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科举,自然不会马上开始。
就算此事影响极大,杨林也不只是在大兴城张贴皇榜,但要传遍整个天下,仍旧需要一定时间。
再加上各地读书人做出反应,筛选出来京赴考的名单,同样需要时间。
这一切,杨林都按照马展的计划进行。
虽然马展的计划,并没有在所有细节处面面俱到,但他将后世科举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法都搬了过来,自是颇为完善。
而在城中读书人,因为科举之事议论纷纷,甚至是发生争吵时,杨林则是在府衙之中,听着亲兵禀报:
“启禀王爷,自从皇榜张贴之后,城门处聚集了大量读书人,寒门和世家子弟兼有。
两方人马差点发生争斗,但被守城将士控制住了局面,方才陆续散去。
现如今,消息已经在城内大肆传播,越来越多人议论科举之事。”
听得此言,杨林微微颔首,说道:
“那这些人对科举看法如何?”
亲兵正色答道:
“众多寒门子弟叫好,至于世家之人,虽未表态支持科举,却也不曾反对。”
说起这个,杨林哑然失笑道:
“这是大势所趋,纵然世家根基深厚,但科举利国利民,他们若是直接反对,只会让自己千夫所指。
这些世家大族,确实高高在上太久了,如今大隋方才重建社稷,还是要有新气象,不能如往日那般。”
简单吐槽两句,杨林很快回过神来,他看着前方亲兵,淡然说道:
“你继续去城中打探消息,若是两方争端,也不必过分阻拦,本王只有一点,那就是绝不能让世家一方太过仗势欺人了。”
亲兵顿时恍然大悟,他没有犹豫,立刻拱手道:
“王爷放心,属下明白!”
看着士卒离去身影,杨林脸上不由得露出微笑,喃喃道:
“看来展儿的办法确实好用,接下来就是看科举能够为朝廷选拔出多少良才了。
对了,前两天展儿还说了,他和十一他们鼓捣了个什么书店,也不知怎么样了?”
——
大兴城中,一处街道上。
因为科举之事,近日的大兴城越发热闹起来,附近的读书人纷纷赶来了解情况。
却无人注意到,在这街道上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家新的店铺。这家店铺尚未开门,其中有着不少匠人正在忙碌。
与此同时,一名身穿锦袍的青年转过身来,随口问道:
“十一哥,东西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青年正是马展,而这里则是经过他和丁良商议,最终选定的书店位置。
听得马展之言,在前方的丁良神色轻松,笑着说道:
“十二弟,你就放心吧,东西都准备好了,那些匠人正在加班加点印刷纸书呢。
有了你这印刷术,再加上宫里的藏书,要是为兄还做不好此事,岂不是太无能了?
如今书店也快装好了,只等纸书印好,便可开门营业了。不过,你说咱们这书店,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想起这个,丁良不免有些纠结。
取名字这事,马展也不擅长,不过,他让丁良创办这书店,主旨便是惠及百姓,让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书,看得起书。
就这样,马展忽然开口道:
“这书店利国利民,惠及百姓,若是名字太过特性独立反而不好,以我看,不如就叫做惠民书店吧。”
“惠民书店?”
丁良愣了下,这名字还真是简洁明了,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本身丁良也不是什么文化人,既然马展已有决断,他很快点头道:
“也好,那就叫惠民书店吧。”
二人在此达成一致。
取好了名字,马展微微颔首道:
“十一哥,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希望书店能够早日开业。”
丁良闻言连连点头。
其实对于丁良来说,书店挣钱只是其次,关键还是成就感。
他的习武天赋并不出众,别说和马展相提并论,就算与其他太保相比,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自从上次与马展合作,售卖山河醉赚得盆满钵满,他便是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或许这才是他擅长的地方。
而今,既然马展有用得上他的地方,那丁良自不会推三阻四。他只希望能够将书店做大做强,这就是他的目标。
就这样,二人从书店离开。
马展直接回了镇国王府,至于丁良,他还有事要忙碌,便自行离开了。
——
时间转瞬,已经过去半个多月。
随着消息不断传播,各方之人也都陆续赶到了大兴城中。
而在一处府邸中。
一名中年男子正在书房,他看着眼前之物,不由得皱起眉头,说道:
“这是什么东西?”
在他前方,一名家仆小心翼翼道:
“启禀老爷,这是在城中一处名为惠民书店的地方买的,小的已经打听过了,这惠民书店方才开店数日。
不过,这书店如今在大兴城,名气却是不小,店内人满为患,小的也是排队了许久,方才买了本书回来。”
中年男子眉头微皱,沉吟道:
“惠民书店……这纸书价值几何?”
家仆连忙答道:
“此书只要二百文,并且店内其他纸书,也大多是这个价格。”
听到这个答案,中年男子神色更加郑重,他吐出浊气,沉声道:
“好一个惠民书店,要说这背后无人推波助澜,让老夫如何相信?
先是科举,又来纸书,这些人当真是图谋不浅……你继续去打探消息,看看这书店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作祟?”
家仆连忙拱手而去,不敢怠慢。
中年男子又在书房中思索片刻,便是连忙写了一封书信,接着喊道:
“来人,将这封信送回族中。”
显然,这中年男子正是世家之人,虽然这惠民书店只是卖书,并未针对世家大族。
但他作为世家中人,岂会察觉不到其中不同寻常之处。纸书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容不得他不多疑。
从朝廷推行科举开始,就足以说明朝廷的态度,这是想要拉拢寒门子弟,削弱天下大族的影响力。
脑海中诸般思绪浮现,中年男子有些不屑的冷哼一声,说道:
“以为这样,就能对付我等大族,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喜欢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