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爷子坐镇金陵军事学院的时候,也把系统的奖励给安排下去了。
国内的好消息是接连传来!这些奖励主要来自于朝鲜半岛,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
1952年春,太行山深处的地质勘探队传来惊天喜讯——在河北阜平一带发现特大型金矿,初步探明储量超过百吨,品位极高,且易于开采!
消息传到北平,上级高度重视,
带队副班长亲自批示,
“立即成立太行山金矿指挥部,调集精锐队伍,秘密开发,保障国家金融稳定!”
很快,一支由退伍军工、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兵团开进太行山,口号是:
“深挖洞,广积金,为国造汇争朝夕!”
这座金矿的发现,为新生共和国提供了坚实的黄金储备,成为对抗国际金融封锁的硬通货基石。
与此同时,江西赣南的地质队员们挥舞着地质锤,在红土地上敲出了又一个奇迹——超大型斑岩铜矿!
其储量之大、品位之高,震惊了业内苏联专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捧着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铜矿石,热泪盈眶:
“天佑中华!这是我们自己的‘铜都’!从此,中国的电线、子弹、轴承再也不受制于人!”
一座现代化的江西铜业基地开始规划,它的出现,将使中国从“贫铜国”一跃成为世界铜资源大国。
湖南也不甘示弱!在湘西连绵的群山之下,勘探队圈定了一条规模巨大的硼矿资源富集带。
硼,是高端冶金、特种陶瓷及核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我们国内顶级的核物理学家闻讯后激动不已:
“这是制造反应堆控制棒和防护材料的宝贝!有了它,我们的核能研究就如虎添翼!”
一批高度机密的硼材料提炼厂在深山之中悄然建立,它们将成为中国未来“两弹一星”事业的无声功臣。
更令人欣喜的是,1952年的中国仿佛得到了天时眷顾。
黄淮海平原小麦丰收,粮仓满溢。
东北黑土地大豆高粱长势喜人,拖拉机轰鸣着开垦出万顷良田。
黑土地滋养出来的农作物,成为了战士们最好的保障,是远在朝鲜作战的将士们最喜爱的口粮。
长江流域水稻产量创下新高,“喜交爱国粮”的农民队伍排成了长龙。
尽管朝鲜战火未熄,但国内物价稳定,供应充足。
一位老农望着金黄的麦浪,对孙子感叹:
“老天爷开眼啊!今年这收成,前清盛世那年景也比不上!”
在西北兰州、西安等新兴工业区,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
兰州石化的炼塔高耸入云,结束了中国“洋油”时代;
西安军工城里,自制和改进的五六式冲锋枪、迫击炮生产线日夜运转。
更机密的核物理研究所内,从欧美归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夜以继日地演算数据,为中国的“争气弹”奠定最初的理论基础。
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战时动员体制与和平建设交织的独特活力。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产节约,建设祖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这便好了,自然是有的地方坏了。
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却接连遭遇罕见天灾。
墨西哥湾飓风“贝丝”肆虐,新奥尔良洪水滔天。
中西部龙卷风频发,堪萨斯州农田被毁。
东海岸持续暴雨,纽约地铁一度被淹。
《纽约时报》无奈写道:“上帝似乎在这一年闭上了眼睛,灾难从未如此频繁地光顾美利坚。”
虽是天灾,却在无形中拖慢了美国军工生产和物资调运的步伐。
整个中国, 只有姜老爷子心中隐约感到,这一系列“好运”背后。
有一种超越常理的力量在默默加持。
重大科技攻关往往“灵光一闪”便取得突破。
资源勘探总在“山穷水复”时迎来“柳暗花明”。
自然灾害总能“错峰发生”,从未叠加形成致命打击,或是造成的危害不大,老天爷及时收手了。
什么叫开了?
我姜财没有开挂。
他将此归结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感动了上天!”
以至于后面召开的军委会议上,他满怀信心地断言:
“同志们! 国运在我们这边!
只要我们再咬牙坚持几年,必定能打出一个工业化基础,打出一个屹立世界东方的新中国!”
……
可惜,在咱们安生过日子的时候,总有人会让你不舒服,背后老是有人使坏。
1952年10月初,北平。
国庆庆典的欢庆气氛尚未散去,一封加急电文穿越鸭绿江,直达军委作战部。
军委这边也把消息送到金陵,即报送到了姜老爷子的手上。
虽然已经脱离前线,但是姜老爷子一直在摇控指挥前线的部队,提供建议和决策。
前线急电,
“急电!美军第八集团军主力异动,兵力、重装备向金化五圣山前沿大量集结,攻势迹象明显!”
姜老爷子深夜被唤醒,阅完电文,冷笑一声:
“范弗里特这个老小子,金化的亏还没吃够?这是要拿血本换脸面!
上次打掉他十五国联军,现在又把脸伸过来了,咱们可得满足他这个受虐的请求。”
他立刻批示:
“通报志司,按原定预案,坚决迎击!让第六军给我打出声势!”
朝鲜金城前线,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部。
司令官詹姆斯·范弗里特上将正对着沙盘咆哮:
“耻辱!金化地区的失败是美军之耻!”
“这一次是我们的摊牌行动,曾经我们在这附近战败,现在我们要拿回所有丢失的荣誉。”
他指着沙盘上两座标高500多米的山头:
“夺取这两个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就能撕裂中国人的防线!”
参谋低声提醒:“将军,情报显示那里只有中国军队两个连…”
范弗里特挥手打断:
“正因如此!我们要用 绝对火力 告诉他们,现代战争靠的是钢铁,不是意志!”
他签发了作战命令,
“行动代号:‘Showdown’(摊牌)!
我要用七天时间,用两百人伤亡的代价,结束战斗!”
他并不知道,志愿军称这片山岭为——上甘岭。
而他预设的“两百人伤亡”,最终将成为战争史上最讽刺的误判之一。
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地区天色未明。
突然,天崩地裂!
美军300余门重炮、170辆坦克同时开火,炮弹如暴雨般倾泻在两个小山头上。
3000多架次的轰炸机轮番俯冲投弹,凝固汽油弹将山头烧成一片火海。
土地被翻犁了一遍又一遍,岩石被炸成粉末,树木化为焦炭。
美军观测机飞行员报告:
“怀疑该地区已无生命迹象。
我们的轰炸效果很彻底,很遗憾的告诉您,恐怕你们很难抓到俘虏了。”
范弗里特满意地下令:“步兵进攻!”
然而,当美军步兵以为轻松占领阵地时,焦土中突然跃出无数身影!
枪声、爆炸声、冲锋号声骤然响起,美军先头部队瞬间被打退。
原来,在李仇的第六军经营下,上甘岭早已成为一座地下要塞。
坑道工事纵横交错,深达数十米,可抵御重炮轰击。
火力点经过巧妙伪装,看似被毁,实则随时复活。
预备队通过坑道机动,伤亡一人补充一人,仿佛无穷无尽。
地下千里长城,成为了美军的噩梦。
首日战斗结束时,美军付出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仅占领表面阵地一角。
而志愿军凭借坑道顽强抗击,昼失夜反,死死钉在阵地上。
范弗里特无法理解,
“两个连的兵力,怎么可能顶住这样的轰炸?”
他并不知道,他面对的不仅是两个连,而是整个第六军的经营、志愿军坑道战术的巅峰之作,以及中国军人誓死不退的钢铁意志。
这一次地表最强防御部队,第六军表示当仁不让!
老子们也要打出一个万岁军的名号。
喜欢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请大家收藏:(m.8kxs.com)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