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的号角声响彻天空,明军紧接着发起第二轮冲锋。
前排骑兵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快速换到后面的位置。手里骑枪完好的往前站,枪断了的就退到后面,整个队伍配合得十分默契,没有一点儿耽误。
平时高质量的训练效果这时候显现出来了!
战鼓一敲,明军又像洪水一样冲了过来。
前一轮短铳打出的烟刚刚消散,新一波骑枪就已经刺向敌人。
蒙古骑兵根本挡不住明军这种排山倒海的进攻,刚一交手就被冲得东倒西歪。
战马的叫声、兵器的撞击声,在荒原上响成一片。两轮冲锋下来,原本整齐的蒙古骑兵队伍彻底乱套了,士兵们慌慌张张地四处逃窜。
明军将领一看敌人乱了阵脚,马上改变战术。
四个将领各自带着一队人,从战场的四个方向来回穿插。
他们一会儿冲进蒙古兵堆里拼杀,一会儿又快速撤出来,把蒙古人的队伍越分越散。
尽管蒙古骑兵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非常勇猛,这会儿还在拼命想重新集结,但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明军可不会给他们机会。
随着一声命令,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用上了——士兵们扔出了手榴弹。
“轰”的一声,火光四射,气浪掀翻了不少人。
浓烟滚滚中,蒙古骑兵纷纷被炸的人仰马翻。
冷兵器和热兵器的代差很明显了……
眼看林丹汗留下守家的精锐骑兵快被明军杀完,留守在归化城的蒙古部落的头人、贵族心里都明白:这仗肯定打不赢了!
没人也不想跟着林丹汗白白送命。他们慌慌张张把还在战场边上的族人喊上,打算赶紧逃命。
这些人逃跑时还动起了歪心思——之前他们瞧见明军正赶着大群牛羊往回走。想着要是路上找机会抢一把,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不至于空手而逃。
只有一些上了岁数的头人没跟着跑,主动留下来断后。
这些老人经历得多,心里透亮:林丹汗的老巢让人偷袭了,牛羊全被明军抢走,部落里死伤无数,连地里种的青稞都被毁掉了。
自己就算跑了,也会饿死在这大草原中!
就这么一场败仗,察哈尔部的家底全败光了。
就算林丹汗手里还有十万大军,怕是也没用了。
除了他身边最亲信的那点亲兵,其他士兵只要听说老家没了,肯定马上各奔东西,根本不会再听他号令。
……………………
暮色渐浓,李如槐率着大部队疾驰而返。
李如槐这次可是意气风发,这次的功劳可不小,怎么着也能混个总兵了!
如今的内阁,甚至皇帝都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该有的赏赐可不会少一文钱!
远远望见李如槐立于粮垛前,火折子的红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周遭堆放的水稻、青稞与小麦在余晖中泛着金黄,仿佛一片即将被吞噬的金色海洋。
归化城枕靠着河套平原的沃土,受黄河水脉滋养,田间稻浪麦海岁岁丰饶。自北元旧部盘踞此地,不少汉民虽被迫依附林丹汗麾下,却也将农耕技艺深植这片土地。此刻,这些凝聚着无数汗水的粮食,正面临被付之一炬的命运。
\"将军且慢!\"
一名部将翻身下马,目光死死锁住那即将点燃的火折子,喉间溢出叹息,\"这些稻谷粒粒饱满,青稞穗穗沉甸,皆是百姓血汗所化。烧了它们,真是暴敛天物啊!\"
他伸手抚过麦垛,指尖沾了细碎的麦芒,在风里轻轻颤动。
李如槐将火折子攥得\"咯吱\"作响,苍老的面容上刻满纠结。
黄河的涛声隐约传来,混着粮草的清香扑在他脸上。
\"本官何尝不知?可大军补给带不走千斛粟米,若留在此处,转眼便成林丹汗的军粮。军令如山,这粮留不得啊……...\"
他顿了顿,望向麦剁,眼中的痛惜,手中火折子的火苗随风摇曳,正如他摇摆不定的心。
这可是粮食啊!
可以活命的粮食啊!
“将军!卑职但是有个想法,或许能保住这些粮食……”
那名部下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
“噢?李三,有话就直说,跟爷还客气啥?……”
李如槐心中也是一动,能保住这批粮食也是大功一件啊!
况且,这粮食真不能就这么烧了啊!太可惜了!
李三是李如槐的部下,也是家生子,能力忠心这些没问题。
“爷,咱要是直接把归化城给拿了,不就……”
“攻城?”
李如槐一愣。
“没错!爷,刚你也看了,城内驻守的骑兵已经被咱爷们给打散了!现在城内一定空虚!而且,这归化城不像咱大明的城池,墙高城固的!”
李三继续说道:“咱虽然是骑兵,可下了马也是汉子!咱爷们只要能进了城,有大爷那边在外面接应着,这林丹汗还不乖乖束手就擒?”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