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把台灯往罗辑面前又挪了挪,暖黄的光晕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投下清晰的圈,纸页边缘已经被反复翻动磨出了毛边。她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五个熟悉的Id——“修豹”“温鸽”“勇虎”“琛狮”“晨狼”,像在辨认老朋友换了新衣裳。突然,她停下手指,看向正对着一堆公式皱眉的罗辑:“罗辑,你说……他们五个在和平精英春季赛里,数据会是多少?”
罗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灯光,他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水在纸面洇出个小小的点:“您是说场均淘汰、伤害量、存活率、团队贡献率这些核心数据吗?”见陈果点头,他翻开新的一页,在页眉写下“pEL春季赛数据模拟”,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虽然还没正式参赛,没有实战样本,但可以基于他们在荣耀时期的竞技特质,结合和平精英的赛事机制做合理推演。”
“先看叶修,指挥位。”罗辑在“修豹”二字下画了条加粗的横线,旁边标了个小小的指挥棒符号,“和平精英的指挥核心是资源分配效率、落点选择准确率和圈型预判能力。叶修在荣耀时的大局观评分是94分,战术调整速度平均0.8秒\/次,远超职业联赛的平均水平1.5秒。换算到这边,他的场均信息利用率——也就是通过队友报点、地图动态、毒圈走势做出决策的效率,应该能达到85%以上,这在现役指挥里能排进前五。”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笔记本上的圈型示意图:“圈型预判准确率保守估计70%,毕竟他最擅长从对手的走位习惯反推意图,这点和荣耀里通过敌方技能冷却时间预判下一步动作是一个逻辑。比如决赛圈刷在海岛N港,他能根据前期收集到的对手跳点信息,提前三分钟预判出至少三支队伍的转移路线,这在荣耀里打地图战的时候验证过无数次。”
方锐叼着根没拆封的棒棒糖凑过来看,塑料包装纸在指尖转了个圈,手指点在“70%”上:“这老头阴人有一套,圈边卡人的成功率肯定高吧?我记得当年打蓝雨,他就爱在地图边缘藏着,等对手半血出安全区的时候突然冒出来。”
“是的。”罗辑在旁边补了行小字,“基于他在荣耀里‘拖刀计’的战术风格,和平精英里的‘卡圈边’成功率预计65%,也就是在毒圈收缩时,通过地形优势拦截突围队伍的成功率。但作为指挥,他的个人淘汰数据不会太高,指挥位通常需要牺牲部分输出机会来保障团队运营,场均1.5个淘汰差不多,重点在团队贡献率——预计能让全队整体存活率提升20%,这才是指挥的核心价值。”
陈果端起茶杯抿了口,热气模糊了镜片:“像他的风格,自己杀不杀无所谓,能把队友送进决赛圈就行。那沐橙呢?自由位。”
“苏沐橙的自由位,核心是远程压制力和侧翼支援效率。”罗辑写下“温鸽”,旁边画了个狙击镜的简笔画,“她在荣耀里的远程攻击精准度是89分,反应速度0.35秒,这转化到和平精英的狙击上,百米内的狙杀成功率应该能到60%,千米外的极限狙击可能稍低,但架枪威慑力——也就是通过持续瞄准让对手不敢轻易露身位的效果,能达到90%。”
他翻到另一页,上面贴着张苏沐橙在荣耀里玩枪炮师的截图:“你看她当年打远程压制时,从来不是盲目开枪,而是每一发子弹都带着战术目的,要么逼对手走位,要么掩护队友转移。换到和平精英,她的每一次架枪都能为团队争取至少15秒的转移时间,这在职业赛场上,15秒足够完成一次战术布局了。”
“场均伤害量会很高,预计2000+,这在自由位里属于顶尖水准。但因为自由位需要频繁灵活转点,寻找最佳架枪位置,存活率可能在65%左右,比突击位高,比固定架枪位低,这是自由位的特性决定的。”
包荣兴突然一拍桌子,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吱呀”一声,吓得桌角的笔筒都跳了跳:“唐柔!突击位!她冲起来挡都挡不住!当年打嘉世,她一个人追着三个打,战矛舞得跟风火轮似的!”
