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苗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张霖吃完早饭,和杨雪来到了轧钢厂。

回到自己办公室之后,张霖叫人把陈满仓叫了过来。

“处长,您找我。”

“坐。”张霖点点头,示意陈满仓坐下,“最近,厂里新来了几个实习技术员?”

“是的,来了4个,都是大学生。听说是杨厂长专门去找上级申请的。”

陈满仓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年头大学生可是很珍贵的,不但能来,还一下子来了四个。

这要不是轧钢厂扩建,上级寄予厚望,基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些技术员来了之后,个人的状态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

“异常表现?这个倒是没有。他们在技术科,都给他们分配了任务,也都下到各车间的一线去学习了。

不过,有个叫周文博的,似乎有些‘清高’,不太看得起一线的工人。因为没引起什么冲突,所以我这边就没跟您汇报。”

“没事。不过,那个周文博今天早上在我们四合院好好闹了一场,我才听说这么个人。他在我们院人缘也不是很好,把院里人得罪了个遍。

这样,你下来去技术处那边还有一线车间,调查一下这几个实习技术员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他人评价这块,然后汇总一下交给我。

另外,其他人员,是否有类似于周文博这种看不起一线工人啊之类的情况,也汇总一下,中午之前交给我。”

陈满仓站起身,“是!”

“行了,你先去忙吧。”

张霖看着陈满仓出了办公室,点了根烟静静的靠在椅子上。

他倒不是要报复周文博,这么个小人物还不至于放在他的心上。他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思想问题。

陈满仓办事利索,不到中午,一份简单但要点清晰的报告就放在了张霖的办公桌上。

张霖拿起报告仔细看起来。

报告里把四个实习技术员的情况摸得挺透。

重点自然在周文博身上。

技术科副科长刘工的评价是:“理论底子不错,工作也算认真,就是……有点傲气,不太愿意深入车间,跟工人师傅沟通时,语气有时生硬,不太注意方式方法。”

这种评语,在这时候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毕竟,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没有哪个领导愿意给自己的下属安上这样的评价。

下到热轧车间实习的情况更具体。

车间主任老马说得挺直白:“这小周技术员,心气儿高。跟郭大锤师傅顶过牛,嫌弃人家凭经验干活不‘科学’。郭师傅那脾气,能惯着他?当场就把他撅回去了。后来在车间里,他老捧着本规程,动不动就’书上说’,工人们背后都有点嘀咕,不太爱跟他搭腔。不过活儿还是干了,没耽误正事,就是……不太合群。”

另外三个技术员情况就好得多。

刘大山踏实肯干,跟着工人师傅学得挺用心,师傅们评价“没架子,肯学,是个好苗子”。另外两个,一个叫李卫国的,有点内向,但做事细致;一个叫赵敏的女技术员,虽然体力活差点,但态度很谦虚,不懂就问,工人师傅们也挺照顾她。

报告后面还附带了陈满仓了解到的其他一些情况:厂办有个管档案的年轻办事员,跟人聊天时说过“扫盲班出来的工人,理解能力就是差,讲半天也听不懂”;技术处还有个去年分来的中专生,跟同屋抱怨过“跟那些满手油污的工人打交道,真是费劲”。

张霖放下报告,眉头拧得更紧了。

周文博的问题比他早上看到的更具体,而且这苗头还不是孤例。

虽然目前看都是些言语态度上的小问题,没造成实质性的生产事故或大冲突,但张霖心里清楚,这种轻视一线工人的思想,就像埋在地里的草籽,不早点锄掉,一旦蔓延开来,就会破坏厂里好不容易形成的团结氛围,影响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协作,最终拖累生产和技术革新。这可不是小事。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间还有一些。

于是,他立马拿起报告,起身就往外走。

这事儿,得跟党委杨书记好好聊聊。

来到杨书记办公室门口,张霖敲门进去时,杨书记正戴着眼镜看一份文件。

“杨书记,有点情况跟您汇报一下。”张霖开门见山,把报告递了过去,“是关于新来的实习技术员,还有厂里个别人员的思想动态,我觉得需要引起重视。”

杨书记放下文件,接过报告,示意张霖坐下。

他看得不快,但很仔细,尤其关于周文博和另外几个反映问题的段落,反复看了两遍。

看完,他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表情严肃起来。

“早上你家那边发生的事情,我也知道了。”杨书记把报告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我也让办公室那边去车间打听了一下。这个小周同志……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啊。技术科老刘和老马反映的情况,跟我听到的一些风声能对上。热轧车间的郭大锤师傅,那可是厂里的宝贝疙瘩,技术过硬,觉悟也高。小周跟他顶牛,还说什么‘经验主义’,这态度很有问题嘛!”

张霖点点头:“是,因为自己自行车轱辘丢了,在院里闹得挺大,情绪很激动。不过,我找您主要还不是他个人这点事。”

他指了指报告后面补充的部分,“您看这里,厂办的小王,技术处的小李,这些言论虽然私下说的,但反映了一种不好的倾向——瞧不起我们一线的工人师傅。觉得工人文化低,干活粗,不愿深入接触。这种思想,很危险。”

“你说得很对!”杨书记深以为然,“中央一直强调,知识分子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我们轧钢厂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工人师傅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是他们的汗水和经验!技术人员有文化、懂理论,这是好事,是宝贵财富。但如果因此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实践经验,脱离工人群众,那就是走到了歧路上!这跟我们所提倡的,跟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喜欢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