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现代当明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祭天台成文化圣地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芒种时节,空气黏稠温热,祭天台的石阶在午后阳光下蒸腾起微微水汽。苏明远推着轮椅,轮子碾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咯噔”声。轮椅上的老妇人鹤发稀疏,脊背佝偻,却有一双异常清亮的眼睛。她抬起布满岁月褶皱的手,轻轻抚过一根粗粝石柱上流淌的幽蓝光纹,指尖微微颤抖。

“好些年没碰过这样鲜活的纹样了,”她声音低缓,像一本被尘埃覆盖的旧书缓缓翻开,“我年轻那会儿,偷偷藏了件压箱底的汉服,是母亲留下的嫁衣改的……可惜后来在教会学校里,被嬷嬷们翻出来,当场就绞碎了。”

苏明远的心像是被无形的手骤然攥紧,又重重撞在冰冷的石壁上。他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目光落在老妇枯瘦的手指上,那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当年布帛撕裂的触感。他几乎能看见那个年轻姑娘在异国嬷嬷严厉目光下,指尖绝望地抚过新衣被强行夺去、剪碎的碎片——那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凌迟?他喉咙发紧,状元郎舌战群儒的伶俐口齿此刻却像被粘稠的米浆糊住,一个字也吐不出来。眼前石柱上流转的光纹,在他眼中幻化成庆朝宫阙里盘踞的蟠龙藻井,那些精致繁复的图样,也曾是刻在他骨子里的骄傲与信仰。

老妇人并未察觉他的异样,浑浊的眼底漾开一丝温暖的光,声音里带着奇异的释然与憧憬:“可我的小孙女啊,现在就穿着漂亮的新汉服,就在这祭天台上,跟着一群年轻人跳街舞呢!”她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广场上几个跃动的年轻身影,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骄傲与释然,“她跳得可欢实了,像只小喜鹊。”

街舞?汉服?苏明远脑海里轰然作响,这陌生的词汇组合如同冰冷的铁水,猝不及防地泼进他意识深处。庆朝庄严的祭天之台,怎可容此等……此等“胡旋之戏”?他下意识地望向广场中央那片开阔地,果然有几个穿着宽袖襦裙、色彩鲜艳的少女,正随着强劲动感的节奏灵活扭动身体,飞扬的裙裾下摆掠过光滑的地面。那节奏像沉重的鼓槌,一下下敲打着他记忆深处巍峨宫门紧闭的肃穆回响,格格不入的鼓点震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仿佛那奔放的乐声带着灼人的温度,会烫伤他这位前朝状元引以为傲的斯文体面。

老妇人似乎察觉到他身体瞬间的僵硬,轻轻拍了拍他推着轮椅的手背,那手背上松弛的皮肤带着温凉的触感:“孩子,别皱眉。衣裳是老的,可人是新的。衣裳穿在身上,不就是图个欢喜自在么?”

苏明远猛地一震,低头对上老人通透如秋水的眼睛。那双眼睛仿佛能穿透他内心那层坚硬的、名为“礼法”的甲壳。他试着在脑海中勾勒那画面——少女们鲜亮的衣袂在古老祭台的背景里翻飞,如同枯寂古树上骤然绽放的奇异花朵。这念头初时令他惊骇,可惊骇之下,竟又隐隐生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微弱的好奇。祭台苍老的石头沉默地承载着眼前跳跃的青春,像是宽容的长者,默许了这场时光的交叠。他紧绷的肩线,在老人温和的目光和祭台无声的包容里,终于不易察觉地松缓了一分。

夕阳彻底沉入远山的怀抱,祭天台的轮廓在深蓝天幕下变得清晰而神秘。白天沉淀的暑气被晚风驱散,青石台基上,一盏盏嵌入地面的地灯次第亮起,幽蓝的光晕流淌开来,仿佛星河倒倾,沉入了这片古老的石海。巨大的石柱在光晕中投下沉默而威严的影子,直指天穹,与穹顶上初绽的星辰遥相呼应。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气息,混合了夜露的清冽、远处飘来的隐约乐声,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神沉静的肃穆感。