罗辑被吓了一跳,扶了扶眼镜,笑着在“勇虎”下写了“场均淘汰3.0+”:“唐柔的突击风格是典型的‘破点型’,荣耀里她的近战爆发伤害是同职业平均水平的120%,转化到和平精英,冲房区的成功率——也就是在1v多的情况下突破敌方防守的概率,预计55%,这比一般突击手高10个百分点,因为她敢打高风险操作,比如翻越窗户时空中开枪、贴脸换弹这些非常规操作,这点和荣耀里‘霸碎’接‘圆舞棍’的连贯爆发逻辑完全一致。”
他指着一组对比数据:“现役顶尖突击手的冲房成功率平均45%,她的优势在于敢拼,而且失误率低。不过这种风格也会导致存活率稍低,预计50%左右,但一旦让她冲进决赛圈,决赛圈淘汰率能到40%,也就是说只要她活着进决赛圈,平均每局能带走2个以上对手,这在荣耀的擂台赛里验证过,她越到关键时刻越敢打。”
乔一帆推了推眼镜,轻声问:“魏琛的架枪位呢?他总爱蹲草丛,当年在荣耀里,我们打团战,他能在同一个草堆里蹲十分钟不动。”
“‘琛狮’的架枪位,核心是隐蔽性和时机把控能力。”罗辑写下“场均架枪时长12分钟”,旁边画了个草丛的符号,“他在荣耀里的‘猥琐流’战术对应和平精英的‘伏地魔’打法,草丛\/掩体利用率预计80%,也就是能快速找到最优隐蔽点的概率,这比现役架枪手平均高15%。他的背身淘汰率——也就是偷袭毫无防备的对手,会很高,75%,但正面刚枪能力稍弱,所以场均淘汰稳定在2.0,重点在‘出其不意’的战术价值。”
他顿了顿,翻到记录道具使用的页面:“另外,他的道具使用效率,比如烟雾弹掩护队友转移、手雷封路逼对手走位,会和荣耀里的‘诅咒之箭’封走位一样精准,预计90%。记得当年打霸图,他一个‘暗影突袭’加‘诅咒之箭’,把韩文清的路线封得死死的,现在换了手雷,效果差不多。”
最后轮到伍晨,罗辑在“晨狼”旁标了个替补的符号,字迹比前面几个稍轻些:“替补位的价值在适应性和补位效率。伍晨在荣耀时的角色切换熟练度是92分,能在三分钟内适应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需求,这在替补里是顶尖的。和平精英里,他作为替补,预计能兼容突击和架枪两个位置,场均数据可能不如主力稳定,比如突击时场均2.0淘汰,架枪时1.5淘汰,但关键局的补位效果——比如队友状态下滑时的即时替换,能让团队容错率提升15%。”
他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他的笔记习惯会转化成‘对手习惯记录’,预计能让团队针对特定对手的胜率提高10%。当年打挑战赛,他整理的对手资料比官方还详细,现在换了和平精英,这份细致肯定还在,比如他能记住某支队伍的四号位总爱在决赛圈喝饮料时不看后方,这种细节往往能决定胜负。”
安文逸翻着手机里的现役选手数据排行榜,屏幕光照亮他清瘦的侧脸:“这些数据放在现役选手中,是什么水平?能算一线吗?”
“上游水准,距离顶尖差在磨合,远超中游。”罗辑画了个柱状对比图,“叶修的团队贡献率、苏沐橙的远程压制力、唐柔的破点能力,这三项是顶尖水准;魏琛的隐蔽战术和伍晨的替补适应性,属于特色优势。综合来看,他们的团队综合评分能到80分,现役S级战队平均85分,但考虑到他们的默契基础,磨合两个月后冲到85分问题不大。”
莫凡靠在墙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旧战队徽章,突然开口:“这些数据里,藏着他们在兴欣时的影子。叶修的大局观,沐橙的精准,唐柔的冲劲,魏琛的猥琐,伍晨的细致,一点都没变。”
陈果看着那页写满数字的纸,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不管多少数据,只要他们五个在一起,就总有惊喜。就像当年没人信我们能夺冠,现在这些数字,说不定打起来还能更高。”
罗辑推了推眼镜,在页脚用红笔补了行字:“团队默契值未计入,该数值对最终结果影响权重30%——基于兴欣时期的92分默契值,此处暂按85分计算。”
台灯的光晕里,那些跳跃的数字仿佛活了过来,像五个即将踏上赛场的身影,带着熟悉的韧劲和默契,正一步步走向属于他们的新战场。
喜欢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请大家收藏:(m.8kxs.com)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