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嘟假嘟,齐襄公竟然也进行了变法,而且这个变法思路还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竟然是引进外来人才?)
(那必须的啊!凡是春秋时代的霸主,你不变法,怎么可能凝聚国力人心,我在这里插一个旗先,只要能在春秋时代称霸,有一个算一个,都肯定改革变法过!)
(不得不说,齐襄公这个变法思路还是很牛的,把自己国家的人才搞得多多的,把其他国家的人才搞得少少的,那个味儿是对的!)
(怎么感觉像老米的策略呢?原来我们老祖宗在吸引人才移民这一块也是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啊!)
(难道这不算一个千古功业吗?)
(必须的啊!)
(我以为这种事情,是老米发明的,结果,春秋时代,我们老祖宗就用过,只能说,争霸的手段,只要出现过的,在历史上几乎都能找到相同的案例!)
…………
啥玩意就千古功业了?
大唐,
魏征用力揉搓着脸,感觉自己血夜快要怒发冲冠了。
怎么儒家在史书上疯狂批判的暴君,都会有一些千古功业呢?
这合理吗?
这科学吗?
你不要告诉我杨广,他也有千古功业?
这一刻的魏征是崩溃的。
他已经顾不得自己会不会被李承乾等人喷成狗。
在大殿上狂吼:
“齐襄公的这个改革史书上并未任何记载,不能单凭博主的一面之词就认定!”
这时候科举学子,总算敢发言了。
这一点上他们倒是承认魏征的言论。
毕竟千古功业和改革变法可不是大白菜。
他们也无法相信,历史上这些被他们鄙夷的昏君暴君,竟然都能比他们强!
难道他们这些寒窗苦读的人,真就只配给人家提鞋吗?
人家竟然强到他们都嘲笑不起的地步了?
…………
大明
徐阶皱着眉,他对现在历史的学术风气很不认同。
他们这些内阁宰辅早就对历史作出了定性,为什么后世子孙还要给这么多人翻案呢?
难道就凭你们懂得考古吗?
他摩挲着茶杯,轻哼一声道:
“要说齐襄公进行了这种改革,我是不赞同的!”
“想要让天下人承认,就得拿出切实有力的证据来!”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齐襄公重用他国人才?”
“想要用外来的官吏取代本土势力,从而打破世卿世禄制度呢?”
“咱们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不听不信,凡事都要考察之后,再下判断。”
听听!你听听!
这就是人家内阁宰辅的水平。
比魏征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段位。
毕竟这些家伙可是干过实事的。
嘉靖在心里赞叹,自己的对手可比李世民时期的对手强得多。
嘉靖皇帝给海瑞一个眼色,示意他上。
海瑞嘴角抽了抽,他是真不行啊!以他现在的业务水平,是没办法跟徐阶过招,两人就不在一个水平层次上。
你让海瑞骂人可以,但是你让海瑞真的治国,他其实跟徐阶还真不能够相提并论。
毕竟一个是理论派,一个是实践派,一个就只懂得治理县村,连税赋系统都不懂,一个却管理王朝很多年了。
用经验,徐阶都能玩死海瑞。
……
南宋
朱熹摸着下巴,一点不信天幕上的观点。
他就从未听说过齐襄公有过这种改革。
“要是齐襄公真的这么牛,搞出了人才移民的话。”
“那史书上不得把他吹上天。”
“老夫倒要看看,你能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朱熹不着急,他认为这种观点,肯定是空穴来风。
就算不是,也不可能让人那么容易相信。
南宋的其他士大夫,也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开玩笑,人才移民这种事,会是齐襄公这种暴君能想得出来的计策?
你要说是齐桓公干的,他们还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毕竟管仲在辅佐。
…………
(博主,为什么人才移民这种制度,我们从未听说过呢?)
(如果老祖宗真这么牛逼的话,那必须得磕一个呀。)
(你得拿出切实有力的证据来!这事情可马虎不得,咱们的历史虽然很辉煌,但也不能乱吹,得实事求是。)
要证据嘛,当然是有的!
