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七十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暖的使命

十二月的安城市,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拍打在玻璃窗上。西江酒店的大堂里暖气开得很足,孙少林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发呆。因为是星期一,店里暂时没有客人,厨师和服务员们忙完了手里的活,三三两两坐在大厅角落的圆桌旁玩斗地主。

“王炸!哈哈,我又赢了!”胖厨师老王兴奋地拍着桌子,脸上的肥肉随着笑声一颤一颤的。

“老王,你这手气也太好了吧?”年轻的服务员小李撇着嘴,不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

孙少林收回目光喜欢这样的氛围——轻松、自在,就像一家人。正当他准备起身去厨房看看时,酒店的大门被推开,三个穿着深色呢子大衣的男人走了进来。

“欢迎光临西江酒店!”前台的小青立刻站起身,职业性的微笑挂在脸上。

领头的男人约莫四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和善却不失威严的笑容。他环视了一圈大堂,目光最终落在孙少林身上。

“请问,您是孙少林先生吗?”

孙少林站起身,微微点头:“我是。您是……”

“我是市政协办公室主任陈瑞,”男人伸出手,“这两位是市委组织部的小张和市人社局的小谢。”

孙少林与他们一一握手,心里却泛起了嘀咕。市政协的人找他做什么?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尽管他今天只穿了一件普通的灰色毛衣。

“孙老板,我们这次来是想和您店里的工作人员聊聊您在公益事业方面的工作。”陈瑞开门见山,“市政协正在考虑增补您为市政协常委。”

孙少林愣了一下,随即摆手:“陈主任,您太抬举我了。我就是个开小饭店的,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哪敢当什么常委……”

“孙老板谦虚了,\"陈瑞笑着打断他,\"您在西城县和安城市的公益事迹我们早有耳闻,就连孙书记都知道。这次来,就是想实地了解一下。”

孙少林感到脸颊有些发热。他看了一眼围观的员工们,轻声说:“陈主任,要不我们到包间里谈?”

“不必了,”陈瑞摆摆手,“我们就是想和您的员工们聊聊。您先回避一下?”

孙少林点点头,转身走向后厨。经过小青身边时,他低声嘱咐:“好好招待几位领导。”

后厨里,孙少林靠在料理台边,心不在焉地翻看着今天的进货单。市政协常委?这个头衔对他来说太过遥远。他只是一个从西城县走出来的普通厨师,靠着祖传的手艺和一点运气,在安城市站稳了脚跟。至于那些公益活动,不过是出于本心——看到那些山里的孩子冻红的小脸,看到环卫工人凌晨扫雪的身影,他总想做点什么。

大约半小时后,小青敲开了后厨的门:“孙老板,陈主任他们找你。”

回到大堂,孙少林发现员工们的表情都有些兴奋。陈瑞站起身,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孙老板,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您这些年确实做了很多实事——给山区学校送温暖、为贫困儿童捐款、给环卫工人和执勤警察送早点、去福利院和养老院做饭……”陈瑞如数家珍,“市政协需要的就是您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孙少林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这些都是小事……”

“不,这些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陈瑞郑重地说,“对了,您有没有白色背景的寸照?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就差照片了。”

三天后,孙少林站在安城市政协大楼前,望着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深吸了一口气。他穿着妻子刘菲菲特意为他买的新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刚刚领到的市政协工作证。

“孙常委,欢迎加入我们的队伍。”陈瑞热情地握着他的手,“明天的城市建设专题调研,您一定要准时参加。”

第二天清晨,孙少林将店里的生意交给妻子,自己打车前往市政协。九点整,一辆大巴车载着二十多位政协委员驶向西城县。孙少林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这条路他走过无数次,从西城县到安城市,从一个小厨师到饭店老板,再到现在的市政协常委。命运有时真是奇妙。

“各位委员,我们即将到达第一站——西城县长乐路城市规范停车现场。”随行工作人员介绍道。

大巴车停稳后,孙少林跟着众人下车。雪后的阳光格外明亮,照得人睁不开眼。他眯起眼睛,看到前方一群人正围着一个正在讲解的年轻干部。那熟悉的背影让孙少林心头一跳。

“……目前已在16条道路两侧规划地上停车位2988个,地下停车位1272个,有效缓解了旅游季停车难的问题。”

这声音!孙少林不由自主地向前挤了几步。讲解的年轻干部转过身来,正好与孙少林四目相对。两人都愣住了。

“小华?”

