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桩喜讯传入京城,朝堂上下喜气洋洋,百姓更是欢欣鼓舞。
毕竟,苦日子熬了一代又一代,自朱由校登基后,世道才迎来天翻地覆的转变,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如今京城中的百姓,已将朱由校与太祖洪武老朱皇帝相提并论。
遥想当年老朱在位之时,奉天殿上虽是血流成河,却换来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这样的君王与朝廷,自然深得民心。
而此时的江宁,整日待在府中陪伴妻儿老小。
眼看离赶赴江南的日子不远,他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这日,他正逗弄着一双儿女,下人却匆匆来报:“侯爷,宫里来人传旨,请您火速入宫议事。”
江宁微微一怔,却也未多想,毕竟这种情形并非头一遭了。
他连忙换上官袍,快步赶往皇宫。
刚到御书房外,便听见屋内传来朱由校的怒吼声,江宁不由得愣住,这还是他头一回见朱由校如此动怒。
推门而入,只见内阁、八部及五军都督府的一众大佬全都外场。
江宁抬眼望去,朱由校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双目怒火熊熊。
其余大佬也个个脸色凝重。
他心中直纳闷,却还是快步上前恭敬行礼。
见江宁到了,朱由校脸色稍缓,示意他落座。
江宁刚坐下便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入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朱由校闻言,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上,怒声道:“今日清晨,北直隶巡抚刘宗周送来急报。
昨日通州的大运中仓、东仓、西仓,同时遇到了火龙烧仓!
虽然刘宗周及时组织人手扑救,可初步清点,仍有二十万担粮食化为灰烬!
如今他已将各粮仓官员与仓兵尽数扣押进行审问,此外,火灾还烧毁民房八百七十五间,上百名百姓丧生!”
江宁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通州乃京城粮仓,朝廷大半官粮、军粮都存放于此,眼皮子底下竟出了这么大的事。
无需细想也知,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否则三大粮仓怎会同时起火?
紧接着,朱由校又沉声道:“朕刚收到朱同蒙急报,林丹汗再率十万铁骑,意图入侵河套。”
对此,江宁倒不意外。
林丹汗再度兴兵本就在意料之中,毕竟大明早已关闭与喀尔喀的互市,他麾下那么多人要养活,除了向大明开战别无他法。
朝廷早就在河套集结重兵,宣府、大同两镇兵马也已整装待发,随时可驰援。
岂料朱由校话锋再转:“南直隶巡抚王绍徽五日前也送来了急报,南直隶漕粮沿运河北上之时,在徐州段发生沉船,几十艘大船沉入运河,还撞沉了十几艘民间商船。
二十五万石漕粮一粒未剩,运河也因此堵塞,短时间内难以疏通。
如今天津、通州及南方运河各地码头堆积的商船与货物也是堆积如山,根本周转不开。”
江宁眉头紧锁,这一连串变故,简直像提前串通好的。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定是江南那帮人搞的鬼,看样子他们是打算断了京城的粮路,再堵死运河,借此引发混乱。
就在这时,首辅孙承宗起身拱手道:“启禀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刻命漕运总督杨一鹏、漕运总兵陈启组织人手疏通河道,确保运河畅通。”
朱由校冷笑一声道:“漕运总督杨一鹏三日前上书,说运河常年失修,要疏通至少需三个月。
漕运总兵陈启则称,十万漕兵缺粮少饷,疏通河道至少要半年,还说若掘开运河,三个月内便可疏通。”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惊,陈启怕不是疯了?
掘开运河,徐州附近十几个州县怕是要沦为泽国,这代价太大,朝廷绝不可能应允。
此刻江宁总算明白,为何朱由校与众人脸色如此难看。
如今朝廷正在中原与北方推行移民工程,耗费了大量银钱与粮食。
林丹汗十万铁骑压境,大战一触即发。
北方各省都有州府遭了天灾,急需朝廷救济。
偏偏通州四大粮仓烧了三个,损失二十万石粮食。
最要命的是运河堵塞,南北货物无法周转,这无疑是给朝廷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看着众人凝重的神色,江宁沉思片刻之后,站起身拱手道:“启禀陛下,运河既然已经堵塞,短时间内难疏通,不妨先让其堵着,朝廷趁此机会改漕运为海运。
海运不仅省时,运输成本也更低,速度更快。
如今天津、山东登莱等地海贸兴盛,商船往来不绝,又有朝廷水师护送,只要给些政策优惠,商船定然乐意走海运,毕竟走运河不仅慢,成本还高。”
闻听此言,朱由校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这时一旁的小老弟温体仁赶忙补充道:“启禀陛下,忠义侯所言极是。
早在嘉靖三十五年,时任内阁首辅严嵩便曾提议,因漕运成本过高、损耗巨大,可改走海运,只是当时遭朝臣极力反对,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如今运河堵塞,正好给了朝廷改漕运为海运的理由,还能趁机清理运河淤泥。
毕竟朝廷每年在运河上的花费,已是天文数字。”
他接着说道:“就说正德五年,当时沿运河有八个漕帮划区而治,还在临清闸私发‘通漕文书’,无论官船、商船,都得缴银才能放行。
朝廷运送的官盐、漕粮,损耗竟高达五成,其中三成被十万漕兵及运河各衙门贪墨,剩下两成被八大漕帮瓜分,至于夹带私货,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北漕帮已被朝廷分化瓦解,名存实亡,可南漕帮在两淮地区依旧横行无忌,与官府勾结,每年从运河搜刮的钱粮不计其数。
单说正德七年,朝廷镇压八大漕帮后,从一位仅接任三年的帮主家中,就抄出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可见漕帮从朝廷身上刮走了多少油水!”
