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9章 。不考教师资格证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十年后的你,想和现在的你说说话

现在是2035年的秋天,我坐在书桌前给你写这封信。窗外的栾树落了满地金黄,像极了十年前你每次路过学校操场时,总能看到的那片被风吹散的银杏叶——那时候你总说,有些东西抓不住,就像你手里那本翻了一半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刚交完130块钱的报名费,书才看了三分之一,模拟卷做了两套,选择题错得一塌糊涂。你对着电脑屏幕里的成绩发呆,突然就不想考了。你说这130块钱像个笑话,是你又一次“三分钟热度”的证据。你甚至开始数这些年的“烂尾工程”:高二时报的吉他班,交了半年学费只去了三次;大三时买的考研词汇书,扉页写着“每天50个”,最后停在第17天;工作后办的健身卡,用了不到十次就过期了……你坐在椅子上,觉得自己像个总在挖坑却从不填的人,挖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可是你知道吗?十年后的我,每次想起这些“烂尾工程”,心里从来不是责备,反而是感激。

先说说那130块钱吧。后来我在整理旧物时,翻到了你当时的缴费记录截图,存在手机相册的一个加密文件夹里,命名是“又一次失败”。但现在再看,那130块钱哪里是失败?它买了你三个周末的清晨——你为了赶在上班前看网课,第一次把闹钟调到了六点半;它买了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你把“德育原则”和“教学方法”抄了又抄,甚至画了思维导图;它还买了一个傍晚,你在公司楼下的花坛边给妈妈打电话,说“我好像有点想当老师,给小朋友讲题应该很有意思吧”。你看,钱能买到的从来不止结果,还有那些藏在过程里的、闪闪发光的碎片。

我还记得你当时最纠结的,是“为什么每次都坚持不下去”。你总觉得是自己意志力太差,甚至偷偷在网上搜“如何提高自制力”,收藏了二十多篇文章却一篇都没看完。但现在我才明白,很多时候“坚持不下去”,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就像你报教师资格证,其实不是真的想当老师,只是那年公司裁员,你怕自己失业,听说教师编制稳定,就跟着别人报了名。你买的那本《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讲“教育的起源”,你看得昏昏欲睡,却逼着自己硬读,就像逼着自己啃一块不喜欢的蛋糕,怎么可能不放弃?反而是后来,你因为喜欢给小区里的孩子讲绘本,慢慢考了绘本阅读指导师证,现在周末在社区图书馆做志愿者,每次讲完故事,孩子们围过来要你签名,你笑得比谁都开心。你看,方向对了,根本不用“坚持”,喜欢自然会推着你往前走。

再说说那些被你数过的“烂尾工程”吧。吉他班没坚持下去,是因为你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喜欢唱歌,现在你是公司年会的常驻歌手,每次唱到《后来》,台下总有同事跟着合唱;考研词汇书停在第17天,是因为你突然想清楚自己不想做学术,更想进职场闯一闯,现在你在市场部做得风生水起,去年还拿了最佳新人奖;健身卡虽然过期了,但你后来爱上了夜跑,每天绕着小区跑三公里,体重没降多少,但冬天再也不怎么感冒了。

你看,那些没走完的路,其实都在悄悄给你指方向。就像你小时候玩迷宫,走错了一条路,看起来是浪费时间,其实是帮你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重要的不是你挖了多少坑,而是你从每个坑里爬出来的时候,有没有看清脚下的路。

我知道你现在最怕的,是“永远这样下去”。你怕自己永远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怕别人提起你时,只会说“她啊,什么都做不成”。但你知道吗?十年后的你,根本没人会在意你有没有考过教师资格证。同事记得你是因为你总带自制的曲奇分享,朋友喜欢跟你聊天是因为你总能接住她们的梗,就连小区门口的保安叔叔,都知道你会帮忘带门禁卡的老人开门。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用“做成了什么”来定义一个人的。你凌晨帮加班的同事改方案,你给流浪猫搭了个小窝,你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时说了句“您慢点”——这些碎片拼凑出的你,比任何“成功”都更真实。

当然,我也想跟你说几个“十年后总结出的小经验”,如果你愿意听的话:

第一,别把“开始”当成“承诺”。你报吉他班的时候,不用想着“必须学会弹《天空之城》”,就告诉自己“先去感受一下拨弦的声音”;你翻开教资书的时候,不用逼着自己“一定要考上”,就想“先看看教育学到底讲了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敢开始,是因为怕做不好,但其实“试试”本身就很有意义。就像你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但你第一次能自己骑五米的时候,比后来学会了还开心——快乐从来不是来自“完成”,而是来自“我做到了一点”。

第二,允许自己“有条件地放弃”。你当时放弃教资,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你发现自己对教育学真的没兴趣,这其实是种清醒。但如果是因为“太难了”“有点累”就放弃,不妨问问自己:“再坚持三天会怎么样?”三天后如果还是觉得不行,再放弃也不迟。就像你后来学做短视频,一开始总觉得剪不好,你跟自己说“再试五次”,结果第五次剪的视频突然有了一百多个赞,你一下子就有了动力。有时候,放弃需要“缓冲带”,别让一时的情绪替你做决定。

第三,别把“没做成”当成“否定”。你总觉得“考不过教资”就等于“我不行”,但这就像说“我不会游泳”等于“我是个废人”一样荒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人二十岁就找到人生方向,有人三十岁才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你看楼下的玉兰树,有的枝条春天开花,有的要等到夏天,但最后都会长出绿叶,谁也不用羡慕谁。

第四,记得给自己“正向反馈”。你当时总在笔记本上写“今天又没看完一章”“这道题又错了”,却忘了写“今天比昨天多记住了两个知识点”“终于搞懂了什么是‘最近发展区’”。人就像小孩子,需要被肯定才能往前走。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写三件“今天做到的小事”,哪怕是“按时吃了早饭”“给植物浇了水”,久了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没那么糟糕。

最后想跟你说,十年后的你,过得不算特别好,但也绝对不差。没成为老师,却在社区图书馆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快乐;没考上研,却在职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没瘦成闪电,却有了健康的作息。我偶尔还是会“半途而废”,比如上个月报的油画班,画了两幅就不想画了,但我一点也不难过,因为我知道,放弃这一件,是为了腾出时间给下一件——比如这个周末,我要去学做提拉米苏,听说那家烘焙坊的老师很有趣。

你现在坐在书桌前,可能还是会觉得难过,那就允许自己难过一会儿吧。把那本教资书合上,泡杯热奶茶,看部喜欢的电影。明天早上醒来,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你还是可以选择新的开始——哪怕只是从“今天按时起床”开始。

对了,后来那130块钱,我用它的“精神价值”赚回来了。去年社区搞公益拍卖,我捐了那本写满笔记的教资书,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买走了,她说“姐姐的笔记好认真,我也要加油”。你看,你以为的“浪费”,其实早就在悄悄发光了。

所以啊,别灰心。你走的每一步,哪怕是弯路,都在为未来的你铺路。十年后的我在这里,活得好好的,还带着你当年的那点“三分钟热度”——只是现在我知道,那不是缺点,是对世界还保持着好奇。

你慢慢来,我在未来等你。

十年后的你

这封信里藏了很多细节:你当时的纠结、自我怀疑,以及十年后回望时的释然。其实“没做成”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帮你筛选方向的过程。就像植物需要修剪枝叶才能长得更直,人生也需要一些“放弃”来腾出空间,让真正重要的东西扎根。希望现在的你,能从十年后的视角里,找到一点继续往前走的勇气——哪怕只是明天早上,笑着对自己说“没关系”。

喜欢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请大家收藏:(m.8kxs.com)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