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3章 假老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回家之前他要再回一趟自己的老家。老家是江州市最廉价的廉租房,这个城市最廉价的房子,最便宜的房子就在这条街上。

文昌街。

顾十七把车停在老城区巷口时,夕阳正把青砖灰瓦染成暖橙色。

后备箱里装着给老宅翻新用的卷尺和图纸,这是他时隔五年第一次回来——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去年跟着姐姐去了南方,老房子空了两年,再不修怕是要漏雨。

巷子里飘着炒青菜的香味,几个老太太坐在石墩上择菜,看见顾十七拎着工具箱过来,眼神却没像小时候那样热络,反而飞快地瞟了一眼他身后,又低下头继续择菜,手指捏着菜叶子,力道大得把梗都掐断了。

顾十七脚步没停,指尖却悄悄攥紧了工具箱的提手——

老城区的邻里关系最是热络,就算认不出他这个“长大的后生”,也该多问两句,这种刻意的沉默,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他沿着巷子里的青石板路往里走,刚过第三个拐角,斜后方传来“吱呀”一声拐杖拄地的响。

顾十七下意识放慢脚步,眼角的余光扫过去:一个穿灰布衫的老头走在后面,背弓得像只虾米,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木头拐杖,每走一步都要顿一下,喉咙里还发出“嗬嗬”的喘气声,看上去至少七十岁往上。

可下一秒,顾十七的眼神沉了沉。

老头走得慢,却是“慢而不晃”。顾十七故意放慢步频,数着自己的步子——他走三步,老头走两步,可步幅却比他窄不了多少,尤其是路过一个三阶的台阶时,老头没像普通老人那样先迈一只脚试探,而是直接抬起腿,拐杖轻轻一点地面,整个人就稳稳妥妥地站在了台阶上,膝盖弯曲时没有丝毫僵硬,反而透着股藏不住的利落。

“有意思。”顾十七心里嘀咕了一句,手指悄悄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没急着掏出来,反而继续往前走,甚至故意往路边的梧桐树挪了挪,给老头让开了路。

风刚好吹过来,卷起老头的灰布衫裤脚,露出一小截小腿。

顾十七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去——

那截小腿上没有老年人常见的松弛皮肤和褐色老年斑,反而能看到清晰的肌肉线条,皮肤紧致,甚至能隐约看到皮下的血管走向。

顾十七的指尖在口袋里轻轻敲了敲,他大学时练过三年散打,对肌肉状态太熟悉了:这种紧实度,绝对是常年保持运动的年轻人,最多不超过四十岁,跟“七旬老头”的外表完全搭不上边。

更可疑的是,老头的领口。灰布衫的领口有点歪,顾十七借着转身调整工具箱肩带的动作,看得更清楚了——

领口边缘露出一点肤色的硅胶边缘,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反光,像是某种伪装面具的接口。

顾十七没再往前走,而是靠在一棵梧桐树上,假装看手机里的老宅图纸。

老头从他身边走过时,脚步顿了顿,喉咙里的“嗬嗬”声停了一瞬,眼神飞快地扫过顾十七的工具箱,又落在他手腕上——

那里空空如也,没戴手表,也没戴手镯,只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当年抓小偷时被划的)。

“后生,找人啊?”老头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像是刻意压着嗓子说话,尾音还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顾十七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老伯,我找37号,我家老房子在这儿,回来修修。”他故意指了指斜前方的b楼,那正是老头要去的方向。

老头的眼神闪了闪,拐杖在地上又顿了一下:“37号啊……就在前面,那楼老了,修的时候当心点。”说完,没再多问,转身就往b楼走,这次的脚步比刚才快了些,拐杖拄地的声音也变得干脆,没了之前的“拖沓感”。

顾十七看着他的背影,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了一个隐蔽的录音功能——刚才老头说话时,他注意到老头的左手一直揣在口袋里,右手握拐杖的姿势是“虎口朝前”,这是典型的防御姿势,说明老头对他保持着警惕。

就在这时,b楼门口传来一个女声:“张伯,您回来了?”

