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杨文彦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虽然已经做好决定要离开曙光城。
但显然曙光城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至少也要等到明日正式与曙光城的人沟通过,才能出发。
别的不说,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不在手中,一千多里地,轻装上阵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但还有一件事,在杨文彦的脑海中旋转。
那就是自己曾在议会厅内,看过一名相当有地位的年轻人。
叫什么名字自己不清楚,只知道姓周。
但就是这个姓氏,让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心神不定,如果不是琐事太多,早应该去亲自求证的。
同一个姓,加上那四分相似的长相,即便一直在告诉自己那可能只是巧合,世间事哪来那么碰巧的。
但心中一直有个苗头在告诉跳动,万一呢?
一旦确定那个周姓青年同龙城周家为直系亲属关系,那对龙城来说,将是绝大的利好。
无论是重大决策上为龙城仗目,还是能在关键时刻传出几句话,有时候有些事,就是完成不同的结果。
可自己实在是没有渠道去接触对方,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总不能去硬影来吧。
这也是为什么楚轩提出要在曙光城建立据点,自己只思考片刻后,就立即同意了。
这段时间楚轩等人在学习,自己也没有干待着,通过明里暗里的试探,杨文彦可以非常确定。
曙光城已经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新势力,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投靠龙城,或者无条件的为龙城输血。
虽然早有猜测会是这样的结果,但在城中,甚至都没有丝毫报效龙城的的声音,这无疑还是让杨文彦感到万分的沮丧。
大乾近百年国祚,说一句还算鼎盛完全不为过,怎么能因为一场天灾就亡了呢?
子民无爱国之心,民众无奉献之风,明明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杨文彦虽然一直在在告诉自己要理解,可理解归理解,想不明白,还是想不明白。
无数的疑问仿佛在脑子里开上了火车,嗡嗡作响涨的自己莫名的难受。
只是一场天灾,就好像把所有东西都打乱了,无疑让杨文彦这样上了年岁的人无疑非常不适应。
不是所有的老灯,都能像董承天那样有自适应之力的。
人越来越顽固,从来不是只说说而已的。
也许问题的答案杨文彦永远都不会想明白,他只是一个旧时代残党,抱着曾经的辉煌在做最后的挣扎。
但可能直至死亡,他都登不上新时代的大船,只能同曾经的辉煌一同陨落。
至于问题的答案,可能也要永远尘封在历史奔涌的长河中。
最后只剩莫名的回响在长河上空喃喃自语,声音从真挚到嫌弃,从呐喊到窃窃私语。
农民爷爷~农民伯伯~农民兄弟~农民工最后变成了臭种地的!
那句我家三代贫农再也不能掷地有声的喊出来了。
杨文彦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但醒来后就是一身的冷汗,像是在梦中做了什么噩梦一样。
可梦的内容却说什么都不记得了。
车队整齐的排列着,只不过没有了那辆坦克,因为坦克已经抵给曙光城作交换物了。
杨文彦最后拍了拍楚轩和王宗超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又好像一切都在不言中。
只是遗憾临走前也没有问出那个周姓青年到底叫什么......
“这么说,只走了不到三成的人。
呵,看来聪明人不够多呀。”
曙光城核心区,李仙听完董老的汇报后淡淡的评价道。
“那就不等了,机会既然给了,没抓住就只能冤自己了,按计划执行下一阶段。”
李仙的话一出口,董老仿佛就嗅到冲天的血腥味。
知道一部分计划的董老,知道李仙一句话要死掉多少人,但同时也对李仙充满了信心。
因为李仙够狠,够铁石心肠,计划虽险,但胜算也大。
“明白了,首领。
那些外地人如果不听从指令该怎么办?”
董老先是很明确的接下了李仙的命令,但稍显犹豫后,还是问出了心中疑惑。
李仙略显诧异的看了一眼董老,好像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
“首领,那些外地人里有您的教过的学生,修习进化法的时间较短,实力较弱,如果一视同仁,那么伤亡会比较大。”
董老也是李仙身边老人了,当然看得懂李仙的眼神。
所以连忙给出解释。
应付李仙这样的人,董老显然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那就是说话必须有理有据,并且从不瞎猜。
董老明白,李仙很多事只是需要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哪怕你按李仙的意思做事,做错了,李仙也不会让你背锅。
所以一句话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但如果理解错了,那后果就会比较严重了。
“我的学生没那么弱的,也没那么容易死,如果死了,那就证明不是我的学生。
既然留在了曙光城,那就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全部一视同仁,是生是死,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实力了。”
董老的问询,得到了李仙斩钉截铁的回答。
曙光城的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当做耗材,但外来人,显然不会有什么特权。
别说是自己的学生了,就是自己也是计划里的一部分。
李仙的狠,从来不单指对别人,对自己他一样狠。
谋求二阶生命体,李仙虽然能在信心上战略上藐视对手,但也不会真的觉得对方就是一盘菜了。
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那可是二阶生命体,自己从未见过的生物。
所以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为过。
自己的优势目前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敌明我暗。
但也只有这么一点。
其它方方面面,哪怕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实力上面,可能都不占优势。
董老得到明确的指令后,就出去做事了。
只留下李仙坐在屋子里在享受着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木屋中,从缝隙里透过的阳光如同光纱,衬托的着李仙帅气的面容上明暗不定。
明时如仙,暗时如魔。
喜欢末世:从第6次生物大灭绝开始请大家收藏:(m.8kxs.com)末世:从第6次生物大灭绝开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