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名人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大乔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建安四年冬,庐江皖城的霜比往年更早地覆上青瓦。

寒风掠过朱漆廊柱,卷着枯叶扑簌簌地敲打窗棂。

我倚在绣阁窗前,望着庭院中残败的芙蓉,枝桠在风中瑟缩,宛如垂暮老者嶙峋的指节。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新制的狐裘,这袭雪白的狐裘,是孙策派人送来的聘礼,针脚细密如星子,裹着温热的气息,却暖不透我发凉的掌心。

铜镜里,母亲正替我挽起如云乌发,她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泛着银光,簪子上的东珠垂在耳畔,晃出细碎的光影。

\"伯符将军年少有为,江东基业指日可成。\"母亲的声音带着长辈的期许,却掩不住眼底的忧虑。

她的手轻轻颤抖,将一支镶玉步摇插入发髻时,那抹冰凉顺着发丝渗进心底。

我望着镜中那张即将为人妇的面容,胭脂点染的唇色艳如血,恍惚间竟与记忆里皖城漫天的桃花重叠。

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春光明媚的午后。

皖城郊外的桃林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将青石小径铺成锦毯。

我和妹妹小乔提着竹篮采撷桃花,准备制些胭脂水粉。

她银铃般的笑声惊起林间雀鸟,发间的红绸带在风中翻飞,宛如春日里最艳丽的蝶。

\"姐姐快看!\"小乔忽然扯住我的衣袖,指向远处官道。

只见两匹骏马踏碎满地落英疾驰而来,马上的少年英姿勃发,眉眼间尽是不羁的豪情。

为首的青年身着玄色劲装,腰间佩剑的穗子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他身旁的公子白衣胜雪,手持折扇,温润如玉的气质与孙策的张扬形成鲜明对比,那是传闻中的周瑜周公瑾。

马蹄声渐近,我下意识后退半步,却不小心踩到松动的石块。

惊呼间,身后的桃树被碰得簌簌作响,无数花瓣如雪花般飘落。

孙策勒住马,目光穿过纷飞的桃花落在我身上,朗笑道:\"好个'人面桃花相映红'!\"

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如鹰隼,惊起一片尘埃。

我这才想起,方才为了追逐一只白鹭,竟将父亲赠予的宝弓遗落在桃树下。

孙策弯腰拾起弓箭,指腹抚过弓身刻着的\"大乔\"二字,眼中满是赞赏:\"原来这就是庐江乔公爱女的宝弓,果然名不虚传!\"

周瑜也下了马,温文尔雅地行了一礼:\"贸然打扰两位姑娘,还请恕罪。\"

他的声音清朗如泉,倒让我和小乔的局促消去几分。

那日,我们在桃林里畅谈许久。

孙策说起江东的战事,眼中迸发着炽热的光芒,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周瑜则与我们谈论诗书礼乐,言辞间尽显儒雅风范。

临别时,孙策折下一枝桃花,递给我:\"待到来年桃花再开,定当亲自来皖城拜访乔公。\"

他的指尖擦过我的掌心,带着征战沙场的温度,让我的心莫名一颤。

如今,这场梦即将成为现实。

花轿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我掀开轿帘,最后看了一眼皖城的青山绿水。

城墙上的旌旗在寒风中翻卷,护城河结着薄冰,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远处,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白衣银甲,正是孙策。

他勒住马,向我伸出手,眼中的炽热让我心跳漏了一拍。

\"夫人,回家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将手放入他掌心,感受到那上面薄薄的茧子,那是征战沙场留下的印记。

他轻轻一拉,我便稳稳落在他身前的马背上。

马匹嘶鸣一声,扬起前蹄,向着吴郡疾驰而去。

身后,皖城的城门缓缓关闭,如同合上了我少女时代的最后一页。

婚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吴郡的都督府气派非凡,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水流觞间尽显风雅。

孙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处理军务,我则在府中照料家事,学习如何管理偌大的府邸。

闲暇时,我会与小乔相约在花园中谈诗作画,她已嫁给周瑜,两家相距不远,往来十分方便。

有时孙策会带着周瑜前来,四人围炉夜话。

火盆里的木炭噼啪作响,照亮他们谈论天下大势的面容。

孙策说起要荡平江东、逐鹿中原的抱负时,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周瑜则在一旁出谋划策,条理清晰,令人心折。

我和小乔静静地听着,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惹得他们哈哈大笑。

那些日子,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时光。

然而,乱世从不会给人太多安宁。

建安五年春,孙策遇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

那日清晨,我正在后院教女儿识字,忽听得前院传来一阵骚乱。

管家脸色苍白地跑来:\"夫人,将军他......\"我扔下手中书卷,提起裙摆便往前厅跑去。

书房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孙策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的箭矢泛着幽蓝的光。\"伯符!\"

我扑到他身边,握住他冰冷的手。他艰难地睁开眼,嘴角溢出鲜血:\"夫人......\"

他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清,\"江东......就托付给你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拼命点头,却只能看着他的瞳孔渐渐失去光彩。

料理完孙策的后事,我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吴国太,自己则搬到城郊的别苑居住。

这里远离喧嚣,四周是大片的竹林,风起时沙沙作响,倒也清净。

每日清晨,我都会站在露台上,望着东方的朝阳升起,仿佛能看到孙策骑着马,带着胜利的笑容归来。

庭院中的桃树是他亲手所植,如今已亭亭如盖,每年春天都会开满粉白的花朵,却再也不见折花人。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烽火照亮了长江。

我站在江边,望着对岸冲天的火光,想起当年孙策与周瑜谈论破敌之计时的豪情。

那时他们说,只要有长江天险,江东便可保无虞;如今,周瑜正在那场大火中指挥若定,以少胜多,成就千古佳话。

而我的夫君,却只能在青冢中,听着这震天的喊杀声。

江风吹起我的衣袂,恍惚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桃花纷飞的午后,孙策笑着向我走来,说要带我去看最美的江东。

如今江东依旧,只是物是人非。岸边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岁月流转,江东的基业在孙权手中日益稳固。

我独自守着与孙策的回忆,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

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取出那把珍藏的宝弓,抚摸着上面刻着的\"伯符赠大乔\"字样,泪水无声地滑落。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这片孙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有时,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孙策的墓前。

墓前的石兽已有些斑驳,四周长满了青草。

孩子们天真烂漫地采来野花,放在墓碑前。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望着远处的青山,仿佛又听见了孙策爽朗的笑声。

江东皎月依旧,只是照不见归人。我知道,在这乱世中,我能做的,便是守着这份回忆,如同守护着江东的明月,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等待重逢的那一天。

也许有一天,当桃花再次开满皖城,我会在那纷飞的花雨中,与我的少年郎再次相遇。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中国古代名人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