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刀带着一条海鱼嘀嗒着才流出的血水,落在卡扎的脚背上。
大热天里,把卡扎吓得冷汗直冒。
直到常升把长刀拿远,卡扎这才立即伏地磕头。
“头儿,往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绝对不会再撒谎,也不会背叛你们!”
“我的刀没有动,看来你这次说的是实话。”
常升冷酷地甩下一句话,转过身,慢慢地朝着冯胜等人走去。
叉起来的海鱼,没办法在几块破板子组成的小船上料理,除非全员濒死,不然生吃带来的危险更大。
常升取下鱼,朝着波浪较急的区域扔了过去。
“扑嗵!”
正在晒着太阳睡觉的冯胜被惊醒,睁眼就看到常升在笑。
“有喜事?看到海岸了?”
“没,但快了。”
常升把刚才从卡扎那里得来的最新情报说了。
与冯胜刚才的推断对得上。
说明他们虽然经历了大风大浪,又被海浪推往未知的地方,但运气不错。
冯诚强忍着疼痛,朝着东方拱手一拜。
“天佑大明。”
几乎是他话音刚落,木板另一头的卡扎,兴奋的大叫起来。
“岛!海岛!”
卡扎手指着前方的一抹绿色。
“头儿!快看!我们要靠岸了!”
常升立即将手搭在额头上,朝着卡扎手指的方向看去。
海鸥在茂密的丛林间肆意飞翔。
象征生命的线色,与蔚蓝的海面接连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漂浮多日,终于看到生的希望的常升,此时眼里没有了任何忧虑。
只要能靠岸,有绿色的生机,无论前方面临的是什么危机,他们都能应对。
“所有人,划水靠岸,准备好刀具,应对岸边人偷袭!”
“是!”
……
“轰隆隆!”
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三日还没停,倒是省了灌溉期浇水了。
外面天乌压压的黑,要不是刚吃过午饭,朱雄英都以为这是才天亮。
【风调雨顺,说明今年江南一带又是一个丰年,不用愁海军后续的粮食了。】
在这个各种技术落后的时代,能不能吃饱饭,真的全靠老天爷心情。
在朱雄英的印象里,不记得洪武八年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局地可能会有,但只要粮仓不闹灾,加上老朱的以酒制酒初见成效,借酒行摸透了粮行的底,哪怕是新粮还未进仓,粮价却依旧稳如泰山一般。
不似往年一样,因为各种人为制造的流言,或是扩大局地灾害引起恐慌,造成粮食在新粮入仓前,会涨一波价。
【这两日也不知道爹爹和爷爷在忙什么,爷爷只在吃饭的时候出现,爹爹只在睡觉的时候出现。】
而且两个人忙得,好像连说话都没有什么力气。
让他这个当树洞的,很清闲,也很有压力。
虽然朱雄英还没有年满一周岁,但他因为当树洞的原因,参与朝政已有八个多月了。
最近还因为口齿伶俐,积极发表意见,立了不少还未见成效的功劳。
突然变得清闲下来,远离了权力中心,还真的不习惯。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掌权者突然失势,心理不平衡有时候没事故意搞事的原因了。】
下雨天也没法出去练武功,屋子里潮湿容易脚底打滑。
朱雄英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自己给自己找些事做。
【挑几本书,让娘亲给我讲故事吧!】
“娘!”
朱雄英扒拉着摇篮,朝着在旁边做针线活的常氏喊了一声。
常氏急忙放下手里的衣衫,笑着转身。
“英儿,有事吗?”
“看书!”
朱雄英手指着隔壁书房的院子。
前两天,爹爹倒是给他找了一些启蒙的书,娘亲也照着读了一些。
但那些启蒙的书,枯燥无味,娘亲读着读着,娘俩就开始打哈欠了。
导致娘俩下午睡了一个多时辰,晚上爹爹回来要休息了,硬是睡不着觉。
娘亲可以和爹爹切磋武功,苦了朱雄英,只能含着手指装睡,偷偷听夫妻俩之间打情骂俏。
然后就更睡不着了。
为了不打扰爹娘的夜生活,朱雄英只能默默地背《三字经》,谁知道才背到“养不教,父之过”这一句,爹爹突然一边穿衣服,一边冲到摇篮前,把他抱到床上哄着哄睡着了。
回想间,常氏已经派春雨,去书房取了一摞书来,和明月摘星她们,每人手里拿着两本展示。
常氏比划着她手里拿的两本书,笑着询问。
“英儿想看哪一本?”
朱雄英瞥了一眼。
他虽然不会写繁体字,但汉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借着简体字认繁体字也不算困难,他多看几眼,大半都能认出来。
为了避免自己再被书哄睡着,晚上让爹爹抱着睡觉,他指着春雨左手拿的一本,不知谁写的《大明演义》。
“这个!”
常氏看了一眼,顿时笑了。
“我记得这本书,好像是写你皇爷爷和你姥爷他们当年打仗的事情,它里面写的很风趣,英儿你眼光不错。”
朱雄英又扫了一眼其他的书籍,心里犯起了嘀咕。
【说起来,我打扰爹娘夜生活的第二天,爹爹就把那些哄睡的书,全换成了这种故事性的书籍,这是一个巧合吗?】
这时,常氏已经翻开书本,认真地朗读起来。
故事内容写得很丰富,但叙事方式很生硬,完全听读没有《三国演义》时的沉浸感。
朱雄英直勾勾地盯着越读越有劲的娘亲,再看放在旁边的那一摞书,依旧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老朱是隔辈亲,通过观察我的一举一动,不管我喜不喜欢,都要给我最好的吃喝用度我能理解。】
主要是也习惯了。
【但爹爹他以前和我可没有这么默契,甚至还总是误会我的意思,急得我想开口说话都说不出来。】
是什么时候,爹爹开始有了变化,比老朱还懂自己的心思了呢?
朱雄英认真回想了一番。
然而,不知是婴儿的记性力不好,还是前世的事占据了太多的脑力,又或者这种变化不是瞬间形成的。
他还真没想起变化的时间节点来。
【看来以后,我要多多观察爹爹的言行举止。】
虽说知子莫若父,历史上的朱标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
但人心隔肚皮,不可能他心里想了什么事,爹爹都能清楚的知晓,还能对此做出反应。
除非……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