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0章 。下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十年后的清晨,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翻你当年的笔记本,纸页边缘已经泛黄,某一页角落用蓝笔写着“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最多加个黄昏”,字迹歪歪扭扭,像极了你当时总爱晃的那支笔。风从纱窗钻进来,带着楼下桂花树的香,突然就想跟你说说话——说说那些被你称为“不多写”的故事,后来都长成了什么模样。

你当时总怕写多了会累,怕用力过猛就没了后劲,所以给自己定了死规矩: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晚上最多补一篇,每篇都短,三五百字就停,多是你蹲在公交站看大爷下棋的闲笔,或是午休时趴在办公桌上写的梦话。你说“就写上自己的思考就行了”,其实哪有什么正经思考,不过是把心里冒出来的小气泡一个个接住,比如“为什么卖煎饼的阿姨总在翻面时哼同一支歌”,或是“地铁里靠在扶手上的姑娘,睫毛上沾着的亮片像星星”。

那时候你总觉得这些碎片算不上“小说”,顶多是些不成器的记录。有次你写了篇《巷口的修鞋摊》,记那个总戴蓝布帽的老头如何用锥子给皮鞋钉掌,结尾加了句“他敲钉子的节奏,和对面幼儿园的午睡铃声总差半拍”,写完自己笑了半天,觉得这哪算故事,随手就塞进了抽屉最底层。可现在我翻到这篇,突然想起去年回老城区,修鞋摊早换成了奶茶店,可每次路过那扇窗,总觉得还能听见锥子敲木头的声音——你看,你当时接住的那个小气泡,在十年后还在轻轻晃呢。

你坚持上午写一篇,多半是在通勤的地铁上。那时候你总抢最后一节车厢的角落,背靠着冰凉的铁皮,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暗,手指在备忘录里敲得飞快。有次写《早高峰的伞》,记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如何把伞往旁边姑娘那边斜,自己半边肩膀都湿了,却在姑娘道谢时红了脸。你当时只写了一百多字,因为下一站就要下车,匆忙收尾时还嫌“没写出他领带歪了的细节”。可上周我在公司楼下看到相似的场景,突然就想起你写的那段,原来有些画面你当时没写全,后来的日子会帮你补。

下午那篇,你总在午休时写。办公室的空调总开得太足,你裹着件旧毛衣趴在桌上,笔尖在草稿纸上洇出一个个墨点。你写过《微波炉里的包子》,说“热包子的三分钟里,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在等那声‘叮’,像在等一场不会迟到的春天”;也写过《打印机的脾气》,说“它卡纸的时候最像我爸,明明自己出了错,却非要人拍着它的后背说好话”。这些碎碎念当时被你揉成纸团扔进垃圾桶,是后来整理废纸时捡回来抚平的——你大概没想到,十年后的我看到“我爸”那两个字,突然就想给他打个电话。

偶尔晚上加一篇,多是在失眠的夜里。台灯的光在墙上投出你歪着头的影子,你写《凌晨三点的出租车》,说司机师傅的保温杯里泡着胖大海,“他说开夜车的人,嗓子得像海绵,能吸走乘客所有的话”;你写《冰箱里的剩菜》,说“妈妈总说剩菜得热透了才好吃,就像有些事,得放凉了才敢想”。这些句子当时写得轻飘飘的,现在读来却沉甸甸的,像揣了块温乎乎的年糕在怀里。

你总说“就写上自己的思考就行了”,可你哪有什么刻意的思考啊。你只是把日子里掉下来的碎屑都捡起来,有的是公交车上邻座阿姨织毛衣的线头,有的是便利店关东煮冒的热气,有的是雨天里溅在裤脚的泥点。你从没想过要把它们串成项链,只是觉得扔了可惜,就一个个装进玻璃瓶里。

