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回收金手指从种田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0章 吃瓜保命系统(20)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好在离过年还有段时间,现在开始筹备也来得及。

她谢过郭寡妇,回家和谢奶奶说起冬储菜的事。

“哎哟!我也差点给忘了!”谢奶奶一拍额,“最近家里不缺菜,都没想起来。明天我就去菜站订冬储菜。煤球倒是不急,你郑叔说他认识一个朋友,可以送货上门,不要票的那种。”

谢姎秒懂:黑市煤。

谢奶奶继续道:“……就是量比较大,光我们两家还吃不下,他另外再寻摸个一两家,到时候三四家拼一车。”

这么一来,就剩烧火的木柴了。

“柴火往年都是你慧姨帮着买的。今年要不也先问问她?不行就找你苗姨帮忙。她娘家乡下的,应该不难弄到。”

往年之所以没找苗兰帮忙,是因为那时候两家不像今年往来的那么频繁。

而赵文慧因为和儿媳妇交情好,一手揽下了这事儿,谢奶奶就没再托别人。

这么一安排,过冬必备的物资,也没那么令人焦灼了。

但有了备冬意识,谢姎开始留意大街小巷明市黑市贩卖的各类物资,凡是度冬用得上的都买买买。

逐渐的,属于她家的地窖区域,堆起了足够一个冬天使用的劈柴、煤球,备足了一个冬天吃的萝卜、白菜、土豆。

这些各家都有囤,无非就是量多量少的区别。

各家用了多少,大致都是有数的。

但其他的,就不敢往公共地窖放了。

谢姎抽空把家里闲置的一个空房间改造成了储藏间,冬天温度低,没有取暖家什,就跟个天然冷库似的,用来囤放分批从粮站或黑市淘得的米面粮油、鸡蛋鸭蛋正合适。横梁上还挂起了一串串腊肉、香肠。

邱家送来的火腿,还有完整一只没开,开的那只也还没吃完。

不过年前也打算开了,到时候给交好的亲戚朋友送年礼能派上用场。

小菜园的蔬菜趁还没冰冻,全部起底,没吃完的蔬菜,连同刚买的白萝卜、老豆角,晒了一波菜干。

两株供她家吃了好几顿藤叶的红薯刨出来竟然收获了十二个大红薯。

这红薯卖相太好了,她没舍得放地窖,而是收入了储藏间。

除此之外,子孙俩还花了一个礼拜天,腌了一缸酸菜、做了几坛酸萝卜、酸豇豆等泡菜。

谢姎还在黑市淘到了一个蜂窝煤炉,赶在下雪前,碾碎了一批煤球,用工具制成一个个比煤球更耐烧的漂亮蜂窝煤,晒干后垒在灶台下。

厨房间的水缸和储藏室的备用水缸都蓄满了水。虽说自来水厂提前来给水管包上了稻草垫,但万一冻坏了呢,抢修速度可赶不上家庭用水啊。

忙完这些,时间也差不多到十二月中下旬了,京市已经被银装素裹的冰雪覆盖,迈入了真正的寒冬。

“姎姎姐,这荷花藕是我爸妈的同事去南方出差带回来的,给你家添个菜,有排骨的话炖汤鲜得很……哇!你家好暖和啊!”

又是一个周日,郑苗苗提着长长一条莲藕敲开了谢姎家的门。

厚实的门帘一撩开,室内的暖意瞬间让郑苗苗有种提前来到春天的感觉。

谢姎下班到家没多久,换了家居服正陪小堂弟在炕上玩。

见郑苗苗送来了莲藕,这是好东西!北方的冬天极少见到。

不过今晚家里吃鱼,她在黑市买到了一条草鱼,又在菜站买了块豆腐,打算来个一鱼二吃——鱼头和豆腐煲汤,鱼肉红烧,莲藕留着明天再做了。

把有四五节长的莲藕拎进储藏间,顺便抓了一把脆枣出来,洗干净装盘放炕几上,招呼郑苗苗坐下来吃。

郑苗苗围着谢家新添置的烟筒火炉绕了一圈:“这炉子怎么跟我家的有点不一样?”

怎么说呢,有点像她前世见过的移动小壁炉——四四方方一张桌,桌洞镂空镶嵌着四面玻璃,桌洞里生起篝火,就是一个小型壁炉。

但谢家的这个不是玻璃,是铁皮。

那也比她家用的烟筒炉要实用,她家的炉子纯粹用来烧火取暖,谢家这个还能当饭桌。

哎呀不止呢!抽掉桌子中央的盖板,换成一张铁丝网,还能煮茶、烤火、热饭菜呢。

“姎姎姐,你这是从哪儿淘来的?好看又实用!”

郑苗苗羡慕得都想给自家也整一台了,但她瞧着这烟筒炉不是全新的,肯定不是供销社买的。

谢姎笑着道:“不是买的,是用老的烟筒炉改造的。”

她家卧室都是架子床,早年取暖都用汤婆子、炭火盆。

直到谢母生完她坐月子,家里淘到了一只烟筒炉,放到房间角落生起火,炉子里火苗跳跃、炉子上放一壶水,既能取暖又不会太干燥,还随时有热水喝。

而且比炭火盆要安全得多——

因为有个直直长长的烟囱筒,顺着墙上挖的孔,能把炭火的烟气排到室外,只要烟筒的密闭性做到位,即使窗门紧闭,也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后来,随着家里条件好起来,每个卧室都添了这么一个烟筒炉。

今年入冬前,老太太把炉子从杂物间取出来,用之前想把烟道通一通,免得被炭灰堵塞了影响排烟。

谢姎见有两台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了,反正家里目前就她的卧室晚上需要生火炉子取暖,老太太自从入了冬、暖炕烟道拉起来以后,就不再回卧室睡了,起居睡觉都在有暖炕的堂屋。

尤其今年还多了个没满周岁的小堂弟,有热乎乎的暖炕,谁还愿意回冷冰冰的房间?

谢姎干脆把两台锈迹斑斑的烟筒炉拆了,换了几张新铁皮,添了点木料,拿着问厂里借的电焊枪和榔头、锤子,库库一通操作,组装成了一台四方形的烟筒炉桌,取代了平时的饭桌。

抽掉中央的铁皮盖板,就是个普通炉子,可以烧水、炖菜,还能边炖边吃就像涮火锅;

放上盖板就是一张饭桌,而且因为底下烧着火,饭菜放在桌上不会冷;

盖板换成铁丝网,可以煮茶、热奶、烫干粮。也可以放几个生栗子、生土豆,一会儿就熟了。若嫌苹果橘子冻手,也可以放在铁丝网上烤一会儿,烤得热乎乎了剥着吃,既暖胃又能补充维生素。

炉桌下半部分设计成了储物格,用来堆放木头、煤球,省的天天去地窖取柴火。

堂屋烧了炕,又有了炉桌,可不就暖如春夏了嘛。

喜欢快穿:回收金手指从种田开始请大家收藏:(m.8kxs.com)快穿:回收金手指从种田开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