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把最后一张演算纸仔细叠好,边角对齐桌面的纹路,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发出规律的轻响。他抬眼看向陈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几分沉稳,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你别忘了,他们都是从我们这里转过去的。兴欣战队的底子还在,就算换了赛场,那些刻在骨子里的默契和韧性,变不了。”
陈果正对着摊开的和平精英pEL赛程表出神,指尖无意识地在“团队赛阵容”那栏画着圈,闻言缓缓抬起眼,眼底还残留着几分对数据的忧虑:“我当然知道他们是兴欣出来的,可新赛场的配置和荣耀真的太不一样了,变数太多,光靠老底子怕是不够。”
“是不一样,但总有相通的地方。”罗辑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本泛黄的荣耀职业联赛手册,封面上“第十赛季团体赛规则”几个字已经有些褪色。他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的团队配置图,语气笃定,“你看,荣耀的团体赛是6个人上场,5个首发带1个替补,到了总决赛就两支队伍对垒,12个人撑满整个赛场。现在这个和平精英pEL,16支战队参赛,每支队伍刚好5个人,算下来一共80个选手——哦,你之前说的‘4个首发加指挥位’,其实细分下来就是指挥、自由、突击、架枪这四个核心位置,再配一个替补,和我们当年打荣耀时的配置,骨子里是相通的。”
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黑色水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快速画了个简易的阵型图。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叶修肯定是指挥位,这一点不用多说。他对赛场的把控能力,不管是在荣耀还是新赛场,都是核心中的核心。你想啊,当年在荣耀,他能拿着一把散人账号卡,把一群新人捏合成冠军队伍,靠的就是对全局的精准判断。放到和平精英里,什么时候该转移、什么时候该架枪、什么时候该主动开团,他心里肯定跟装了雷达似的,比任何数据模型都靠谱。”
陈果的视线落在纸上“指挥位”三个字旁边的“叶修”上,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了些。她想起叶修在荣耀赛场上的样子,哪怕身陷劣势,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的指令也永远清晰冷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罗辑的笔尖移到阵型图的右侧,写下“自由位”三个字,紧接着在后面标上“苏沐橙”:“苏沐橙打自由位最合适。她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在荣耀里就体现在枪炮师的远程支援上——团战中既能精准轰炸敌方阵型,又能及时给队友补伤害,从来不会局限在某个固定位置。到了和平精英里,自由位需要的就是这种‘哪里需要往哪补’的意识:队友被冲时能迅速架枪支援,转移时能提前探路清障,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客串突击手补掉残血,这和她在荣耀里的风格简直无缝衔接。”
他顿了顿,笔尖在“自由位”三个字上加重了力道:“而且苏沐橙对距离和角度的敏感度,是天生的优势。荣耀里她能算准炮弹的飞行轨迹,新赛场里计算子弹下坠和抛物线,对她来说不过是换了种计算方式而已。”
陈果点点头,苏沐橙在荣耀里精准到毫厘的炮口调转,确实是旁人难及的天赋。她忽然想起某次训练赛,苏沐橙隔着三个掩体,硬是靠预判对手走位,用一颗炮弹打断了对方治疗的关键技能,那种对赛场细节的捕捉,或许真的能在新赛场派上大用场。
“唐柔的话,突击位是板上钉钉。”罗辑的笔尖在阵型图前方重重一点,写下“突击位·唐柔”,字迹力透纸背,“她那股一往无前的冲劲,放在近战刚枪里再合适不过。就像她在荣耀里玩战斗法师,永远是正面突破的先锋,龙牙挑空的时机永远卡在对手技能真空期,一点都不含糊。和平精英的突击位需要的就是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狠劲,贴脸团战敢拉枪,冲房区敢带头莽,唐柔的风格简直是为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
他抬眼看向陈果,语气里多了几分分析:“当然,突击位也最考验细节——压枪的稳定性、换弹的时机、掩体后的身位控制,这些都得重新练。但以唐柔的性子,越是需要硬实力的地方,她越能逼出自己的潜力,当年她从荣耀新手打到职业水准,不就是靠这股不服输的劲吗?”