“少林哥!”

林小华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紧紧握住孙少林的手:“你怎么在这?”他的眼睛亮得惊人,脸上的惊喜掩饰不住。

“我现在是市政协常委了,”孙少林笑着说,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今天是来参加调研的。”

“太好了!”林小华用力拍了拍孙少林的后背,“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陈瑞走过来,好奇地看着两人:“你们认识?”

“何止认识,”林小华笑着说,“我们是一起从西城县打拼出来的兄弟。当年我在乡村学校当老师,少林哥在镇上开小吃摊,没少照顾我。”

孙少林摇摇头:“明明是你照顾我多些。要不是你帮出谋划策,我现在可能还在街边摆摊呢。”

调研组的行程很紧凑,孙少林和林小华只能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或简短的对话。但每次目光相接,两人都会会心一笑,仿佛回到了当年在西城县互相扶持的日子。

傍晚时分,调研组结束了在市区最后一个点的视察。座谈会结束后,人群陆续走出会场。孙少林站在门口,看到林小华也从里面走出来,两人相视一笑。

“什么时候听到你把现在的‘常务’两个字去掉,在西城县当上政府一把手多好。”孙少林半开玩笑地说。

林小华摇摇头,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按照组织规则,我只能去其他县担任政府正职。”

“那也不错啊,至少是正的。”孙少林拍拍他的肩,“不过先不管正的还是副的,这会儿还是要吃饭。怎么样,不去政协的晚宴,去我店里?我亲自下厨。”

林小华眼睛一亮:“那再好不过了!正好尝尝你的新手艺。”

西江酒店的后厨里,孙少林系上围裙,动作娴熟地处理着食材。林小华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看着孙少林忙碌。

孙少林又让服务员给他拿了一包烟。孙少林将切好的肉片下锅,顿时香气四溢:“其实那会儿我刚从老家出来,手艺确实不怎么样。要不是你后来经常来,还带同事来,给我提建议,我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

“那是你有心,”林小华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我记得你为了改进手艺,专门跑去县城学了一个月。回来之后,菜的味道简直天壤之别。”

锅铲翻动的声音中,孙少林轻声说:“我这人没读过多少书,就知道一个道理——做事要用心。不管是炒一碗菜,还是现在做公益,都一样。”

“所以你现在是孙常委了,”林小华举起茶杯,“敬我们的孙常委!”

“别取笑我了,”孙少林脸红了,“比起你们这些真正的干部,我就是个凑数的。”

“谁说的?”林小华放下茶杯,神情严肃,“你知道为什么市政协要找你当常委吗?因为你做的那些‘小事’,恰恰是很多干部做不到的。给山区孩子过生日,给环卫工人送早餐,去养老院做饭……这些事看着小,但温暖的是人心。”

孙少林没有说话,专心翻炒着锅里的菜。油烟中,他的眼睛有些湿润。

不一会儿,四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林小华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新开发的招牌菜“西江醉鱼”,放入口中,顿时睁大了眼睛。

“这……这也太好吃了吧!”他含糊不清地说,又赶紧夹了一筷子。

孙少林满意地看着老友的反应:“这是用我们老家秘方改良的,加入了安城市本地的香料,酒用的是西城县特产的米酒。”

两人边吃边聊,从过去的艰难岁月,到现在的工作,再到对未来的规划。不知不觉,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时间过得真快,”林小华感慨道,“一转眼,你都成了有名的大厨、企业家,现在还当了政协常委。我也从一个乡村教师干到了副县长。”

孙少林给他斟上一杯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你现在是领导了,要为老百姓做更多实事。我呢,虽然只是个做饭的,但也会尽我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林小华举起茶杯:“那就为我们各自的使命,干杯!”

“干杯!”

两个杯子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但屋内的温暖足以抵御任何寒冷。在这小小的饭店里,两个从基层走出来的男人,怀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同样的热爱,继续着他们各自的征程。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