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6章 玉扣映往影,童针初试情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赤霞关,元帅府后院。

景和三十年三月初一,春色渐深,庭前海棠盛开,灿若云霞。秦沐歌对母亲医札与那枚平安扣的研究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她不再满足于被动感应,开始尝试以自身精纯的内力,结合新悟得的安神法门,主动、缓慢地去“沟通”平安扣内蕴的那股温和力量。

过程极其缓慢,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内力控制。她每日于静室中打坐,将平安扣置于掌心,内力如丝如缕,缓缓渡入,不再试图激发什么异象,而是如同溪流汇入深潭,试图与之建立一种更和谐的联系。

数日下来,虽未再引发剧烈的幻象或能量波动,但她却有一种清晰的感知:自己与这枚玉佩之间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了。偶尔在深度入定中,她能“看”到一些极其模糊、破碎的片段——不再是冰天雪地或古老祭坛,而是一个温柔婉约的女子侧影(像极了记忆中母亲的轮廓)在灯下翻阅书卷、捣药制药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这些片段短暂而模糊,却让她心中酸涩又温暖。

她确信,这平安扣中定然封存着母亲的部分意念或记忆碎片!只是以她目前的能力,还无法清晰读取。她需要更强,对心神力量的掌控需要更精微。

* * *

**七王府,澄心院。**

明明对那副人体经络穴位模型和《药性启蒙歌诀》的兴趣日益浓厚。姜仁老先生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开始尝试引导他进行最基础、最安全的“实操”——在自己身上认穴点按。

这日,姜老先生挽起自己的袖子,指着手臂上的“曲池穴”和“手三里穴”对明明说:“世子爷,这两个穴位,按揉有助于缓解手臂酸麻。您看,就在这里……对,用指尖,轻轻按下去,感觉到有点酸胀就是了。”

明明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按照先生的指引,在姜老先生手臂上寻找穴位。他的手指异常柔软,带着孩童的温热,触碰之下,姜老先生竟觉得那酸胀感格外清晰到位,甚至有一丝微弱的、难以言喻的舒畅感流过。

“世子爷手指灵巧,找得很准。”姜老先生惊讶地称赞。他让明明在自己几个常见的保健穴位上尝试,明明总能很快找到位置,并且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那种天生的“手感”让行医一生的姜仁都暗自称奇。

然而,孩童的心性总是充满好奇和冒险精神。一日午后,姜老先生暂时离开,明明独自摆弄着那套“云纹针”。他想起先生说过针灸能治病,又想起自己有时读书久了会眼睛酸涩,先生曾提过“睛明穴”能明目。

鬼使神差地,他模仿着先生的样子,拿起一根最短最细的针,对着模型上眼内眦的“睛明穴”位置比划了一下,然后竟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往自己眼角附近轻轻比划了一下——他自然不敢真刺,只是虚虚地模仿。

就在那针尖即将触及皮肤的一刹那,明明忽然感到一阵极细微的心悸,同时觉得那针尖仿佛带着一股莫名的“寒气”,让他很不舒服。他小手一抖,银针掉在了桌上。

恰在此时,姜老先生回来看到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一个箭步冲上前收起银针,脸色都白了:“世子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针灸非同儿戏,差之毫厘便可能酿成大祸!尤其眼部穴位,更是险中之险!您如今万万不可自行尝试!”

明明也被老先生的反应吓了一跳,小脸发白,小声道:“先生,我……我没敢真扎……就是觉得……那针尖好像有点冷,不舒服……”

姜老先生闻言,稍稍松了口气,却仍是后怕不已,他将明明揽入怀中,温声又郑重地告诫:“世子爷切记,医者手中针药,可活人,亦可杀人。未有十足把握与师长在旁,绝不可轻动!您方才感觉针尖‘冷’,便是灵台清明,自有警兆!此乃天佑!定要牢记今日之感!”