祭台东侧,早已是人头攒动。每周六的“古今雅集”即将开场。几张宽大的蒲团铺在平整的青石地上,旁边却随意立着几支造型冷硬的麦克风支架。几位穿着对襟盘扣练功服的老人正调试着古琴丝弦,古朴悠远的泛音尚未散尽,另一边几个背着电吉他的年轻人已拨弄出几个跳跃的和弦。时空的界限,在这片被古老石基托起的空间里,变得模糊而柔软。

苏明远站在人群外围,目光掠过一张张专注而期待的脸庞。现代服饰与传统衣衫并行不悖,竟有种奇异的和谐。他内心的抵触并未完全消散,只是被眼前这陌生而强大的包容力所撼动,像礁石在潮水中沉默地感受着冲刷。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那件按庆朝士子常服样式定做的青色长衫——这曾是他身份的象征,此刻却更像一张故纸,在这鲜活的文化熔炉里,显得单薄而疏离。

一阵低沉流畅的旋律流淌出来,是古琴名曲《流水》。琴音清越,如山涧幽鸣,涤荡着喧嚣。抚琴者是位两鬓微霜的教授,指尖在丝弦上轻拢慢捻,神情专注而忘我。琴音如清泉,暂时压下了苏明远心头那点焦躁的灰烬。他闭上眼,仿佛又置身于庆朝雅集,文人墨客对坐清谈,丝竹之声绕梁不绝。那份熟悉的清雅熨帖着他紧绷的神经。

然而,琴音余韵未绝,一阵极具冲击力的鼓点和电子合成器的音浪猛然炸开!人群自发地让开一小片空地。几个穿着改良汉服的年轻人踏着强劲的节拍冲入中心。宽大的袖口和飘逸的下摆在快速旋转、跳跃、倒立中猎猎翻飞!为首的正是那位轮椅老奶奶的孙女小雅,她束着高高的马尾,鲜红的发带随着节奏剧烈摆动,脸上洋溢着毫无保留的青春热力。她一个利落的滑步接上风车旋转,宽大的裙摆旋开如同怒放的花盘,古老衣饰与现代律动在她身上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好!”人群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和掌声。苏明远却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瞬间僵立当场!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震得耳膜嗡嗡作响。那肆意张扬的舞姿,那震耳欲聋的节奏,像无数只粗暴的手,将他脑海中珍藏的、属于庆朝祭典的庄重画面撕得粉碎!眼前只剩下那些飞扬的裙裾和狂野的肢体动作,在祭台幽蓝的光影里,刺目地晃动着。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胃里翻滚着不适,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猛地转过身,几乎想立刻逃离这片在他看来已彻底“礼崩乐坏”的喧嚣之地。

就在他抬脚的瞬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人群外围。轮椅上的老奶奶被推到了最前面,她仰着头,浑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追随着场中那个鲜红发带跃动的身影。那张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笑容像春日解冻的溪流,完全地舒展开来,每一道皱纹里都盛满了纯粹的、近乎神圣的骄傲和欢喜。那笑容里没有丝毫他以为会有的惊愕或勉强,只有最纯粹的欣赏与欣慰。

苏明远定在原地,再也无法移动一步。老奶奶那饱含热泪的笑容,像一把温热的刻刀,猝不及防地凿开了他心中那层冰封的、名为“规矩”的硬壳。他怔怔地望着场中那个鲜红发带跃动的身影,宽大的汉服下摆随着街舞动作凌厉地甩动,勾勒出充满力量的线条。一种奇异的、前所未有的感受开始在他心底缓慢滋生、蔓延。那不再是单纯的抵触,而是一种混杂着巨大震动和隐隐明悟的茫然。这看似离经叛道的“胡旋之戏”,竟承载着如此浓烈的情感,竟能让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眼中焕发出星辰般的光彩。这祭台,这石柱,这流转千年的光纹,它们沉默地见证着一切,包容着一切,仿佛亘古以来,文化本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而非凝固的碑文。

“小哥,看傻眼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苏明远身边响起。他回过神,见一位穿着对襟盘扣短褂、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笑呵呵地看着他,手里还提着一支巨大的毛笔,笔锋饱满润泽。

苏明远有些窘迫地拱了拱手,目光却不由自主被老者手中的笔吸引:“老丈,您这是……”

“写字!”老者爽朗一笑,下巴朝广场一角努了努。那里竖立着一块巨大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LEd屏幕,“喏,新家伙事儿,试试手!”