陈果想起唐柔第一次接触荣耀时,握着鼠标的手都在抖,却硬是靠着每天十六小时的训练,把操作精度磨到职业级。她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对唐柔的担忧淡了几分。
罗辑的笔尖移到阵型图的侧后方,犹豫了一下,才写下“架枪位·魏琛”。他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几秒,语气沉了些:“魏琛打架枪位,其实是最合适的。架枪需要的预判能力和耐心,他比谁都懂。在荣耀里,他玩术士时看似散漫的走位,其实全是对对手路线的算计,一个诅咒技能扔出去,角度总能刚好覆盖三个对手的走位盲区。放到和平精英里,架枪位就是要蹲在暗处看清楚局势,什么时候该架住马路,什么时候该锁住房门,什么时候该提醒队友绕后,这些都是他的强项。”
陈果的眉头却轻轻蹙了起来:“可魏琛的状态是个大问题。他年纪摆在那,荣耀里还能靠经验弥补手速,新赛场节奏那么快,连续作战对体力消耗又大,万一撑不住……”
“这就是我要说的关键。”罗辑在“魏琛”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架枪位看着不用冲在前面,其实最考验专注力——敌人可能从任何方向出现,一秒钟的走神都可能让队友陷入险境。魏琛的经验够,但体力和反应速度是硬伤。我模拟过他的状态曲线,连续作战超过四小时,架枪失误率会从10%飙升到35%,比如该锁左路时偏偏看了右路,或者开枪慢了0.5秒,被对手反打。”
他顿了顿,笔尖往下移了半寸,写下“替补·伍晨”,然后画了个箭头指向“魏琛”的位置:“伍晨确实是替补,但他只能替魏琛的架枪位。这就是新赛场配置的局限——不像荣耀里,替补能根据战局灵活补任何位置。pEL的替补位基本是固定的,伍晨这段时间练的全是架枪位的操作:如何预判敌人进圈路线、如何调整倍镜焦距、如何配合指挥报点……换其他位置他根本没练过,强行上场就是白给。”
陈果拿起桌上的水杯,抿了口已经凉透的水,喉咙里泛起一丝涩意:“也就是说,魏琛要是状态断崖式下滑,比如连续三场架枪失误率超过30%,或者团战反应比平均水平慢0.8秒以上,就必须得换伍晨顶上?”
“对。”罗辑点头,笔尖在纸上标出一组数据,“但伍晨毕竟是替补,和团队的磨合度肯定不如魏琛。叶修指挥转移时,魏琛能瞬间get到该架哪个山头、哪个房区,甚至不用多说一个字;换成伍晨,至少需要两秒反应时间,还得确认一句‘架东侧山坡对吗’。这两秒在新赛场里,足够对手摸到近点、架好枪线,把我们的转移路线全封死。”
他看着陈果凝重的神色,又补充道:“不过伍晨也有优势。他的稳定性比魏琛强太多。在荣耀里他带过战队,知道怎么在高压下稳住节奏,不会像魏琛那样容易情绪化。如果真到了换人的时候,伍晨至少能把架枪失误率控制在15%以内,虽然缺乏惊喜,但能保证不拖后腿——这在胶着的比赛里,有时候比‘惊喜’更重要。”
罗辑把笔放在桌面上,那张画着阵型图的纸摊在两人中间,五个名字像是一颗五角星的五个顶点,少了谁、换了谁,都会让整个阵型的平衡发生微妙的变化。“说到底,团队赛拼的从来不是单个人的厉害,是整个体系能不能转起来。叶修的指挥就是那个轴心,只要他在,哪怕中间换了齿轮,也能想办法让机器继续转。就像当年在荣耀,我们一度换了三个替补,青黄不接的时候,他照样能把队伍拧成一股绳,靠战术弥补配置的漏洞。”
陈果拿起那张纸,指尖在“魏琛”和“伍晨”的名字上反复摩挲,纸面被蹭出淡淡的白痕。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字迹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是给这两个名字镀上了一层不确定的光晕。她想起荣耀赛场上,魏琛总能在关键时刻靠着老狐狸般的狡猾创造奇迹,而伍晨则像个沉默的基石,默默撑起队伍的下限。这两种风格,到了新赛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希望吧。”她轻声说,把纸仔细折好,放进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现在想再多也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罗辑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把桌上的演算工具一一归位:尺子放进笔袋,计算器摆回角落,散落的便签纸叠成一摞。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还有抽屉合上时那声轻微的“咔嗒”响,像是为这段关于阵容配置的分析,暂时画上了一个逗号。
谁都知道,只要比赛还在继续,只要那五个人还在新赛场上奔跑,这些关于位置、替补、状态的讨论,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句号。
办公室的门轻轻关着,把网吧前厅的喧嚣和训练室的键盘声都挡在了门外。阳光透过窗户,在桌面上投下一块长方形的光斑,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也照亮了满桌的图纸和数据——它们无声地摊着,像是在诉说一场新征程里,那些尚未可知的挑战与坚守。
喜欢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请大家收藏:(m.8kxs.com)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