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张飞一拍大腿,脸色无比欣喜。
“这样读历史才对呀,一切不就能说得通了吗!”
关羽也是连连点头,现在总算明白了春秋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
在那个诸侯相互攻伐的时代,诸侯国消失了几百个呀!
怎么消失的?
还不是因为被灭国了!
齐襄公根本就是在为自己的家国争取利益,甚至跟个人恩怨都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真是为了个人恩怨,他最开始就不会让郑国国君道歉,而是应该做符合他暴君的人设,上去直接就把人给杀了!
如果以这种观点来读春秋的话,关羽感觉就跟读兵法差不多了。
…………
春秋
左丘明皱着眉头。
他现在很迷茫。
虽然左传也是他写的,春秋很多史料都是他整理出来的。
但他并没有能够看出这里面的门道。
他不禁在天幕中呼唤:
“齐襄公到底想要干什么?”
………
【是不是很多人现在都搞不清楚,齐襄公的行为逻辑?】
【如果你用传统史观看。】
【那么齐襄公就只是一个胡乱杀人,跟文姜私通的暴君昏君!】
【但如果抛弃了儒家史观,那你就会发现,齐襄公才是在做一个春秋霸主最应该做的事情。】
【那么他到底在干什么呢?】
【就是两个字:争霸!】
【齐襄公做的一切事情,史书上对他一切的抹黑和批判,其实就是在掩盖他的霸业!】
【他的目的就是让齐国变得更加强大。】
(原来是这样啊,其实我也感觉到了,只听博主说齐襄公跟郑国的事情,我其实大概就猜到了。)
(这必须的呀,就齐襄公干掉郑国国君,然后扶植出了一个,站在自己阵营的郑国国君,就可以看出齐襄公到底有多强!)
(博主,那么齐襄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
大明
崇祯激动地盯着天幕,一张又一张的宣纸已经铺好,就准备时刻记录下信息了。
当初看到齐襄公的时候,他觉得齐襄公并不怎么样,反而是齐国祸乱的根源。
可现在他觉得并不是如此。
春秋时期,
左丘明也在皱眉沉思,思考着,齐襄公到底如何下一盘大棋。
而天幕下,很多人已经知道了齐襄公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都在等待天目给出答案,然后印证心中的想法。
…………
天幕中,画面一变。
齐襄公的形象出现了。
【很多人看历史总是去看正史中记载的小故事,认为凭借这些小故事就可以打造出一个人设出来。】
【但这些往往都是错的!】
【真正的齐襄公是个什么样子呢?】
【他有什么布局呢?】
【咱们来看一看齐襄公真正的谋略。】
齐国王宫。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以及辅佐他们的臣子,虽然他们没有成功的拥立自己的公子成为主君。
但这些人在齐国仍然占有一定的权利。
在得知了齐襄公杀死了郑国国君之后,他们愤怒地跟齐襄公当庭对质。
公子纠问:
“兄长,我们齐国本来就不受姬姓诸侯的待见,从先祖齐太公开始,齐国鲁国卫国等这些诸侯国,就时常的敲打我们,防备我们,甚至是围攻我们。”
“兄长不顾及周礼,用如此残暴的方式杀死了郑国国君,你到底意欲何为?”
“你这样做是祸乱咱们齐国的朝政啊!”
两位公子都痛心疾首。
因为他们的老师都是这么教他们的。
齐襄公用看智障一样的目光看着两个兄弟,呲牙冷笑道:
“知道为什么阿父不选你们为齐国的国君吗?”
两人齐声回答:
“难道不是因为你是嫡长子吗?”
齐襄公哈哈大笑,齐国真的看重嫡长子的身份吗?
齐国真的遵循过周礼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你们两个蠢到无药可救呢?!”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气得咬牙切齿,他们在国君之位的竞争上输给了齐襄公,又被齐襄公如此羞辱,两人怎么能受得住。
“好好好!那么兄长告诉我们,你这么做能给齐国带来什么好处?”
齐襄公哼了一声,又扫了大臣一眼,他知道很多大臣脑子是秀逗的,因为这些大臣的职位不是凭才华和能力上位的,而是凭借血脉上位的。
为了不让这些蠢货坏自己的好事,齐襄公只能给他们讲清楚。
于是他让人把一张巨大的舆图给抬了上来。
齐襄公指着舆图说:“知道我们阿父为什么一定要灭掉纪国吗?“”
这时候公子纠都抢答道:“因为纪国也有渔盐之利!”
【是的,这里面就有齐襄公最重要的一个作战目标,也就是纪国的基本国情。】
【纪国跟齐国的定位是一模一样的。】
【纪国也是属于盐碱地,他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也学习的是姜太公的方法。】
【所以纪国和齐国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竞争关系。】
【你想一想,渔盐之利如果是一家垄断,那他是不是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他就可以拥有语言的商品定价权。】
【但是,如果渔盐之利被两个国家掌控,那么这两个国家是不是就得竞争呢?】
【竞争的结果就是,会打价格战!】
【他们会为了抢夺对方的市场,而放弃大部分的利润。】
【这就是齐僖公为什么一定要灭掉纪国的原因,也是齐襄公上位之后,为什么把灭掉齐国作为既定战略目标。】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垄断渔盐之利!】
(我去!我去!我在史书上看到的是齐国对纪国发动的不义之战,认为这场战争,是不光彩的,原来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利益?)
(我听说的是齐国跟纪国有九世之仇,我真以为是奔着报仇去的,感情还是为了钱财!果然,我还是太年轻了!)
