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七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小店村的团圆饭

十月的清晨,空气中已经带着丝丝凉意。韩小勇将最后一件行李塞进后备箱,呼出的白气在朝阳下显得格外清晰。

“都准备好了吗?”韩小勇问道。

薛海燕抬起头:“好了,我们早点出发吧。”

韩志明和王萍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两人抱着孙子上了后排。韩小勇从后视镜里看到父亲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出神,脸上的皱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深刻。

“爸,您是不是想家了?”韩小勇轻声问道。

韩志明回过神来:“是啊,上次回去还是去年春节。你五叔每年都打电话叫我回去,说自酿的酒又改良了配方……”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仿佛在回忆某种味道。

薛海燕从前排转过头,好奇地问:“爸,西城县真的像小勇说的那么美吗?有河有山,还有那么多好吃的?”

“比你想象的还要好,”王萍接过话茬,眼里闪着温柔的光。

三个半小时后,高速公路的路牌上出现了“西城县”三个字。韩志明突然坐直了身体,眼睛紧盯着窗外。车子驶过一座桥,桥下的河水泛着粼粼波光。

“小时候我最喜欢摸鱼,”韩志明的声音有些低沉,“我和新军哥小时候经常摸鱼。有一次我差点被水流冲走,是新军哥用树枝把我拉上来的。”

薛海燕惊讶地睁大眼睛:“小勇从没跟我说过这事!”

韩小勇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爸和我五叔的故事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车子驶入县城,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泛黄。韩志明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小华啊,我们快到了……对,刚进县城……凤凰广场是吧?好,一会儿见。”挂断电话,他转向儿子,“小华说他们一家都在饭店,让我们直接过去。”

车子拐进一条宽阔的街道,“西江饭店”的招牌出现在眼前,红底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两个身影已经站在门口等候,看到车子驶来,立刻挥手示意。

“六叔!”林小华脸上洋溢着喜悦,旁边是他的父亲林建军。

韩小勇刚停稳车,林小华就拉开了前排车门:“六叔,路上还顺利吧?”他的目光随即转向从车上下来的薛海燕,\"这就是嫂子吧?欢迎欢迎!\"

薛海燕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你好,常听小勇提起你。”

林建军走过来拍了拍韩志明的肩膀:“老六,你可算回来了,新军早上还念叨你呢。”

“都别站外面了,进去说话。”林建军招呼着大家往里走,“雪儿知道你们要来,一大早就开始准备菜了。”

饭店大堂里摆着十几张圆桌,装修不算豪华却干净整洁。陈雪儿从厨房方向快步走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看到众人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

“六叔六婶好!表哥表嫂好!”陈雪儿的声音清脆悦耳,“菜马上就好,你们先坐会儿。”

薛海燕被这位弟媳的热情感染,主动上前一步:“听小勇说你做菜特别好吃,我今天可要好好尝尝。”

陈雪儿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哪有,就是些家常菜。表嫂快坐,我再去加几个菜。”说完转身快步回了厨房,背影轻盈得像只燕子。

林小华领着大家到一张靠窗的大圆桌坐下,服务员立刻端上了热茶和瓜子。

正说着,陈雪儿端着一盘菜走了过来:“先尝尝这个,酸辣茴香小鱼,是咱们这儿的特色。”

薛海燕好奇地夹起一条,刚咬一口就睁大了眼睛:“天哪,这外酥里嫩,茴香的香味太特别了!”

韩志明也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就是这个味道……几十年没变。”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一盘接一盘的菜肴陆续上桌:腊肉炒蒜薹、干煸肥肠、小肠黄牛肉……每道菜都让薛海燕惊叹不已。当一个大砂锅被端上来时,她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从来没见过。”

“蒸盆子,”林小华自豪地揭开盖子,“咱们这儿的传统菜,底层是莲藕,中间是猪肘、整鸡,上面是肉糕和蛋饺。”

薛海燕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先用勺子盛了一勺肉糕,又夹起一块猪肘,吃得满嘴油光:“太香了!省城绝对吃不到这么地道的味道。”

王萍笑着递过纸巾:“慢点吃,别噎着。雪儿的手艺确实好,还拿了省里烹饪比赛一等奖呢。”

韩小勇给妻子碗里夹了块鱼肉:“海燕,你不是总说想学做菜吗?这下找到好老师了。”