陈勇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新的视频就应运而生了。
【很多人对于春秋的研究,或者说对于春秋的历史连皮毛都算不上,他们关注的重点,永远都是史书上,哪个名人怎么评价以前的名人,让他们说历史,他们就是一串评价词语,感觉像是做诗一样,但内容基本为零。】
【这些人从来不把关注点放在历史内容,历史事件本身。】
【但现代学者,可不会这么肤浅,搞什么名人背书效应,那一套没用,早就过时了!】
【学者们主要研究的就是历史事件本身。】
【人才移民这个策略,是不是齐襄公发明的呢?】
【肯定不是呀!】
【齐襄公还没有资格发明这个制度。】
【但齐襄公有没有用这个制度呢?】
【当然是用了!】
【齐襄公只是大力推广人才移民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在目前可以追溯到的人,就是齐襄公的老爹,齐僖公!】
【对!现在都不是讨论齐襄公有没有用这个政策了,而是你要看齐僖公到底怎么用这个策略!】
【那么齐僖公时期,是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移民的呢?】
【那现在就来看看证据!】
【用史实说话!】
齐国,都城。
齐国贵族听闻齐桓公要给几位公子选择老师。
他们是一个个自告奋勇,毛遂自荐。
“主君,我们可是齐国的本土贵族,自从姜太公时期开始就一直辅佐齐国君主,世代公卿,我们才是有资格成为公子老师的人!”
“你们不行,我们家族才是家大业大,要人脉有人脉,要钱财有钱财,要兵卒有兵卒,辅佐公子成就大业,非我莫属。”
“对呀,主君,咱们这些老贵族要人脉有人脉,要权利有权利,你随便挑一个都可以,如果实在不知道选谁,抓阄也行啊!”
他们恨不得搞出摇号出来。
齐僖公扫了一眼这些老旧贵族,心里面直骂娘。
孤为什么要让你们这些蛀虫,给孤的儿子当老师呢?
等我儿子上位之后,你们就是相当于相父的存在。
这么重要的权力都给了你们?
齐国岂不是要成为你们这些老旧贵族的盘中餐?
齐国只会变得越来越腐朽!
你们谁有真正的本事呢?
你们不过就是靠着血脉和家族的力量,要论真本事,那叫做平庸至极!
齐僖公呵呵一笑,打着哈哈道:
“诸位叔伯兄弟,孤给公子们选择老师,还是要以才能为先,要不咱们比一比才学如何?只要你能嬴,孤肯定会选你们的!”
老旧贵族在心里面齐齐给齐僖公竖了一根中指。
去你娘的!
谁家贵族选拔官吏是靠才学的呢?
你应该按照周礼,周礼可是用的是世卿世禄制度!
齐僖公双手一摊,一脸无奈的说:
“那没办法,在俺们齐国可不用周礼,这是先祖的祖训,咱们还是要用商纣王帝辛的办法。”
“谁有能力谁就上,如果诸位不愿意比拼才学,孤只能另选高才了。”
老旧贵族们气的拂袖而去。
【那么,齐喜公给他的儿子选择的老师是谁呢?】
【那就是向全天下征集有识之士!】
【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人出现了。】
【这就是管仲,鲍叔牙!】
【咱们来看一看,这些有可能会成为齐国下一任相父的人,他们到底来自于哪一个国家。】
【管仲,姬姓管氏!】
【这妥妥的不是齐国人,至于是哪里人,以后再说。】
【鲍叔牙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随便翻开历史,就以为鲍叔牙是齐国人,其实错了!】
【鲍叔牙不是齐国人,鲍叔牙是安徽颍上人。】
【那个时候的安徽,还并不在齐国的疆域之内。】
【大概率算是楚国人。】
【而鲍叔牙活动区域也十分宽泛,鲁国等几个诸侯国,都游历过。】
【再看齐僖公给公子纠身边安排的另一个老师,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臣子,叫做:召忽!】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他是哪国人了!】
【召,姬姓召氏。】
【召公的后裔!】
【妥妥的燕国人,还是燕国宗室。】
【齐僖公给自己两个儿子身边找的老师和重臣,唯一例外,全都不是齐国人!】
【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人只要他辅佐的公子一上位,他们就会成为齐国的丞相,主持齐国国政。】
【也就是齐僖公要把齐国最举足轻重的官职官位,让外来人才担任!】
【他根本就没有想着在本土贵族中挑选人才。】
【来占据未来的丞相之位。】
【那你说说,齐僖公到底在干什么?】
【难道本土贵族,真就是一个人才都没有吗?有的!肯定有,但齐僖公就是不用。】
【这就是人才移民计划!】
【齐僖公就是为了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也要用外来人才,制衡本土贵族。】
【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现在,你在看看齐襄公把葵丘,这个重要的城市,交给了外来的人才,他想干什么,不是一目了然吗?】
...........
pS:
明天看看,齐襄公到底对底层怎么样,以及发生在齐襄公身上最为炸裂的一件事。
绝对能刷新你对史书的三观。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喜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请大家收藏:(m.8kxs.com)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