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城
星期一早晨八点整,西城县委常委会准时开始。十三名常委分坐会议室长桌两侧。县委书记文尚武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前几项议程的要点。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议程,各位常委对近期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文尚武环视众人。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运转的轻微嗡鸣。常委们或低头翻看文件,或若有所思地啜饮茶水。
见无人发言,林小华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黑色笔记本。“文书记,各位领导,我有一点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所有人都看向他。文尚武微微颔首:“林县长,请讲。”
林小华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几张照片。“国庆节期间,我去西江镇古梯田进行假日安全巡视时,遇到几位省城来的游客。”他举起一张游客在梯田前合影的照片,“他们特别提到,西城的特色菜非常美味,可惜在省城吃不到正宗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我们西城县作为湖广移民聚集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底蕴。酸辣茴香小鱼、蒸盆子、炕炕馍……这些特色菜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他的声音渐渐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县还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厨师。”
常委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点头表示赞同。分管旅游的副县长李梅插话道:“确实,上次省旅游局来考察时,对我们的特色餐饮评价很高。”
林小华趁热打铁:“如果我们能在省城开一家西城风味的饭店,这不仅能成为宣传西城的重要窗口,还能为我们的旅游产业搭建一个推广平台。”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我初步估算过,投资不大,但宣传效果会非常好。”
会议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文尚武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后直视林小华:“小林县长的建议很有建设性。西城饮食文化确实是我们的一块金字招牌。”他转向其他常委,“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张建国提出:“可以考虑先从租赁店面开始,控制初期投入。”
文尚武当即拍板:“好,那就这么定了。小林县长,这件事由你牵头负责,立即联系县经贸局落实。选址要在省城繁华地段,店面要大一些,组织我们县的知名厨师定期去推广。”
会议结束后,林小华看了看手表——才十点十五分。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让司机开车前往县经贸局。路上,他拨通了经贸局局长方小平的电话。
“方局长,常委会刚结束,关于在省城开设西城特色餐饮推广点的事,文书记已经批准了。我现在正往你那里赶,咱们当面详谈。”
电话那头传来方小平略带惊讶的声音:“好的,我马上召集相关人员开会。”
当林小华走进经贸局会议室时,方小平和几位副局长、科室负责人已经围坐在会议桌旁。他起身相迎:“林县长,您来得真快。我们正在讨论文书记的要求。”
林小华与众人握手后坐下:“时间不等人。大家有什么初步想法?”
方小平翻开一个文件夹:“我们手头正好有个现成的资源。省城庆华路有家叫‘庆华庄园’的饭店,老板韩成明是我们西城县人,在省城经营了十年。”他顿了顿,“问题是这家店的厨师做不出地道的西城菜。”
经贸局副局长王丽补充道:“我们考虑可以组织西城的名厨去他店里指导,这样既能帮老乡解决经营问题,又能为我们县搭建宣传平台,一举两得。”
林小华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很好!我还有个建议,不如近期在省城举办一场西城菜品品鉴会,扩大影响力。”
方小平立刻领会了意图:“品鉴会可以放在庆华庄园办,邀请省城媒体、餐饮界人士和相关部门领导参加。”
“就这么办。”林小华站起身,“我这就去向文书记汇报。方局长,你们抓紧拿出具体方案,尤其是厨师名单和菜品清单要尽快确定。”
回到县委大楼,林小华三步并作两步上了三楼,轻轻敲响了文尚武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文尚武浑厚的声音。
林小华推门而入,发现文尚武正在批阅文件。“文书记,已经和经贸局沟通好了。”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庆华庄园的情况和举办品鉴会的想法。
文尚武放下钢笔,露出满意的笑容:“效率很高嘛。品鉴会这个点子不错,可以邀请省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他略一沉吟,“省委组织部的韩志明副部长不是我们西城人吗?可以请他出面邀请一些重量级嘉宾。”
“太好了!”林小华难掩兴奋,“有韩部长站台,活动影响力会更大。”
