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6章 禅让,称帝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时间在加快,秘境融合之后,好似以往很多的时间节点都消散掉了,各大强国在缓慢的融入蓝星,但还有大批强国和辽东一般等待着。

10月,半年多来,蓝星格局大洗牌之下,神话三国大陆的人口迁移最终结束,上到北边蛮荒之地的异族,下到最南部的南海之滨,东道群岛,西到西域各地。

整片大陆的百姓该迁移的迁移,该登记的登记,当主要强敌离去,完成对大陆的实控就是如此简单。

辽东或是说大汉辽国的人口普查持续了3个月,无论是统计人口,还是编户齐民,基本不受到任何阻碍。

自黄巾开始,几十年的战乱下来,特别是段尘到到来之后,盘踞在天下的世家要么跟随孙曹离去,要么就老老实实的配合。

一次庞大洗牌之后积蓄的国力,绝对能够轻易推动一个王朝达到极盛状态。

无论是否长生延寿,段尘都绝对要在这一代把根基建设给做完善,不给后面留绊子。

一整套基本的制度,都要从他开始。

当然,很多东西也是不用他推动的····

第三辞三让之后,整个辽国内部紧张了许多,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好似很多人都开始急迫起来。

6月,百官宴会之上,刘协再次请辞,百官请求段尘继位接管天下被严厉拒绝。

7月,接二连三的出现百姓请愿,万民书上奏,军队哗变请愿,等各种活动。

这种激愤国情一直持续到了10月份,直到中原的秋种都因此难以推行之后,段尘或许这才明白什么叫做民怨沸腾。

其中,虽然有一部分是刻意宣传,却大多数来自百姓朴素情感,无论辽东还是中原百姓都清楚,谁给他们分了地。

这等威望之下,禅让已然是众望所归了。

上到群臣,下到百姓,当所有的流程走完之后,无论是否有祥瑞,那也是要有的了。

10月的天空,阳光普照之下,却天降玄鸟,在昌黎上空盘旋,随即大汉旧都洛阳出现洛龙下水的异样,而后北方各城相继出现各种祥瑞。

段尘明白,这其中肯定有他的文士心腹作祟,但他也不便制止了。

直到是10月中旬这天朝会,当刘协和群臣最后禅让,一众臣子劝告段尘继位之时,这套流程终于是走到了末尾。

段尘点头了···

这本应该代表一个持续400多年统治深入人心的庞大帝国的覆灭,如今却成为了举国沸腾的欢悦之事。

这一日,刘协的神色黯然,缓缓的退下皇位,将这天下的舞台重新让给了段尘。

段尘登基了····

时间定在了11月,具体的登基流程并没有什么好说的,也并无什么故事发生,当达到他这种程度,登基已然成为某种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号为大辽,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段尘起家于辽东,建国辽东国,并被封为辽王,按照古制,效仿汉高祖自汉王起家建国大汉,他自然也是建国大辽。

这个国号,和后世于北宋相互对峙的辽朝一致,但在这个时代,儒道大宋并无辽朝,只有蒙古西征时期的西辽,也早已经被灭。

如果有其它辽国,段尘也有信心让其真正的属于大辽。

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是安置禅位于自己的刘协,也是对汉室的最终处理,对此段尘也效仿历史,封刘协为山阳公,设立封地,建立封国,也算是给汉室最后的体面。

安置完权力交接的问题,下一步便是自己势力的内部问题。

首先便是有人提议追封太上皇和公主,对于此事段尘并未着急,段国安长期居住在华夏,他妹子也在华夏发展,有没有这个名义,实则并不重要。

段尘创业以来,实则真正的宗室可以说是华夏探索者和背后的华夏,和背后的家世也并无太大关系。

当然,后宫还是要确立的:

登基之后,段尘在一个月内先后下达诏令,封甄宓为皇后,吕玲绮为贵妃,后宫就两个人,他也没有什么心思安排更多。

下一步就是更为重要的对这批将领的封赏。

这需要严格的讨论,但实则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统一战争,各军立功最大的,实则也就是关羽和张飞二人。

两人最早追随段尘,从辽东称霸一路打到天下一统,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与兄弟多次讨论之后,段尘决定封两人为国公,这也算是为大辽的爵位定下了基调,那便是异姓不封王。

辽承汉制,如此,也并无怨言。

下一步,便是吕布,袁绍等代表地方军阀势力和一个集团军的统领人物,这批人同样封公,但相比关张二人,排名靠后,自然也是无人不服。

至于说下一步,便是张绣,赵云,这批军队统领,皆是各有封赏。

最终确定如下:封关羽为晋国公,张飞为燕国公,吕布为徐国公,马腾为凉国公,袁绍为成国王,都赐统帅军衔;其余马超,赵云,张绣,太史慈,黄忠等等皆有封侯,都赐大将军衔。

而后各军副将,各二流军团统帅,诸如蒙哥可汗,许定等部将,皆封伯,赐中将军衔。

剩下的以此类推。

至此,军功和禅让封爵的都已经确定,但又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便是相比大汉,大辽将土地全部收归国家,百姓流动也相对自由。

以往的爵位封地和食邑这些都已经名存实亡了,全部公侯的封地,除了山阳公刘协用来稳定汉室忠臣之外,剩余的基本上无地可封了。

如果放到蓝星,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但这里是三国时代,大汉才刚刚过去,底层制度和生产力变革巨大,但某些观念却并未完全转换过来。

若是从一开始就将爵位做成一个荣誉符号,那就很难凝聚人心。

最终,还是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设立勋贵府,按照爵位给勋贵发俸,并且在某些礼仪上对勋贵进行荣宠。

如此一来,虽然不如食邑,但面子里子至少是能确定了。

此外,大辽还推行降等袭爵,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勋贵府的负担减轻。

诸葛亮不仅仅提到了勋贵,也还提到了段尘的后代也就是宗室,准备建立宗正院,推行和勋贵类似的制度,但段尘并未同意。

他可不想学习大明,到了最后让王朝养上几百万宗室,虽说称帝是必然的,但承袭之事,还要等到国制最终确立而后推行了。

武功勋贵封赏之后,十天一次的朝会上,便到了对文臣功臣的封赏,和文官制度的建立,相比爵位和军职,这一点反而更为重要一些。

喜欢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请大家收藏:(m.8kxs.com)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