有次你跟朋友抱怨“写这些有什么用,又成不了作家”,朋友说“你写的时候不是挺开心的吗”,你当时没说话,心里却觉得“开心”这两个字太轻,撑不起你对“意义”的执念。可现在我要告诉你,那些让你在地铁里偷偷笑出声的瞬间,那些趴在桌上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的午后,那些对着天花板琢磨“该给那个修鞋老头加句什么台词”的深夜,本身就是意义啊。意义从来不是等所有碎片拼成一幅画才出现的,它就藏在每一次弯腰捡碎片的动作里。

你当时特别怕“写多了”,好像多写一个字就会耗尽所有力气。现在想来,那其实是你保护自己的方式。就像你小时候搭积木,总在快搭完时故意推倒重来,怕真搭成了会被人说“不好看”。你给自己定的“三篇上限”,更像是给心里那个胆怯的小孩留的退路:“你看,我没那么用力,就算写砸了也没关系。”可正是这个退路,让你敢一直写下去,像个抱着玻璃球的孩子,每天只敢拿出来玩一会儿,却因此没丢过一颗。

去年我整理旧硬盘,发现你存了个叫“碎碎念”的文件夹,里面有两千多个文档,最早的那个是十年前的3月17日,标题是《今天的风》,只有一句话:“风把玉兰花瓣吹到我包里,它大概想跟我去上班。”那天的情景我还记得,你站在楼下捡了半天花瓣,迟到了十分钟,被组长说了句“年轻人别总摸鱼”,可你摸出包里的花瓣时,还是偷偷笑了。

这些年我偶尔会把你写的碎片拼起来,发现它们竟连成了一整条街。街头上有卖煎饼的阿姨,修鞋的老头,开夜车的司机;街尾有你加班后常去的便利店,有你总坐错站的公交站台,有你跟妈妈视频时背景里的那盏台灯。原来你当时不是在写故事,是在给自己盖一座城啊。这座城里住的都是你舍不得忘记的人,发生的都是你怕弄丢的事,而你每天写的那三五百字,就是给这座城添砖加瓦。

你当时总问“这样慢慢写,真的能行吗”,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行。不是因为这些碎片后来变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作品,而是因为它们让你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就像现在的我,每次觉得生活太吵的时候,就翻开你的笔记本,看你写“卖糖葫芦的大爷把糖熬得冒泡泡,像在煮星星”,心里就突然静下来了——原来你早就给十年后的我,留了这么多降噪耳机。

还记得你写过一篇《攒星星》吗?说“每个人都在攒自己的星星,有的人攒的是升职加薪,有的人攒的是游山玩水,我攒的是这些碎句子,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拼成一片星空”。现在我要告诉你,能。你攒的那些星星,有的亮得早,有的亮得晚,有的甚至被云遮过一阵子,但现在它们都在天上呢。你看,那颗最亮的,就是你写修鞋老头的那篇;旁边那颗闪闪烁烁的,是早高峰的伞;还有那颗总在动的,是微波炉里的包子——它们都在呢。

所以啊,十年前的你,别担心写得太少,别纠结有没有意义。你上午写的那篇,是给早高峰的阳光留的便条;下午写的那篇,是跟午休的风打的招呼;晚上偶尔加的那篇,是对失眠的月亮说的悄悄话。这些便条、招呼、悄悄话,会在时光里慢慢发酵,变成十年后我手里这杯温茶,喝下去的时候,满嘴都是当年的甜。

继续写吧,就按你说的,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最多晚上加一篇。不用急着写出什么名堂,不用怕别人说“这也算写作”。你要知道,你写的不是故事,是日子的脚印;你攒的不是文字,是心里的春天。十年后的我会在这里,守着你盖的那座城,看着你攒的那些星,等你慢慢走过来,笑着跟我说:“你看,我没骗你吧。”

风又起了,把你笔记本的纸页吹得哗啦响,像在替我回答你当年的疑问。是啊,没骗你,真的都值得。

喜欢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请大家收藏:(m.8kxs.com)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