经此一吓,明明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谨慎”二字的分量,连连点头,此后摆弄针药模型更加专心记忆,却再无自行尝试之举。姜老先生则看得更紧,并将所有针具都严格收管起来。

* * *

**北境,西凉王庭。**

赫连枭的末日终于来临。萧璟策反、分化、军事打击多管齐下的策略取得了决定性成效。西凉内部众叛亲离,最后几支忠于赫连枭的军队在周肃率领的精锐骑兵面前一触即溃。

萧璟并未选择残酷的屠城,而是大军压境,围而不攻,同时让秃发兀术(拓跋先生)以及众多已归降的西凉部落首领轮番喊话劝降,承诺只要赫连枭开城投降,可保其性命,善待西凉军民。

困守孤城、粮草断绝的赫连枭,在绝望中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三月初三,西凉王庭城门大开,赫连枭素服出降,献上降表和王印。

持续数年的北境大战,以西凉的彻底臣服告终。消息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萧璟接受了赫连枭的投降,却并未放松警惕。他一方面妥善安置降卒,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另一方面,迅速接管西凉防务,重新部署边境防线。同时,他将赫连枭及其核心党羽严密看管起来,准备押解回京,听候皇帝发落。

秃发兀术在此过程中立下大功,萧璟兑现承诺,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新的西凉都督(名义上),实际则是由朝廷派官治理,秃发兀术主要负责协助安抚旧部,维持过渡期稳定。

* * *

**京城,皇宫。**

皇帝萧启接到北境大捷、西凉王投降的八百里加急军报,龙颜大悦,在朝会上当众盛赞萧璟文韬武略,功在千秋。满朝文武拜贺,山呼万岁。

退朝后,皇帝独留几位心腹重臣议事。

“西凉已平,北境暂安。然百废待兴,治理需人。诸位爱卿,对于西凉之地,有何善后之策?”皇帝问道。

众臣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设州立府,直接管辖;有的主张羁縻统治,以夷制夷;有的则建议移民实边,同化其俗。

皇帝静静听着,末了,缓缓道:“西凉之地,民风彪悍,不宜骤然强管。朕意,可设西凉都护府,由朝廷派遣干练大臣任都护,总揽军政。同时,承认各部首领原有权益,推行王化,渐革旧俗。至于赫连枭……押解回京后,圈禁即可,不必徒增杀戮。”

他深知,此刻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恢复元气。同时,他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西凉既平,北燕新败,蛮族……近来似乎有些不安分。兵部、龙影,需加大对蛮族动向的监控。还有宁王……朕这位皇弟,绝不会就此沉寂。”

* * *

**蛮族王庭,深处。**

宁王萧承烨看着手中关于西凉覆灭、赫连枭投降的密报,脸上非但没有沮丧,反而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赫连枭这个蠢货,果然撑不住了。也好,省了本王不少事。”他对着阴影中一个笼罩在斗篷里的身影道:“国师,我们需要的‘材料’,收集得如何了?”

那被称为“国师”的身影发出沙哑的声音:“王爷放心,虽有些小波折,但大部分已通过秘密渠道送达。只是……那几味核心的‘药引’,尤其是需要雪玲圣地深处‘冰髓’和‘至阴之血’……获取难度极大,我们的人折损了不少,至今未能得手。”

宁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无论如何,必须到手!这是我们计划的关键!加大力度,不惜一切代价!”

“是。”国师身影缓缓融入黑暗。

宁王走到一幅巨大的中原舆图前,手指划过北境,最终落在京城的位置。

“我的好皇兄,你赢了北境,却未必赢得了全局。等你以为高枕无忧之时,便是本王送你一份‘大礼’之日!”他低声冷笑,眼中充满了疯狂与野心。

风雨似乎暂时停歇,但更深、更暗的潜流,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汇聚。而七王府中,那个摆弄着玉雕小人的孩子,依旧浑然不觉自己那特殊的天赋,已然牵动了多少方的注意与谋划。

喜欢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请大家收藏:(m.8kxs.com)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