“真的可以教我吗?”薛海燕兴奋地看着陈雪儿。

“当然可以!”陈雪儿爽快地答应,“下午去五叔家前,我先教你几道简单的。”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笑声不断。饭后,林建军抱歉地说下午有喜宴要准备,不能一起去小店村了。林小华则安排妻子和三个孩子——两岁三个月的和林宛月,以及两岁一个月的林宛茹一起前往。

下午三点,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向小店村。韩志明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不时指出某个地方讲述童年趣事。薛海燕发现丈夫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显然这些故事他从小听到大,却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车子驶过一片稻田,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穿过一个小山坡,野菊花点缀在草丛中;最后拐上一条乡间小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

“到了,”韩志明突然说道,声音微微发颤,“前面那棵大槐树看见没?树下就是新军哥的家。”

那是一栋典型的农村院落,红砖围墙,黑色铁门敞开着。车刚停稳,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就从院子里快步走了出来。他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比韩志明还要深些,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铄。

“老六!”陈新军一把抱住刚下车的韩志明,用力拍打着他的后背,“你可算回来了!”

韩志明眼眶泛红,紧紧回抱住哥哥:“新军哥,生日快乐。”

两个老人相拥的画面让在场的年轻人都安静下来。陈新军松开弟弟,转向其他人,目光落在薛海燕身上:“这就是侄媳妇吧?欢迎欢迎!”

王萍和陈雪儿提着大包小包直接去了厨房。薛海燕想跟着去学习,却被韩小勇拉住:“先去看小羊羔吧,你不是很期待吗?”

羊圈在院子的一角,三只雪白的小羊羔正依偎在母羊身边。韩小雨惊喜地叫出声来,陈新军轻轻打开栅栏门,抱出一只小羊递给她:“小心点,它还有点怕生。”

薛海燕也忍不住抚摸小羊柔软的毛发:“真可爱!它们多大了?”

“刚满一周,”陈新军笑着说,“这只最调皮,总想往外跑。”

韩小勇看着妻子开心的样子,眼里满是柔情。他转头对陈新军说:“五叔,院子打理得真好,比我上次来又多了不少花草。”

“闲着也是闲着,”陈新军拍拍侄子的肩膀,“五十多年了,每一棵树、每一块砖都有感情。”

夕阳西斜时,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陈雪儿和王萍合作无间,很快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林小华帮着把折叠大圆桌支在院子里,孩子们跑来跑去摆放碗筷。

“开饭喽!”陈雪儿端着一大盆香菇炖鸡走出来,脸上带着汗珠却笑容满面。

众人围坐在一起,陈新军拿出一大瓶白酒:“今天高兴,喝我自酿的高粱酒!”

林小华则拿出两瓶剑南春:“五叔,喝这个吧,专门给您带的生日礼物。”

陈新军摆摆手:“那些留着以后喝,今天必须喝我自己酿的!老六,你说是不是?”

韩志明哈哈大笑:“听寿星的!不过新军哥,你这酒劲儿太大,咱们适量啊。”

酒杯斟满,香气四溢。薛海燕尝了一小口,立刻被辣得直吐舌头,逗得大家哄堂大笑。陈雪儿赶紧给她倒了杯蜂蜜水:“第一次喝要小口抿,这酒有五十三度呢。”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陈新军和韩志明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韩志明举起酒杯,声音有些哽咽:“新军哥,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有一次去河里摸鱼,我差点被冲走……”

“怎么不记得,”陈新军接过话茬,眼睛闪着光,“我用树枝把你拉上来,结果自己掉水里了,回家挨了顿揍。”

两个老人相视大笑,笑声中带着只有他们才懂的回忆。韩志明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个家人:“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穷,但真快乐啊。现在的年轻人,整天忙忙碌碌,追求这个追求那个,却忘了最珍贵的就在身边。”

林小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悄悄握住了妻子的手。薛海燕看着公婆和五叔脸上满足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什么。她靠向丈夫,轻声说:\"我们以后常回来好不好?\"

夜深了,星星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院里的欢声笑语渐渐平息,只剩下蟋蟀的鸣叫和偶尔的犬吠。韩志明和陈新军还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面前的小桌上摆着半瓶酒。

“老六,”陈新军的声音有些沙哑,“咱们都老了。”

韩志明望着满天星斗,轻轻点头:“是啊,可看到孩子们都好好的,心里就踏实了。”

屋内,薛海燕帮陈雪儿收拾完厨房,两人已经像认识多年的姐妹。韩小勇和林小华在院子里抽烟,聊着工作和生活。三个孩子则挤在一张床上,听着王萍讲古老的故事。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却又如此特别。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院里,亲情像陈新军自酿的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