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型海尔上市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刮了一夜的大风,天亮前,这场憋了许久的雪终于还是下了。

“哥!这么大的雪,咋非得今天去啊?”

天喜身子瑟缩着,即便是进口的尼桑王,该冷也得冷。

“少废话,注意力集中!”

李天明也裹紧了棉衣。

今年这天气邪乎得很,进了腊月,天也不像往年冷得那么快,原以为是个暖冬,结果气温随着这场雪,瞬间就降下来了。

“天青的事咋样了?”

昨天宋晓雨和方艳梅说了天青和王英的事,本来就心知肚明,就等着天青主动交代呢。

有了宋晓雨出面,自然水到渠成。

大媒也没请别人,方艳梅让宋晓雨去王家帮着说合的。

王家也没意见,李家的长门如今就剩下天青一个还没说对象的,现在宋晓雨亲自登门说媒,王家当然是百般的愿意。

李学农家的条件好,天青模样长得也周正,还有李天明两口子的帮衬,再加上天青和王英本身也是情投意合。

这样的亲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当天傍晚,两家就各自放了鞭炮,算是向全村宣布这门亲事成了。

这让家里有年岁相当姑娘的人家后悔不迭。

原以为,天青还要再等两年才说亲,谁知道这么急啊!

“我妈说,出了正月先订婚,等天青岁数到了再结!”

天喜说着,掏出烟,递给李天明一支,将窗户打开一道缝,哥俩开始在车里吞云吐雾。

车开到电冰箱厂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一路上,车速都没敢超过40迈,要不是有大事,李天明也不会在这种天气来市里。

“哥!”

天满在楼上看到这辆尼桑王,连忙到了行政楼门口候着。

“下着雪呢,还下来干啥!”

李天明搓着手,跟天满一起上了楼。

“哥,这是近两个月的生产报表!”

李天明接过,看都没看,直接放在了一旁。

“我不看这个,你告诉我,现在有多少库存就行了!”

天满办事,李天明是一百个放心。

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天满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算上昨天的,刚好过万,哥,这么多货压在仓库,一直不往外出,咱们厂账上的资金已经快要见底了!”

本来11月初,技术全面国产化的海尔电冰箱就要上市的,结果,李天明临时改了主意,原本的计划被搁置,车间全力生产,但所有的产品一律不许出厂。

天满正是因为库存积压严重,厂里的工人议论纷纷,这才给李天明打电话的。

“先不说这个,我之前交代你的那几件事,做得咋样了?”

“广告宣传,现在整个海城,公交站牌,火车站,还有商场的外墙,都按哥你说的,挂上了咱们的广告宣传画。”

“还有售后部门的员工招聘,现如今在岗的有120人了,哥,这……是不是太多了,我觉得平时也没那么多活,厂里白养着这么多人,别的工人已经有意见了!”

李天明听了笑道:“还不够,等过完年继续招,再招100人!”

“还招?”

“忘了我之前说过啥了?”

天满一愣,立刻反应过来:“售后和品质一样,都是咱们海尔的生存命脉!”

“没错!你觉得120人都多了,我只觉得少,将来咱们的产品是要销往全国的,你想想看,全国这么大,一百多人的售后技术人员能够用吗?”

天满稍微想了一下:“哥,你的意思是,将来厂里售后部门的技术人员要派到全国?”

“现在还觉得人多吗?”

天满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连连摇头:“再招100人都不多!”

刚说完,天满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哥,你这是……准备出货了?”

要不是准备出货,李天明为什么顶风冒雪地来厂里,还询问之前交代的工作。

“到时候了!”

“天洪那边……”

振宇还没满月,天洪就又开始全国各地到处跑。

“厂里这一万台电冰箱,可不够往全国铺的!”

听到这话,天满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走,你和我去趟物资局!”

海城市内还是要经过物资局才能发往各大商场。

外地的出货渠道,厂里早就拿到了自主权。

这会儿雪小了一点儿,海城市内各区,各单位开始组织人们清除积雪,路倒是好走了。

到了物资局,周振国正好在。

看到李天明和天满一起来的,周振国便猜到了是为了什么。

“怎么,怀里捂着的金疙瘩,终于舍得拿出来了!”

“不拿出来卖,那就是个土坷垃!”

“说吧,第一批能拿出来多少货?”

快中午了,周振国也没空扯别的,开口直奔主题。

“海城这边,每个商场1000台,周局,有难度吗?”

周振国没立刻回答,现在天冷了,不是冰箱外销的旺季,每个商场1000台电冰箱,这个压力可不小。

“你们总共有多少库存?”

天满回答道:“一万台!”

周振国一惊:“天明,你小子疯了吧?一万台电冰箱压库存,你不怕把厂里的资金给掏干了啊?”

“那倒不至于!”

这些年电冰箱厂的收益一直非常好,就算市财政和大柳镇要分走一部分红利,但留在账上的资金一直很充裕。

要不然,李天明也不会压这么多货。

“市里的四家百货商店,每家1000台,外地能把剩下的全吃了?”

姜天成的工作组在全国范围内调研了好几个月,最近上面一直有消息传来,国家准备出手,取缔一些低产能,低品质的工厂。

可毕竟还没正式决定,各地虽然人心惶惶,但地方保护依旧盛行。

之前海尔厂的产品能销往各地,费了不少力气,可销量一直上不去。

“周局,我们厂的销售科也不是吃白饭的!”

天洪这小子确实适合跑外联,这些年虽然成绩一般般,但在各地结识了不少人脉资源,等到国家开始出手干预,彻底盘活市场以后,这些资源都能起到大作用。

“行,4000台,不过我这边只能先付你一部分货款?”

“多少?”

李天明刚刚才说“不至于”,但事实上,他也急着资金回笼呢。

“三分之一!”

周振国本来想说五分之一的,但想了想还是改成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货款呢?”

“销售量达到一半,再付给你们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部卖完吧!”

如今市财政也不宽裕,经常要提调各部门手里的钱。

“销售量超过五分之四,您就得把剩余的货款给我!”

全部卖完再结尾款,真要到时候剩下个四五台卖不动了,海尔厂岂不是永远都拿不到那三分之一了。

“行,就依你!”

周振国说完,当即让人拟了合同,拿到办公室,双方签字盖章。

让天满去财务领支票,李天明和周振国说完正事,又开始扯皮。

“你小子前段时间,把市里下派到你们大柳镇的计生干部给打了?”

呃?

“周局,您是咋知道的?”

“开会的时候,有人提了这事!”

“你们物资局也要去参加计生办的会?”

周振国没好气地说道:“你懂啥,这是基本国策,各地的工作重点,无论是谁,都得参与进来。”

事实上,周振国也觉得让他一个物资局的局长去参加计生办的会议,听那些老娘们儿介绍计生用品的使用方法,还要听那些“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之类的口号……

挺搞笑的!

“你小子还是低调些,别老做出头鸟,当心被人给盯上了!”

周振国明显话里有话,可等李天明问的时候,他又将这个话题给岔开了。

天满取了支票回来,李天明就起身告辞了。

出门上车。

“哥,我还是想不明白,你为啥要等库存积压这么多,才肯往外出啊?”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天满好长时间了,今天必须弄清楚了。

“道理很简单……”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8kxs.com)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