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映照着江南层叠的青山。
智云法师站在金山寺残破的山门前,手中紧握师父留下的念珠。
八年了,他带着师父“普度众生”的遗训,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如今战火平息,他回到这片故土,却发现寺庙早已在战乱中倾颓。
“师父,智云回来了。”
他轻声低语,声音在山风中飘散。
……
最初的几年,智云独自居住在残破的寺庙中。
每日清晨,他依旧按时上香诵经,尽管佛堂的屋顶已经漏光。
他一点点修补院墙,开垦荒芜的菜地,用战场上学会的医术为周边村民治病。
1949年的一个春日,智云正在修补大殿的瓦片,忽见山下走来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
他们怯生生地站在寺门外,眼中满是饥饿。
“师父,能给口吃的吗?”
最大的孩子鼓起勇气问道。
智云看着他们凹陷的双颊,默默走向厨房,将仅有的几个红薯分给了他们。
从此,金山寺渐渐成了无家可归者的避难所。
智云收留战争孤儿,照料孤寡老人,用他精湛的医术救治百姓。
渐渐地,寺庙的香火重新燃起,虽然清贫,却充满了生机。
……
1955年,智云救治了一个重症病人。
病人康复后,带着全家人来寺里叩谢。
“智云师父真是活菩萨啊!”
老人在佛前连连叩首。
这话很快传开了,不久,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寺里。
“智云法师,现在提倡科学,你这套迷信该收起来了。”
为首的人语气严厉。
智云合十回礼。
“施主,佛法与科学,都是为济世救人。”
“你这是狡辩!”
另一人拍案而起。
“再搞这些封建迷信,我们就封了这寺庙!”
智云默然不语,待他们走后,信众们围了上来。
“师父,这可怎么办啊?”
智云望着殿中庄严的佛像,缓缓道。
“佛法在心,不在形。若真有那一日,随缘便是。”
1966年春,山下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不时有消息传来,说各地的寺庙都在遭殃。
信众们忧心忡忡,劝智云暂时关闭山门。
一日深夜,老信徒李老汉急匆匆赶来。
“师父,快走吧!听说明天红卫兵就要来了!”
智云正在佛前打坐,闻言缓缓睁眼。
“李施主,若是老衲此刻离去,这满殿的佛像,寺中的老弱,又当如何?”
“可是师父,他们真的会砸了这里啊!”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智云的声音平静如水。
“若是劫数难逃,老衲愿代众生受此一劫。”
李老汉还要再劝,却见智云已经重新闭目诵经,只得叹息离去。
那一夜,智云在佛前静坐至天明。
他想起师父宗付法师当年独守小桥的身影,想起战火中那些宁死不屈的同胞。
比起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他今日所要面对的,又算得了什么?
次日清晨,山门外果然传来喧哗声。
一群年轻学生举着红旗,高喊着口号涌进寺来。
他们大多十六七岁年纪,脸上带着营养不良的菜色,眼中却燃烧着狂热的火焰。
“破除封建迷信!”
“砸烂旧世界!”
“……”
为首的是个瘦高个子的青年,他挥舞着红宝书,大声喊道。
“把牛鬼蛇神都砸烂!”
信众们自发地聚集在殿前,形成一道人墙。双方对峙着,气氛剑拔弩张。
智云缓步走出大殿,朝阳照在他洗得发白的僧袍上。
他目光扫过那些年轻的面孔,心中涌起深深的怜悯,这些孩子,和当年他在战场上救下的少年兵何其相似。
“各位小施主。”
智云的声音清晰地传遍院落。
“若要砸,就砸老衲一人吧。这些佛像无辜,还请手下留情。”
“老秃驴,让开!”
一个女学生上前推搡智云,他却纹丝不动。
这时,李老汉和其他几个老信徒冲了上来。
“不许伤害师父!”
推搡中,李老汉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额头磕在石阶上,顿时血流如注。
“李老!”
信众们惊呼着围了上去。
智云快步上前,撕下僧袍一角为李老汉包扎。
血染红了僧袍,也染红了青石台阶。
看着李老汉苍白的脸色,智云心中剧痛。
他缓缓起身,面对激愤的人群。
“都退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信众们愣住了。
“师父!”
智云目光扫过众人。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若还有人受伤,老衲于心何安?”
他转身面对那些学生,深深一揖。
“各位要砸,请便,只求莫要再伤人。”
学生们也被这变故惊住了,一时间鸦雀无声。
智云走到大雄宝殿前,最后望了一眼殿中的三世佛。
佛像慈悲垂目,仿佛在注视着这场人间闹剧。
他想起《金刚经》中的句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是啊,佛法真谛,岂在泥塑木雕?
他缓缓闭上眼睛,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第一个学生迟疑着举起锤子,在同伴的鼓噪声中砸向一尊罗汉像。
泥塑应声而碎,扬起漫天尘埃。
信众中传来压抑的哭泣声,智云却始终闭目诵经,仿佛置身事外。
当最后一声碎裂声消失,寺庙里已是一片狼藉。
学生们带着胜利的欢呼离去,只留下满地残骸。
夕阳西下,智云缓缓睁眼。他看着满目疮痍的寺院,眼中没有愤怒,只有深深的悲悯。
信众们围拢过来,个个泪流满面。
“师父,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
智云轻抚着脚下的碎片,低声道。
“佛在心中,不在相中。今日之劫,或许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他弯腰拾起一片佛像的碎片,小心地用手帕包好,收入怀中。
“师父,您要去哪里?”
见智云向山门外走去,信众们急忙问道。
智云回头,露出一个慈悲的微笑。
“老衲要云游去了,记住:佛在你们心中,谁也砸不坏。”
暮色中,智云的身影渐行渐远。他的僧袍在晚风中飘动,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这一去,就是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间,智云走遍了神州大地。
他在西北的荒漠中领悟“空”的境界,在东南的海岸边参悟“无常”的真谛。
他依旧用医术救治百姓,却不再以僧人自居。
有时是游方郎中,有时是采药老人,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颗济世救人的菩提心。
直到1982年的春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重新站在了金山寺的山门前。
寺院的钟声再次响起,仿佛在迎接一位久别归来的游子。
此时的智云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但他的眼神依旧清澈如初,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虚妄。
“我回来了。”
他对着焕然一新的寺院轻声说道。
远处,新一代的僧人正在大殿中诵经。
梵音阵阵,如同十六年前那个清晨。
喜欢异域佛陀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异域佛陀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