朱由校听罢,点头道:“既如此,便改漕运为海运!
运河既然堵了,就先让它堵着,回头朕再慢慢把里面的魑魅魍魉一一清理干净!”
这时,江宁又道:“陛下,如今朝廷在河南、山东迁移百姓,耗费大量钱粮。
银子还好,国库撑得住。
粮食方面,可用运往缅南省的军粮暂代。”
孙承宗听了,急忙问道:“江侯爷,那征西总兵赵率教麾下十几万大军吃什么?”
江宁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说道:“湄南河沿岸沃野千里,稻米一年三熟,赵率教和他手下的十几万兵马又不是傻子,肯定饿不着,说不定还能给朝廷运回些粮食。”
朱由校一愣,随即一拍脑门道:“倒是把这茬忘了!
如今赵率教正率兵攻打暹罗,即日起,让他就地自筹粮草!”
在场众人心中一凛,却无人反驳。
他们都清楚自筹粮草的含义,无非是苦一苦暹罗百姓,骂名由赵率教来担,反正如今赵率教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起身道:“陛下,可否动用囤积在京城附近几大粮仓的粮食,来平抑京城及北方诸地的粮价?”
朱由校点了点头:“当初存这些粮食,本就是为了应急,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此事由户部与内阁牵头办理,务必保证北方各地粮价平稳,绝不能让百姓吃不起饭!”
郭允厚与孙承宗等人连忙领旨。
紧接着,朱由校语气又沉了几分:“命户部、大理寺、督察院、刑部联合大明工商总会,选派人手巡视北方各省,务必稳住粮价。
若有人敢私自哄抬粮价,杀无赦!”
这话一出,众人心中一紧。
如今这位温和的天子,杀心是越来越重了,行事风格也越发像太祖洪武皇帝了。
江宁却微微一笑,他本还想提醒此事,没想到朱由校直接下了令。
毕竟当初成立大明工商总会,便是为了掌握各地物价,避免因哄抬物价引发百姓动乱。
朱由校又看向江宁、张维贤、陈策、沈友荣等人,正色道:“几位爱卿,你们五军都督府也要做好准备。
今年北方灾情才刚开头,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有没有灾情,若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除保证各地官兵口粮之外,剩下的军粮也要拿出来救急。”
江宁等人连忙领命。
事情虽暂得解决,朱由校脸色却未好转,他沉声道:“如今这些问题有了应对之法,该说说接下来的计划了。
江南这些人,竟敢在朕眼皮子底下如此明目张胆地动手脚,朝廷若再放任不管,朕这个皇帝也不必当了!”
言语间杀气毕露,对此众人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朝堂上下忙得焦头烂额,江南那帮人不帮忙也就罢了,反倒处处使绊子、拖后腿,朱由校与大佬们早已憋了一肚子火。
朱由校略带歉意地看向江宁:“江爱卿,与你一同前往江南的人选,都定了吗?”
江宁点了点头。
朱由校道:“既如此,五日后便出发吧,到时朕亲自为你们饯行。”
江宁赶忙领旨。
随后众人相继告辞,唯独留下江宁。
待众人走后,朱由校走到江宁身边坐下,叹道:“江兄啊,如今江南这些人,连演都懒得演了,明摆着要跟朕打擂台。
到了江南,你可得好好杀杀他们的气焰。
什么阴谋诡计、坑蒙拐骗、栽赃陷害,但凡能用的招式,别藏着掖着,尽管使出来。
有朕给你兜底,哪怕杀得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江宁一愣,连忙道:“陛下您说什么呢?臣是正经人,怎会做那些坑蒙拐骗、栽赃陷害的事?”
朱由校闻言一怔,随即满脸鄙夷:“江兄,这儿没外人,就咱兄弟俩,你还装什么?
你是什么人,朕还不清楚?
一肚子坏水!”
江宁大呼冤枉,心里直犯嘀咕:“卧槽,我到底做了啥,口碑怎么成这样了?”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