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金斯基和安德列波夫聊着索特修斯和弗兰茨医生的经历,但他们也只是在这个话题上点到为止,很快就聊起了正事。
“安德列波夫同志,这是根据地支援过来的资金,你到时候拿过去给叶列茨基同志他们。”
鲁金斯基解开了贴身衬衣的扣子,在他最贴身的背心正面缝着一个小口袋,外边是用两个扣子合起来。
解开扣子,鲁金斯基拿出了一个用油纸包,双手捧着递给了安德列波夫。
“这是帝国银行的不记名支票,还有一些储蓄账户。”
“想必安德列波夫同志你们在之前的时候,应该已经熟悉了在旧大陆取钱的流程了吧?”
“这个问题鲁金斯基同志你可以放心,我们对这套流程已经很熟悉了的,保证可以用最少的卢比换取最多的金镑。”
安德列波夫点头说道,同时他也解释起来。
虽然帝国的中央银行在发行金镑和卢比的时候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去发行的,但是在民间这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从来都是不是一比一。
由于金镑的发行锚定的是旧大陆的工业发展基数,而卢比又是只供应除了旧大陆外的所有殖民地。
因此这就导致了帝国海外的各大殖民地都长期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危机之中,在通缩的情况下,任何产业的投资利率都是极低的。
帝国拥有着如此广大的殖民地,但只有部分伯国和少数殖民地首府能够发展出一定的工业能力,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帝国的殖民地市场,长期通缩导致了货币比货物值钱。但是在旧大陆市场,由于这里的经济比较平稳,货币和货物之间的比例还算正常。
那么此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
如果用旧大陆市场的货币跑到殖民地市场去消费,能不能买到比这货币价格本身更多的货物呢?
答案是可以的!
而且帝国各地的海贸商人干的就是这个事情!
这样的逻辑可能有些复杂,毕竟从理论上来说金镑和卢比都是帝国一比一发行的官方货币,他们即便在跨市场之后也应该是有着同样的购买力才对。
但事实上能这么想,就说明只考虑到了货币的一般等价物的属性,而忘掉了货币还有着一个商品属性。
帝国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发行两套货币,还弄了一个这么复杂的流通方式。
其实为的就是能够借用金镑这一货币去源源不断收割殖民地的财富。
帝国各大殖民地因为货币发行不足的缘故陷入了持续性的通货紧缩之中。
此时不计算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只看其是商品属性的话,这里一定是供大于求的。
但如果加上了一般等价物的属性,这个供大于求的情况又会成为一个伪命题。
因为当金镑作为流通货币进入殖民地市场之后,其本身的存在就会起到货币调节的作用,被动地缓解帝国殖民地通货紧缩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利于帝国继续让旧大陆保持技术和工业霸权的。
在市场无形大手的调节下,旧大陆的金镑一定是会在更高利润的情况下大量流出,接着后发的殖民地就能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从旧大陆那里承接工业转移。
甚至这个过程都很难叫做转移,因为从旧大陆工厂主的主观体验来看更像是在强抢!
这就是市场的规律,帝国既想要维持自己在旧大陆的工业和技术霸权,又要想源源不断地从各大殖民地攫取更便宜的原材料和庞大的市场,就势必会陷入资金流出和产业转移的陷阱当中。
而且这个陷阱还是他们自己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己挖的。
然而帝国的核心决策层似乎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危机。
他们在设计货币政策的时候特意针对了这个可能出现的情况,那就是严格限定了两种货币的流通范围!
帝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他在政治上甚至都存在了原发性的分裂制度缺陷。
但是在金融、货币以及税收上,帝国却有着令人感到叹服的绝对控制能力。
帝国皇家银行严格控制着对外贸易所有的资金转移工作,而且还旧大陆和殖民地双端同时控制的。
帝国对各大殖民的管理基本就没怎么上心过,除了派遣个总督过来就没有多余的建设了,更提不上主动帮助之名第发展。
但为什么又要派遣一定的部队过来驻防,而且还是以皇家陆军的名义?
答案很简单,这些军队不是来帮助总督开疆拓土的,他们是代表皇权过来监督帝国的货币政策的!
剿匪和平叛都是他们的次要任务,他们和帝国总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帝国的货币分离政策。
确保旧大陆的金镑只会出现在港口的期货交易所那,而不会真的进入殖民地的市场!
帝国银行接管了全部的跨境汇款任务,流水的帝国总督和军队又保证了地方银行不会和本地势力同流合污。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再加上长期的使用习惯积累,造就金镑和卢比这两种货币的市场隔绝情况。
当金镑通过海贸流入殖民地市场之后,其并不会成为一般等价物来调节殖民地的货币紧缺问题,而是只会作为一种商品出现。
这个特殊的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但却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正常流通。
因为殖民地的银行不认,因此也就没法作为大宗商品交易的中间物去流通,自然也就没法起到货币的调节作用。
殖民地的人要想用到金镑就只有在跨境贸易当中,但在这里又会遇到另一个情况。
那就是旧大陆的银行现在又反过来不认卢比了,出了港口的期货交易所,卢比这个货币在旧大陆根本就用不出去。
因此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帝国的金镑和卢比虽然是以一比一的规模去发行的,但是在市场上两者却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长期的通货紧缩逼迫着各大殖民地对货币有着更高的需求。
卢比的数量没法直接增加,和卢比有着相同购买力的金镑就成了更好平替,这就是无形的大手所作出的最优解。
但官方设定的规则又让他们购买过来的金镑没法直接流入市场,以此来缓解通货紧缩的情况。
金镑流出旧大陆到达殖民地之后就完全丧失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只能作为商品被进口。
于是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帝国的各大殖民地都会在市场的调节下不停地进口帝国的金镑来缓解他们的通货紧缩的情况、
这些金镑在他们刚买来的时候既是一般等价物又是商品,但一到岸就自动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因此整个交易过程就可以看成殖民地在不停进口一种带着货币属性的商品。
通货紧缩本来就是市场上流通商品要远大于流通货币导致的,殖民地进口金镑的行为本质上是想要要扩大货币存量,然后顺带消耗商品数量。
因此他们才会以更高的溢价去进口金镑。
但现在的问题是,帝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拿着大量的商品去进口了另一种商品,货币存量没有增加,通缩问题的根本就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喜欢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