苏明远随着老者的脚步走近。只见老者屏息凝神,手腕悬空,对着那块光滑冰冷的屏幕,竟如对熟宣般沉稳落笔!饱蘸“墨汁”的巨大笔锋在屏幕上划过,奇异的是,随着笔锋游走,屏幕上竟真的留下浓淡相宜、笔力遒劲的墨痕!那墨色并非死板的漆黑,而是带着宣纸洇染般的微妙层次,飞白处亦清晰可见。他写的是行草,一个酣畅淋漓的“活”字,最后一笔如刀锋般破空而出,气势磅礴。

“这……”苏明远彻底震惊了,他几乎能感受到那屏幕上“墨痕”所蕴含的笔力与气韵,与他苦练多年的纸上功夫何其神似!“此乃何物?竟能如此传真?”

老者搁下那奇特的笔,看着屏幕上那灵动饱满的“活”字,眼中满是孩子般的得意:“高科技!里头有感应器,能摹仿笔锋力道浓淡。老手艺也得跟上新天地不是?不然,真就‘死’了!”他拍了拍苏明远的肩膀,力道不轻,“小伙子,别光站着,试试?”

苏明远看着屏幕上那个墨色淋漓、仿佛随时会跃然而出的“活”字,又看看老者鼓励的眼神,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被这奇异的“墨迹”轻轻拨动了一下。他迟疑地接过老者递来的另一支笔,入手微沉,触感冰凉光滑,与温润的竹管狼毫截然不同。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悬腕运笔的筋骨之力,对着那方光洁的屏幕,缓缓落笔。起笔尚显凝滞生涩,笔锋在光滑的屏幕上有些打滑,但渐渐地,他沉浸到那笔画的提按顿挫之中。屏幕忠实地反馈着他的力道,墨色由浓转淡,枯润相生,一个略显拘谨却筋骨初显的“新”字,在“活”字旁边渐渐成形。

“好!有根骨!”老者在一旁赞道。苏明远看着自己写下的字,又看看老者那个神完气足的“活”字,一种奇异的连接感在心头升起。冰冷的屏幕与温润的宣纸,古老的法度与新奇的手段,此刻竟在这“墨迹”中奇妙地交融了。那点因街舞而起的尖锐不适,似乎被这流淌的墨意悄然抚平了几分。

突然,人群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低低的惊呼。

“快看!流星!”

苏明远猛地抬头。深邃的夜空不再是静止的幕布,无数道璀璨的光痕正无声地撕裂着深蓝的天鹅绒,从苍穹的深处倾泻而下!银亮的光束拖着长长的、燃烧的尾迹,前赴后继地划过,如同神只随手挥洒的、一场盛大而寂寥的光之雨,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心神。整个祭天台陷入一种屏息的、近乎神圣的寂静,只有夜风拂过古老石柱的微声。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而庄重的声音穿透了寂静,清晰地响起:“星汉灿烂,俯仰古今——拜!”

苏明远浑身剧震!这声音,这语调,这古老的仪式口令,是庆朝祭星大典的起礼词!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深衣、神情肃穆的中年人立于高台边缘,正对着漫天星雨,深深一揖到地,宽大的衣袖垂落如云。那姿态,那气度,竟与庆朝太常寺主持祭典的官员如出一辙!