文尚武站起身,走到窗前:“小林啊,这件事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记住,一定要把我们西城饮食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
接下来的十天里,林小华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品鉴会的筹备中。他亲自审定了十二位名厨的名单和二十道特色菜品的菜单,每天都要与经贸局通好几次电话跟进进度。
品鉴会前夜,林小华提前赶到省城,与韩成明见了面。这位同乡老板四十出头,说话时总带着憨厚的笑容。
“林县长,您放心,店里都准备妥当了。”韩成明领着林小华参观重新布置过的餐厅,“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增加了西城元素的装饰,还专门印制了菜品宣传册。”
林小华检查了厨房设备和食材储备,又测试了音响和投影设备,确认一切无误后才回酒店休息。那一夜,他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预演着第二天的每个环节。
品鉴会当天,庆华庄园门口挂起了“西城县特色菜品品鉴会”的红色横幅。上午十点,宾客陆续到来。林小华穿着深色西装,胸前别着嘉宾胸花,在门口迎接重要客人。
十一点整,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韩志明的专车抵达。他一下车就亲切地用西城方言和大家打招呼,瞬间拉近了距离。
活动正式开始,韩志明、文尚武、林小华和几位领导一起为品鉴会剪彩。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随后,韩志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称赞西城县挖掘地方特色、推广饮食文化的创新举措。
“现在,我宣布品鉴会正式开始!”随着韩志明的话音落下,服务员们端着各式西城特色美食鱼贯而出。
餐厅里顿时香气四溢。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展台上的“炕炕馍炒大虾”,金黄酥脆的炕炕馍与鲜红的大虾相映成趣,周围点缀着翠绿的香菜,色香味俱全。
“这道菜太有创意了!”一位省餐饮协会的专家赞叹道,“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林小华穿梭在宾客之间,不时停下来介绍菜品特点:“这是我们西城的‘蒸盆子’……”林小华正为几位媒体记者讲解,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酸辣香气。转头看去,服务员正端出一盘“酸辣茴香小鱼”,那金黄酥脆的小鱼上撒着翠绿的茴香和红艳的辣椒,令人食欲大开。
品鉴会进行到高潮时,十二位名厨穿着雪白的厨师服出来向宾客致意。林小华一一与他们握手表示感谢。当最后一位厨师走出来时,林小华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少林哥?你也来了?”
“小华,不,林县长,”孙少林伸出有力的大手,“听说你要办西城菜品鉴会,我怎么能不来?”
林小华握住孙少林的手,感觉那手掌厚实有力,“我感谢你对西城县工作的支持!”
孙少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是混口饭吃。今天那道‘炕炕馍炒大虾’就是我琢磨出来的。”
“是你!那道菜可是今天的明星菜。”林小华满脸喜悦。
活动接近尾声时,林小华特意倒了满满两杯西城特产的米酒,递给孙少林一杯:“来,敬你一杯,感谢你对家乡美食文化的坚守。”
孙少林一饮而尽,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其实该我谢谢你。这些年,传统菜式越来越不受年轻人欢迎,我们这些老厨师都快没饭吃了。今天看到这么多人对西城菜感兴趣,我真的很高兴。”
林小华也被感染了:“这只是开始。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相信西城美食一定会走得更远。”
送走最后一批宾客,林小华疲惫但满足地坐在餐厅角落的椅子上。文尚武走过来,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小林啊,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韩部长刚才说,可以考虑把西城菜列入省里的接待菜单。”
“真的?那太好了!”林小华惊喜地站起来。
文尚武拍拍他的肩膀:“你这次立了大功。走,咱们一起去感谢一下那些辛苦的厨师们。”
厨房里,十二位厨师正在收拾器具。看到领导们进来,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林小华特别把孙少林拉到文尚武面前介绍:“文书记,这位是孙少林,‘西江饭店’的老板,今天的招牌菜‘炕炕馍炒大虾’就是他的杰作。”
文尚武亲切地与孙少林握手:“孙师傅,你的手艺真不错。有没有兴趣带徒弟,把西城菜发扬光大?”
孙少林激动得语无伦次:“当然愿意!我一定多带徒弟。”
离开庆华庄园时,夕阳已经西沉。林小华站在门口,望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心中充满成就感。他知道,今天的品鉴会只是西城美食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将让更多人记住西城的味道,了解西城的故事。
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方小平打来的:“林县长,刚接到三家省城餐饮集团的电话,都想引进西城特色菜!”
林小华笑了,那笑容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灿烂。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