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填房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书肆二楼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孙嵩闰说:“乡试的考试定下来了,在明年的八月份,具体到哪一天,这个还没定,但时间只剩下几个月了,这次你可要好好考,咱们塾学对你可是给予厚望啊!”

傅天佑立即站起身来,郑重地说:“恩师放心,天佑这次一定要多加小心,再也不会出任何岔子!”

孙嵩闰冲着傅天佑摆了摆手道:“好!我也不留你了,你回去吧,去书肆二楼找些明法、明算方面的书,别的科目我不担心,策问方面的题目你多琢磨琢磨,刚才说的朝廷的改革内容,都可能涉及到,可不要掉以轻心!”

“是!谢谢恩师!”

傅天佑冲着孙嵩闰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大步出了厅堂,和守在门口的姜鹏行了一个作揖礼,大踏步穿过庭院,汇合了张二狗,两人立即赶往了在南街的书肆。

现在不到巳时中,正值书肆人多的时候,小伙计宝财忙的团团转,书肆管事孙诩鸣也没闲着,帮着读者指点寻找所需书籍之余,还要给几个排队买书的顾客结账,但忙中有序,并不混乱。

傅天佑带着张二狗过来时,孙诩鸣刚刚给一位顾客算好了账,抬头见是傅天佑,微微一笑道:“今天咋来晚啦?”

“我刚刚去拜见了恩师。”傅天佑解释了一句,问道,“诩鸣哥,二楼今天人多吗?”

“府里几位少爷在呢,带着几个人刚刚上去不一会儿。”孙诩鸣一边冲结算好的顾客点头,一边往楼上看了一眼,回道。

“那,诩鸣哥,我先上去了。”傅天佑说完看了张二狗一眼,从他手里接过自己的书箱,就直奔楼梯去了。

张二狗会意的点点头,然后就守在了书肆的楼下,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些日子跟着公子来书肆,张二狗对周围的环境已经了如指掌,知道在哪里能更好的隐蔽自己,还能及时的保护公子。

今天孙府之行,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那个叫小春的小厮还有那个老门房姜鹏,都不是简单的人,他已经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将今天的事情跟小伙伴们好好念叨念叨,他们要加紧苦练功夫才行,要不他们咋保护公子?

傅天佑到了二楼,先去了自己独立的房间,将书箱放好,然后才出了屋子,去隔壁屋的书架上找书去了。

孙家的书肆二楼,有大小十几个房间,大房间设置了一排排书架,主要存放历朝历代珍贵藏书,比如【史记】、【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流传下来的珍贵书籍;前朝参考唐朝的科举书籍,比如【五经正义】、【开成石经】这些儒家经典名着;还有明经科考试科目,【诗】、【书】、【礼】、【易】、【春秋】、【孝经】、【九章算术】以及【齐律疏议】律法等书籍,这些书籍分门别类,都标有指示牌,按名索骥就能找到。

傅天佑直接去了律法书架所在的房间,没想到里面早已经有人了,不是别人,正式孙嵩闰的第三子孙诩澄、第四子孙诩湛,以及上次去府城同行的李牧桓和何玖荣。

“傅师兄?”孙诩澄看见傅天佑进来,手里的书都来不及放下,立即高兴地上前拜见,“诩澄见过傅师兄!”

他对傅师兄很有好感,学识人品都让人称道,而且还是父亲的得意弟子,因此,对傅天佑很是尊敬,态度也很亲近。

孙诩湛和李牧桓、许久荣也急忙见礼:“见过傅师兄!”

傅天佑也急忙还礼:“各位师弟们好!”

傅天佑对这些小师弟不算很熟,但听说过他们的一些事情,毕竟他们都是恩师最得意的弟子,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孙诩湛,是孙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是孙家给予厚望的杰出人才。

李牧桓,是城里李家的嫡长子,八岁就进了孙家塾学读书,聪敏机灵,圆润通达。李家也是塾学的东家之一,是最早支持孙家办学的家族,因此,在塾学也很有话语权。

何玖荣,眉清目秀、有些瘦弱的一个十六岁的贫家子弟,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让人心生好感,聪慧低调,很受孙嵩闰喜爱。

孙诩澄,是个性情耿直、嫉恶如仇的人,说话做事坚持原则,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傅天佑倒是很喜欢他的性情。

“傅师兄也来看‘齐律疏议’的吧?”孙诩澄说着将手里的书递了过去,脸上的轻松不见了,苦恼的说,“师兄听说了吧?明年的恩科增加了明法和明算,明算倒是有点儿底,毕竟脱离不了‘九章算术’,但明法是新出台的‘齐律疏议’,里面都是没有见过的许多条款,光是背就得背到猴年马月去,考的时候,谁知道考官会出哪些题目?师兄你看看,真是愁死人了!”

傅天佑顺手将书接过来,先是看了看书皮,果然是朝廷新出台的“齐律疏议”,翻开了标题页,仔细看了起来。

上面有十二篇,三十卷,里面涵盖了刑法制度、国家主权、官员的设置、惩治贪官、户籍土地、赋役、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财产不受侵犯、军队调动、打击犯罪、惩治斗殴、打击欺诈犯罪、追捕逃犯、审讯判决等律法条款,是迄今为止内容齐全的律法宝典,真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吃透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傅天佑低头看书沉吟的时候,孙诩湛和李牧桓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默契的谁也没有说话,但目光却似有似无的落在了傅天佑身上。

虽然同是孙家子弟,但他们和傅天佑毕竟隔着好几年,彼此之间是早闻其名,未见其面,因此双方之间客气中带着疏离,并没有同窗之间该有的亲近。

而且客观地说,他们和傅天佑也是竞争对手,毕竟朝廷每年的录取人数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上去了,就意味着我的机会就少了,这个道理,连三岁孩子都知道。

喜欢填房日常请大家收藏:(m.8kxs.com)填房日常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