(真不愧是姜子牙的后代,真不愧是用的是商人治国的办法,竟然想要垄断渔盐之利!)
(这一下我就明白了齐襄公的目标了,这纪国必须得灭掉啊,灭掉纪国,齐国才能做大做强。)
(通了,一切都通了。)
………………
三国
关羽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很郁闷,他读春秋可是整整读了几十年啊。
但为什么就没有读出这种信息出来呢?
如果这么一想的话,那么齐国做的很多事情,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性。
用这种角度去看齐襄公甚至齐桓公时期的历史,那就叫一目了然!
关羽此刻咋舌
“如此看来的话,管仲的确不怎么样啊。”
“管仲提到的垄断渔盐之利,可这不是管仲完成的,而是在管仲之前,齐襄公已经完成了。”
“齐国之所以能够在齐桓公时期有那么大的国力,支持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纯粹是在吃他兄长的老本。”
但突然关羽又意识到了不对。
“纪国怎么懂得使用渔盐之利呢?”
………
天幕中其实很多人都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要知道姜子牙所发明的这种社会结构,那可是齐国之所以强大的根本。
这怎么可能让外人轻易学了去呢?
【一些人就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甚至有人感觉到,纪国到底懂不懂渔盐之利?】
【纪国的渔盐之利到底能不能威胁到齐国的市场呢?】
【这其实都要仔细认真看。】
【是不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纪国为什么跟齐国的模式是一样的?】
【纪国凭什么得到姜子牙的不传之秘呢?】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纪国也是姜姓国呀!】
【纪国本来就是姜子牙的小弟。】
【姜子牙被分封在了齐国,而当时很多姜姓的权贵,也被拆封到了东部的区域,当然最强的那一脉申侯,给扔到了西北。】
【而留在东部的这些姜姓国,其实就是围绕在姜子牙身边,他们抱团取暖,姜子牙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
【所以姜子牙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也是为了对抗周公旦,他要团结这些姜姓国,然后会把自己的知识无偿的赠与其他姜姓国。】
【纪国就是其中的一个!】
【因为他们是同宗同族啊!】
(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忘了纪国也是姜姓!)
(不过想想也对,周公旦为了对付姜姓,把姜姓给拆分了,还把申猴一脉给扔到了大西北,东部这边也拆得七零八落,姜子牙抱团取暖是对的。)
(这不就跟上文联系起来了吗?博主说姜姓是上古八大姓中实力最强的,即使经过了古夏,殷商和西周的削弱,人家的实力也很强,在春秋时期还保留着10个以上的诸侯国,可见在西周时期就更多了!)
………………
大秦,
秦始皇看着天幕,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女们,胡亥,扶苏等人顿时明白了秦始皇的意思。
这时又到了考试环节!
但这一次几人都没有怕,甚至扶苏也学着胡亥抢答出来了,他连父皇都没有问出题目,他就开始直接说:
“阿父,是不是想问我们,纪国为什么最后会跟齐国反目成仇?”
“最后发展到了九世之仇犹可报的程度!”
“这一点儿子还是知道的。”
胡亥心里暗骂,兄长怎么变聪明了,都学会抢答了。
秦始皇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抬了抬下巴示意扶苏继续。
扶苏说:
“既然齐国和纪国都是重商抑农,而且两人所从事的商业还是高度重合,那么当周天子无法威胁到姜姓人的生存之后,也就是周公旦死了之后,当周天子不行的时候,他们就不需要抱团取暖了。”
“当姜姓不需要抱团取暖的时候,这么一个大的势力就会出现内部的派系!”
“而派系就是两个,一个就是以齐国为首,另一个就是以纪国为尊!”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就算纪国和齐国都是姜姓国,但也得要分出个大小来。”
“所以纪国和齐国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恶性竞争,甚至两个诸侯国无所不用其极地去陷害对方,企图侵占对方的市场,甚至想办法完全吞并对方。”
“不知孩儿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淳于越在旁边都听愣了,这还是那个扶苏吗?
不是让你主要读儒家的典籍,你怎么能读法家的东西呢?
竟然还学了轻重之术!
你这样是不行的。
相比于儒家的郁闷,法家人则是喜气洋洋,有一种我家大儿终长成的欣慰感。
扶苏终于不是闭嘴儒家张嘴儒家的蠢东西了。
秦始皇都不由得笑出了声。
还不错。
……
【想必很多人此刻已经想到了齐国和纪国的关系,他们虽然出自于同宗同族,甚至用同一种方式发家致富。】
【但正所谓同行是冤家!】
【由于姜太公死亡之后,周公旦的时代结束,周天子跟召公鲁公的斗争加剧,没有人继续在对齐国和姜姓施加更大的压力。】
【姜姓内部也产生了分裂。】
【东部的姜姓就分裂出了两大阵营,就是齐国和纪国。】
【所以现在齐襄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灭掉纪国。】
【灭掉纪国有什么好处呢?】
【不仅仅是为了垄断渔盐之利,更是成为姜姓中唯一的发言人。】
【因为此刻的姜姓在西部那一支的申候,已经被人家赢秦快给灭族了。】
【姜姓能够撑得起场面的只有东部诸侯了,所以姜姓要重新崛起,就得在东部称霸。】
【而要称霸,先要整合内部的势力,让自家人拧成一股绳。】
【所以,齐国灭纪国,才是齐国争霸的最重要一步!】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喜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请大家收藏:(m.8kxs.com)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