几乎在这声音落下的同时,台下的人群,无论老少,无论先前在欣赏古琴还是街舞,无论穿着t恤还是汉服,都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自发地、整齐地向着流星坠落的方向,深深躬身行礼!成百上千人动作划一,衣袂摩擦发出低沉的沙沙声,汇成一股虔诚的洪流。

苏明远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血液奔涌着冲上头顶。这跨越时空的熟悉仪式,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尘封的闸门。庆朝冬至夜,承天台前百官肃立,万籁俱寂,唯有星垂平野,唯有太常卿那悠长的“拜——”声在寒风中回荡,直入云霄。他几乎是本能地、完全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猛地一撩身上青衫的下摆,以最标准的庆朝士子大礼,朝着那漫天星流的方向,推金山倒玉柱般深深拜了下去!额头几乎触碰到微凉的石面。这个动作如此自然,如此深刻,仿佛早已刻进他的骨髓,融入他的血脉,在星空召唤下破土而出。这一刻,他不再是孤独的时空异客,而是与这片土地、这群人、这漫天星斗同频共振的一个点。

就在他俯身下拜的刹那,余光瞥见四周一片星星点点的白光骤然亮起!那是无数人同时举起的手机屏幕,闪光灯瞬间点亮,如同地上涌出的另一片星河。那无数细碎的光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人群拜伏的动作,此起彼伏地闪烁、流动,隐隐竟勾勒出古老云雷纹那回旋往复、生生不息的壮美线条!地上的光之图腾与天上倾泻的星雨之河,在这一刻,跨越了冰冷的科技与亘古的自然,以光为媒,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天地画卷。一股难以言喻的宏大与连接感,如同电流般瞬间贯穿了苏明远的四肢百骸。

礼毕起身,万籁俱寂。流星雨的余韵在天际留下淡淡的痕迹,地上的光点也渐次熄灭。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着祭天台,仿佛刚才那场天地间的对话涤荡了所有喧嚣。苏明远站在原地,胸腔里那颗激烈跳动的心脏尚未完全平复,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却缓缓升腾。他环顾四周,看到弹古琴的老教授在轻轻擦拭琴弦,跳街舞的小雅正扶着轮椅和老奶奶兴奋地低语,写LEd书法的老者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墨宝”,不同肤色、不同装束的人们脸上,都带着相似的、被某种宏大之物抚慰过的宁静神情。

他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祭台边缘那方古朴的石案。案上静静摊开一本厚重的线装留言簿,纸页微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留言簿旁,备有数支毛笔和各色墨锭,还有几支样式现代的签字笔,随意地插在青瓷笔筒里。

苏明远拿起一支狼毫小楷笔,指尖拂过柔韧的笔尖。他翻开留言簿,目光扫过那些墨迹未干或早已干涸的字句。各种文字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条条蜿蜒的溪流,最终汇向同一个方向:

“这里让我触摸到了时间的温度。” (中文)

“culture is not a museum, but a heartbeat.”(文化不是博物馆,而是心跳。 - 英文)

“?????? ?? ????? ??? ?????? ?? ?????? ???????? ??? ?????.”(传统是连接天上星辰与地上梦想的桥梁。 - 阿拉伯文)

“ここに立つと、过去と未来が同时に流れ込んでくる。”(站在这里,过去与未来同时向我涌来。 - 日文)

不同文字,不同墨色,不同笔迹,却像无数条支流,最终汇入同一片名为“根”的浩瀚海洋。苏明远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他蘸饱了墨,悬腕,凝神,在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下方,郑重落笔:

“这里不是古迹,是活着的文化圣地。”

最后一笔落下,力透纸背。他搁下笔,指尖还残留着墨锭的微凉与竹管的温润。他缓缓伸出手,将掌心轻轻覆盖在旁边一根巨大石柱粗粝而冰凉的表面。石柱内部流淌的幽蓝光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在他掌心下方,那光芒悄然变得明亮、温润了一分,如同沉眠的古兽被唤醒了一丝生机。那光芒透过肌肤,传来一种低沉而恒久的搏动,像是大地的心跳,又像是无数先民隔着漫长岁月传来的、深沉而温暖的叹息。

晚风带着石头的凉意和远处草木的微香拂过。苏明远抬起头,望向深蓝丝绒般的天幕,星辰已复归寂静,如同无数沉默而永恒的眼睛。祭天台庞大的石基沉默地承载着一切,像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敞开怀抱的长者。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来现代当明星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