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晨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尤其要记住——”
“绝不能再让那些心思活络、意图攀附、站错队的人…混入朝廷!朕要的,是能踏实做事、心向社稷的干才!是能辅佐太子、稳定江山的人才!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张良迎着宁晨深邃而锐利的目光,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和巨大的压力。
他深深一揖:“陛下重托,臣张良,万死不辞!请陛下放心!此次科举,臣必殚精竭虑,秉公持正,为国选贤!绝不让投机钻营、心怀叵测之徒,玷污朝廷清流!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他知道,接过科举大权,就是接过了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这把钥匙,将开启未来朝堂的大门,也将成为他与王猛、张居正乃至霍贵妃势力,进行无声较量、为太子宁远培植根基的第一个主战场!
武德三年,春。
长安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躁动与希望。寒冬的肃杀已被和煦的春风取代,万物复苏,而比春光更炽热的,是帝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大考——科举取士,以及与之并行的武举选拔!
两场关乎帝国未来人才根基的盛事,如同两条巨龙,在初春的暖阳下昂首咆哮,吸引了举国上下无数英才的目光。
文举!天下才俊入彀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社稷计,兹定于武德三年二月初一,开科取士!
“凡我大夏子民,无论出身寒微,唯才是举!设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由文渊阁大学士张良总理其事!”
“吏部、礼部协理!大幽行省,由大幽布政使寇准主考!前秦故地(设雍州),由雍州总督郭子仪主考!”
“其余夏国本土州郡,由张良大人于长安主持省试、殿试!望天下士子,踊跃赴考,以才学报国!”
圣旨颁下,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从繁华市井到深山寒门,无数苦读多年的士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真正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是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青云之梯!
各大州郡瞬间成为了天下文脉汇聚之地。客栈爆满,酒肆喧腾,处处可见身着儒衫、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孔。
省试、殿试的主考场。
张良亲自主持,此刻端坐主考台,神情肃穆而专注。
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陛下将科举大权从张居正手中移交给他,是信任,更是要他为太子殿下、为帝国的未来,选拔真正可用、可靠的人才!
他摒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辞藻,亲自拟定策论题目,紧扣时政,直指治国安邦的核心难题。
如何在新附之地(秦、幽故地)推行教化、稳定民心?如何平衡赋税,富国而不伤民?如何应对北疆、南方的潜在威胁?
考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凝神静气,奋笔疾书,试图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倾注于字里行间。
经过层层选拔,州试、省试、殿试,历时整整两个月,这场牵动帝国神经的盛事终于落下帷幕。金榜题名之日,长安城万人空巷!
张良亲自宣读最终殿试排名及授官旨意。
“一甲第一名,状元——李儒!授翰林院修撰,留任长安,入文渊阁行走!”
“一甲第二名,榜眼——海瑞!授岳州通判!”
“一甲第三名,探花——柳宗元!授江州司马!”
“二甲传胪——苏轼!授青州郡守!”
此外,还有众多进士、同进士出身,被张良根据其策论所长、籍贯背景,以及他对未来朝局平衡的考量,一一分配。
张良的策略很明确:既要为国选才,更要为太子殿下悄然布局,在地方和基层埋下忠于正统的种子。
同时,也避免过度刺激霍贵妃一方,将一些背景复杂或策论中流露出攀附倾向的人,放在了非核心或需要历练的位置。
武举!沙场点兵觅帅才
几乎与文举同时,另一场同样声势浩大的选拔在长安城西郊的皇家校场展开。
岳飞被宁晨从函谷关叫了回来,他本打算让韩信回来,但想到咸阳重臣太少,最后选择了岳飞。
此刻岳飞坐镇中央高台,面容严肃如铁。
他深知陛下举行武举的深意——不仅要选拔冲锋陷阵的猛士,更要寻找能统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帅才!
要像韩信,李靖,白起,徐达常遇春等等之辈。
个人勇武的话, 非但要弓马娴熟、力能扛鼎,更要在乱战之中保持清醒,懂得配合。
兵法韬略的话, 策论题目由岳飞亲自拟定,全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难题,如何以少胜多?如何应对敌骑冲击?如何保障粮道?沙盘推演更是模拟真实战场地形,考验临机决断。
校场上尘土飞扬,喊杀震天,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岳飞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表现突出者。
同样历时两个月,这场汇聚了天下武勇的盛宴也终于尘埃落定。
在长安皇家校场,岳飞代表陛下,亲自宣布最终结果:
“勇武、韬略、指挥三科综合第一——曹参!授骁骑校尉,即刻起身赶赴咸阳,入齐王韩信帐下听用,随军历练!”
“勇武科第一——王彦章!授虎贲中郎将,留任长安禁军!”
“武举魁首,罗成!授鹰扬校尉,留任长安禁军!”
此外,还有数十名在勇武、韬略或指挥某一项上表现极为突出的佼佼者,被授予都尉、校尉等军职,分配至函谷关、大幽、雍州等边军或禁军系统。
文武两科,硕果累累!
为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注入了新鲜血液。长安城沉浸在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中,仿佛帝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与喧嚣之下,深宫之中,一股冰冷的暗流正在涌动。
科举和武举尘埃落定数日后,一个没有月亮的深夜。玉藻宫内,烛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压抑的寂静。霍小玉屏退了所有宫女内侍,只留下心腹大丫鬟碧荷在门外守着。
喜欢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请大家收藏:(m.8kxs.com)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