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勒挑了挑眉:“打听什么?身世背景?街头经历?这种人布朗克斯一抓一大把,我看你平时都懒得理会。而且,他可是KRS-one的跟班哦,KRS-one跟我们旗下的Juice crew那边...”
林恩打断她:“正因为他是KRS-one的跟班,KRS-one自己人都没来,他却来了,还表现得这么积极,想引起注意...
这本身就很有意思。问问又没什么损失。如果他身家清白,没什么大麻烦,可以考虑给他个机会,先从马库斯的跟班做起,看看成色。”
福勒耸耸肩,显然不太看好:“oK,我待会给杰米打电话。不过老板,我得提醒你,这种街头混大的黑小子,十一二岁就在街上打滚,贩毒、斗殴、进局子...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我猜你多半要失望。”
林恩不置可否:“先了解清楚再说。直觉告诉我,这小子有点东西。”
这时,雷恩也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系好安全带:
“boSS,枪已经还给Kool G Rap的人了。现在回曼哈顿?”
林恩点点头:“嗯,先回趟公司。”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对了,雷恩,刚才出手制服那个掏枪蠢货的兄弟是谁?动作干净利落,身手了得啊!我以前好像没见过他?”
雷恩闻言,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boSS,他叫伊万·彼得连科。他是安东手下那个东欧安保小队的精英,以前在‘信号旗’服役过。今天我怕场面会失控,特意从安东那边调了他和另外两个好手过来支援。”
雷恩顿了顿,压低声音补充道:“对了,他就是之前安东派去‘看护’罗纳德·米尔斯的那个...工作能力相当出色。”
林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赏。
“干得漂亮!”林恩由衷地赞道,“以后就让他长期跟在我身边!”
他脑海中浮现出伊万那壮硕如熊却快如闪电的身手,以及那双毫无波澜、仿佛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的冰冷眼神。
有这种人在身边,安全感直接拉满!
凯迪拉克稳稳停在林肯中心对面LINK唱片总部楼下。林恩推开车门,快步走进大楼,直奔顶层的会议室。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音乐创作的紧张氛围。
比尔·里德——他消防安全公司的cEo——正带着几位核心高管,面色凝重地等待着。
会议室里的电视没有关,正播放着cNN的新闻。
画面中,沙漠风暴席卷,钢铁洪流推进。
但主持人的声音却带着一丝质疑:“...
盟军地面攻势进入第20天!国防部再次公布辉煌战果:米军第7装甲兵团在‘100小时地面战争’中创纪录摧毁伊军850辆坦克!盟军阵亡79人 vs伊军25,000人伤亡,效率惊人!
然而...”主持人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探究,“令人费解的是,如此高效的‘闪电战’,在20天内实际推进距离却不足50公里,平均每天不到三公里。这引发了广泛质疑...”
画面切换,一位老白男正对着镜头慷慨陈词,言辞激烈:
“...这根本不是什么‘100小时战争’!这是一场可耻的‘表演’!军工石油复合体为了天价的石油利润和军工订单。用士兵的生命和纳税人的钱,上演着战争闹剧!他们拖延时间,就是为了让油价维持在高位,让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
紧接着,画面又切回白房子发言人,他面带职业化的微笑,语气坚定地为政府辩护:
“参议员的言论毫无根据,是对前线将士英勇牺牲的亵渎!‘100小时地面战争’指的是高强度、决定性打击阶段所展现出的压倒性效率!
至于推进速度,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和减少平民伤亡的谨慎考量!伊军利用复杂地形和城市废墟负隅顽抗,盟军稳扎稳打,力求最小代价达成战略目标!任何关于拖延的指控都是不负责任的!”
林恩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上的唇枪舌剑。
“老板。”比尔看到林恩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焦虑,“情况有点棘手。”
他快速汇报:“您还记得去年8月2号,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第二天,您就提醒我下大量石油相关原料订单吗?那批原料确实帮了大忙,支撑了我们半年的生产。但现在,库存已经见底了!”
比尔指着手中的报表:“订单一直在增长,特别是新型防火凝胶投产后,需求激增。现在的问题是,油价!
之前我们都以为地面攻势一开打,战争很快结束,油价会回落。可这都20天了,仗打得...磨磨蹭蹭,油价非但没跌,反而又涨了一波!现在采购原料的成本比去年10月还高!”
他看向林恩,眼神带着询问和压力:“老板,现在采购,成本太高,怕买在最高点。不采购,生产线可能就要停摆,影响订单交付。我们实在拿不准,这油价现在到底是高位,还是...还会涨得更高?”
林恩听完,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俯瞰着林肯中心广场,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框。
片刻后,他回到自己办公室拿起桌上的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拉里?是我,LINK。”电话接通,林恩的声音沉稳。
“嘿,LINK!恭喜你的演唱会大获成功!找我有事?”电话那头传来贝莱德cEo拉里·芬克爽朗的声音。
“有点小麻烦,想听听你的专业意见。”林恩开门见山。
“关于油价。海湾战争这地面攻势拖拖拉拉,油价又涨了。我这边需要采购大量石油衍生品原料,成本压力很大。阿拉丁系统...有没有什么前瞻性的指引?”
阿拉丁系统一百多万美金一年的服务费不是白掏的,这是该有的服务。
拉里·芬克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声音变得严肃而谨慎:
“LINK,阿拉丁是强大的风险管理工具,但不是水晶球。油价的具体走势,没人能精准预测,尤其是现在这种高度政治化和人为干预的市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模型和市场行为分析显示,这波高油价背后,有极其庞大的国际资本在运作。对冲基金、能源巨头、甚至一些产油国的主权财富基金...
他们在这半年的高油价中获利丰厚。他们不希望油价快速、大幅回落。这股力量非常强大,短期内很难被逆转。”
林恩追问:“那军工股呢?我手里还有一些重仓。”
“军工股...”拉里·芬克的声音带着一丝微妙,他早猜到这位新晋巨星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熔断中获利颇丰。
“目前没有看到大的波动风险。但是,LINK,我得提醒你,盟军的地面攻势绝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一个月,顶天了!布什政府和军方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一旦战争结束,你的持仓在如此高位,必然会开始回调。这个过程可能缓慢,但趋势不可避免。现在...其实算是一个不错的获利了结时机。”
林恩眼神一凝:“你的意思是...风险在积聚?”
“可以这么理解。”拉里·芬克肯定道,“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诉求确实会影响政策,但政治和舆论的压力也有极限。见好就收,落袋为安,是明智的选择。”
“明白了,谢了,拉里。”林恩挂断电话,眉头紧锁。
拉里·芬克的分析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但油价迷雾依然存在。
喜欢纽约1990请大家收藏:(m.8kxs.com)纽约1990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