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此刻的你:关于看见与选择的絮语
此刻的你或许正坐在书桌前敲着键盘,或许刚结束一场不太愉快的对话,指尖还残留着想要反驳的冲动。请允许我——十年后的你,用这封信与你聊聊一件重要的事:关于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在琐碎的日常里,为自己埋下更多可能的种子。
你还记得上周那个项目会议吗?散会后你和同事在走廊里抱怨新来的策划小李,说他方案里的数据图表做得粗糙,逻辑线像团乱麻。你说得兴起时,电梯间的玻璃门映出你皱紧的眉头,那副不耐烦的样子,连现在的我想起都觉得刺眼。但你不知道,三个月后正是这个被你吐槽“逻辑混乱”的小李,在你竞标失败时,悄悄塞给你一份他熬夜整理的竞品分析,那些你曾嫌弃的图表,在他重新优化后成了翻盘的关键。
人就像多棱镜,你盯着哪一面,哪一面就会被放大。二十岁出头的你总觉得“真实”就是有话直说,把对他人的不满挂在嘴边,仿佛这样才显得不虚伪。可真实的底色里,本就该有体谅与克制。你抱怨楼下咖啡店的店员总记错你的订单,却没发现她每次都会多给你一块刚出炉的曲奇;你吐槽合租的室友总把外卖盒堆在门口,却忘了上个月你发烧时,是她凌晨三点跑遍药店给你买退烧药。
我不是要你做个只会说好话的老好人。人性里的幽暗、能力上的短板,谁都看得见。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选择把目光停留在何处。就像你总说隔壁部门的张经理喜欢抢功劳,可你没注意到他每次汇报时,都会把团队里实习生的名字放在前面;你觉得客户王总挑剔又难缠,却忽略了他在合同里特意加了一条“允许乙方三个月内修改三次方案”——那是他在酒桌上听你说“怕第一次做不好”时,悄悄跟法务提的修改。
十年后的你见过太多离散。曾经在酒桌上互相拍着肩膀说“苟富贵勿相忘”的伙伴,因为一句随口的恶评成了陌路;当年你觉得“能力平平”的同校学长,如今成了行业里说一不二的前辈,你在某次峰会上远远看见他,想上前打招呼,却想起大三那年你在朋友圈转发他的创业项目时,配了句“感觉要凉”。那些脱口而出的负面评价,就像撒在土壤里的石子,当时不觉得碍事,等想种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到处都是阻碍。
你可能会说,凭什么要我总是先看见别人的好?凭你二十多岁的人生里,还有无限的可能。你不知道下一个合作的伙伴会是谁,不知道哪次偶然的帮忙会变成日后的机遇。就像你现在常去的那家打印店,老板总把文件边缘裁得歪歪扭扭,你每次取件都要腹诽几句。可五年后你开工作室,第一个租给你场地的房东,就是这位老板的表哥——他说“我弟总跟我夸你,说你每次取件都会跟他说谢谢”。
我不是让你刻意讨好谁。看见别人的优点,从来不是委屈自己,而是给彼此留一条路。你可以不喜欢同事的做事方式,但你要承认他ppt里那个创意点确实亮眼;你可以不认同客户的审美,但要记得他为了让预算更合理,跟财务磨了三天。这些细碎的优点,就像冬天落在屋檐上的雪,看起来微不足道,积累起来却能融成春天的河。
还记得你去年在画展上认识的那个插画师吗?你当时觉得她的画风太稚嫩,跟朋友说“也就骗骗小孩子”。可上周我在一本畅销绘本的扉页上看到她的名字,书的后记里写着“感谢当年在画展上鼓励我的那位陌生人,她说我的色彩像打翻了彩虹糖”——我突然想起,那天你离开前,犹豫了很久还是对她说了句“你的颜色用得很大胆,很有生命力”。原来你早就做过对的事,只是自己忘了。
人到中年才明白,评价别人太容易了,难的是在评价之前先停下来想一想:这句话说出口,是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是会为自己打开一扇门,还是砌上一堵墙?你现在觉得“爽”的吐槽,可能会在某天变成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你此刻忽略的那些闪光点,或许正是未来能帮你渡过难关的船。
别担心这样会活得太累,真正的成熟不是伪装,而是学会筛选。筛选掉那些没必要的负面情绪,筛选出值得珍惜的善意与能力。就像你整理衣柜时,总会扔掉不合身的旧衣服,留下穿起来舒服的那件。对待他人的看法,也该如此。
最后想告诉你,十年后的你过得不算差,有几个能交心的朋友,有几个能并肩作战的伙伴。他们中,有当年被你吐槽过的人,也有曾被你真心夸赞过的人。而那些至今还在身边的,都是被你看见过优点,也看见过你优点的人。
所以啊,此刻的你如果正要说出一句批评的话,不妨先咽回去,换成一句“这个地方做得不错”;如果正想跟人吐槽谁,试着先想想“他有没有哪点让我佩服”。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让十年后的你,站在阳光下时,身后没有那么多需要道歉的阴影。
未来的路还长,别让随口的话,挡住了该遇见的人。
十年后的你
于某个想起你的清晨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请大家收藏:(m.8kxs.com)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