们支起便携燃气灶煮土豆腊肉粥,客人们围着篝火聊天。那位糖尿病患者的丈夫举着粥碗走过来,递给他一瓶矿泉水:\"林总,下午不好意思,有点急了。\"
林默接过水笑了笑,望着雨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影。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达声,村长带着村民撑着竹筏来了,筏子上堆着绿油油的青菜和活蹦乱跳的鱼。
四、危中寻机
第二天清晨,雨终于停了。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漓江上时,林默正和员工们清理一号院的淤泥。手机断断续续有了信号,微信群里弹出几十条消息,大多是各地合作商的问候,还有几条是预订平台发来的取消通知。
\"已经有八位客人说要取消下周的预订。\"负责营销的小苏脸色发白,\"还有几家otA平台打电话来,说要把我们民宿标记为'受灾害影响'。\"
林默的心沉了沉。这场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初步估算超过两百万,要是再丢了客源,后果不堪设想。他走到江边洗手,看着浑浊的江水缓缓东流,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对小苏说:\"拿相机来。\"
他站在塌落的夯土墙前,让小苏拍下那些斑驳的墙面:\"就发这条朋友圈:'雨过天晴,听竹居虽伤痕累累,但风骨仍在。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各位,灾后入住的客人,均赠送三天免费续住。'\"
半小时后,老周急匆匆跑过来:\"林总,刚才接到三个电话,说看到你朋友圈,想预订灾后重建后的体验房。\"
林默愣住了,随即笑起来。他打开手机,发现那条朋友圈被转了几十次,下面有位常来的客人留言:\"等你们修好了,我带团队来搞团建,就当支持你们。\"
中午时分,救援队终于开着铲车来了。当客人们坐上转运车时,那位糖尿病患者的妻子塞给他一个信封:\"这是我们的房费,虽然只住了一晚,但你们尽力了。\"
林默推辞不过,打开一看,里面除了现金,还有一张名片——对方是做文旅投资的。\"你们民宿的应急管理做得不错,\"男人笑着说,\"灾后重建要是需要资金,可以联系我。\"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林默站在空荡的停车场里。阳光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老周递给他一份损失清单,他却摆摆手:\"先不算这个。你联系下之前那个做夯土墙修复的老师傅,就说我们有大活儿要干。\"
远处,漓江的水正慢慢变清,竹筏上的渔翁开始撒网,晨雾中传来清脆的山歌。林默掏出手机,给那位投资人发了条信息:\"关于重建,我有个新想法......\"
三个月后,听竹居重新开业。修复后的民宿保留了部分受灾痕迹,那面塌过的夯土墙被改造成\"记忆墙\",上面嵌着客人留下的明信片。最受欢迎的是新推出的\"灾后重生\"体验套餐,游客可以跟着老师傅学夯土技艺,还能参与漓江生态保护志愿活动。
那天林默站在修复一新的庭院里,看着客人们在阳光下欢笑,突然明白:商业路上的风雨从不会提前打招呼,但只要守住根基,风雨过后总会有新的风景。就像这漓江的水,无论多浑浊,终会清澈如初。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