顾十七抬眼望去,一个穿碎花裙的女孩拎着菜篮子站在b楼门口,篮子里装着青椒、土豆和一把蒲公英,看见老头过来,女孩原本有些慌乱的眼神瞬间变得顺从,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给老头让开了路。

老头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走进楼道时,顾十七清楚地看见,女孩的手指悄悄攥紧了菜篮子的提手,指节都泛白了。

“蒲公英……”顾十七眯了眯眼,心里多了个疑问。

这个季节的蒲公英早就老了,而且一般人买菜只会买当季的蔬菜,很少有人特意买蒲公英,除非是用来……止血?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顾十七就压了下去,现在没有证据,一切都只是猜测。

他没再停留,拎着工具箱往自己的老房子走——

就在A楼和b楼中间,一栋两层的小楼,墙皮有些脱落,门口的春联还是前年贴的,已经褪色了。

打开门,一股灰尘味扑面而来,顾十七把工具箱放在客厅,打开窗户通风,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二楼。

楼上是他以前的卧室,现在空着,不过二楼还有另外两户人家,刚才那个“高跟鞋女”,应该就住在其中一户。

果然,到了晚上十点多,顾十七刚洗漱完,准备在客厅的沙发上对付一晚,二楼就传来了“哒哒”的高跟鞋声。

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一开始很清脆,像是正常的走路声,可走到顾十七家楼上那层时,声音突然变慢了,变成了“咚——咚——”的节奏,每走一步都刻意加重,像是在试探楼下有没有人回应。

顾十七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能想象到,那个女人穿着高跟鞋,站在二楼的走廊上,耳朵贴着墙壁,听着楼下的动静。

如果楼下没声音,她可能会以为顾十七睡着了,或者不在家;

如果有声音,她就会继续用这种“刻意的脚步声”试探,看看顾十七的反应。

“这戏演得真糙。”顾十七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真正的“夜场工作者”,就算晚归,也不会在深夜故意发出这么大的脚步声,毕竟邻里之间需要避讳;

而这个女人,显然是故意的——她在试探他的作息,判断他是不是“好下手”的目标。

顾十七没出声,只是悄悄拿起手机,打开了手电筒功能,对着天花板照了一下,又快速关掉。

楼上的脚步声顿了一下,然后就变得轻快起来,“哒哒”地走远了,像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顾十七睁开眼,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白天的“假老头”,晚上的“高跟鞋女”,还有那些刻意沉默的邻居……

这条街,绝对有问题。

那个假老头的伪装,那个女孩的顺从,还有这个女人的试探,像是一张网,把这条街罩了起来,而他这个“归乡者”,刚好撞进了这张网里。

不过,顾十七并不慌。

他从工具箱的夹层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黑色设备,这是他托朋友弄的微型监听器,能接收周围五十米内的声音。

他把监听器放在窗户边,调整好频率,然后又拿出手机,调出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面存着他之前处理过的几个案子的资料——其中一个“仙人跳勒索案”的监控截图里,嫌疑人的耳后有一颗痣,和白天那个“假老头”擦肩而过时,他好像也看到了类似的特征。

“看来,这次回来,不光能修房子,还能‘抓鱼’啊。”顾十七靠在沙发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今天观察到的线索:

1. b楼“假老头”:硅胶面具伪装,实际年龄35岁左右,小腿肌肉紧实,左手常揣在口袋,可能有武器或伤口;

2. b楼“买菜女孩”:对假老头顺从,购买蒲公英(可能用于止血),心理状态紧张;

3. A楼“高跟鞋女”:深夜刻意制造脚步声试探,疑似夜场工作者,目标可能是独居男性或有钱人;

4. 邻里反应:刻意沉默,眼神闪躲,可能被胁迫或知情不报。

线索还不多,但已经能看出,这条街的“不对劲”不是偶然。顾十七关掉电脑,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模拟明天的计划——他需要一个“诱饵”,把这些藏在暗处的“鱼”钓出来,而他的妻子林小蔓,刚好是最好的人选。

毕竟,一个“独自在家晾晒衣服的女人”,对于那些想“踩点”的罪犯来说,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目标。

顾十七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些罪犯自以为得计地靠近“诱饵”,却不知道,自己早已走进了他布下的陷阱里。

夜渐渐深了,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还有远处夜市收摊的动静。顾十七调整了一下监听器的频率,清晰地听到了二楼传来的翻身声,还有b楼方向隐约传来的低语声,像是有人在商量着什么。

他拿出手机,给林小蔓发了条微信:“明天早上八点,带几件我的男士运动服和公文包过来,记得穿得普通点,别露富。”

很快,林小蔓回复了一个“oK”的表情,还加了一句:“怎么突然要这些?你不是去修房子吗?”

顾十七笑着回复:“遇到点‘有意思’的事,等你来帮忙‘演场戏’。”

发送成功后,顾十七关掉手机屏幕,靠在沙发上,眼神看向窗外的夜空。

月亮躲在云层后面,光线昏暗,刚好适合“猎人”潜伏。而他这个“归乡者”,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那些藏在暗处的“猎物”,主动送上门来。

明天,就是收网的第一步。

喜欢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请大家收藏:(m.8kxs.com)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