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宋科举有规定,六十岁之后的人,就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到了赵祯的手中,这条规定就变成了只要到了六十岁,不论是否考中,全部授官。】
【六十岁的老人了,之前还一直都在庸庸碌碌的准备科举考试,这种人做了官还能干出什么名堂呢?也不过就是白白的占着一个职位,虚领着一份俸禄罢了。】
【能够在六十岁后功成名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自从秦朝统一之后,我们就知道,严苛的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而这种长久以来的习俗,却在赵祯这里失了效。】
【赵祯虚心听取朝臣们的建议,这没错,但是他的耳根太软,又缺乏自己的决断。】
【庆历新政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庆历新政之所以这么快就失败,与宋仁宗这种没有决断的仁慈有着莫大的联系。】
【新政触及守旧派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是守旧派频繁上书诬陷,就能让宋仁宗对范仲淹这位改革主持人产生怀疑。】
【在守旧派反对新政的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用雷霆手段将他们镇压,而是选择停止新政,息事宁人,这种反复无常又没担当的性格,实在是暴露无遗。】
【宋仁宗的仁还是一种故意摄取声望的手段,就像是我们上面所说,难道这个老秀才的想法,赵祯不清楚吗?他知道,但是他还是给了这个人一个做官的资格。】
【赵祯获得了一个仁慈并且大度的名声,可是这个老秀才既然一直都没考上,难道不正是说明了这人的才能不足以当官吗?】
【还有那个六十岁直接授官的做法,他确实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尊老的好名声,也让这些考了一辈子都没上考上的人在临终前有了一个体面,但是这其中突然增加的官员数量和需要多支出的俸禄,更是让北宋本来就很艰难的境况雪上加霜。】
【而在仁宗一朝,想着用这种歪门邪道当官的人,绝对不在少数,甚至成功的人都不少!】
【还有那些对于臣子的深厚封赏,更是遗祸无穷。】
【宋仁宗的封赏很是无厘头,有时候可能只是因为这个人讨了宋仁宗的欢心,还有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官员生病了,或者去世了,再或者在任上有什么困难向赵祯哭诉。】
【这种不均衡并且大手笔的封赏,让赏赐和晋升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皇帝自己带头破坏规矩,就不要怪这些臣子们汲汲营营,谄媚圣上,攀附权贵了!】
【北宋后来出现这么多奸臣,估计也跟宋仁宗留下来的这个习惯有关,毕竟只要能够奉迎上意,就能获得大笔的赏赐和升迁,何乐而不为呢?】
【仁慈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君王而言,过分仁慈,只会为王朝带来灾难。】
【在北宋的皇帝中,宋仁宗赵祯确实还能算的上明君,但要是将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封建王朝,赵祯也只能算是中上吧。】
【纵然也是有着一系列缺点,但是宋仁宗赵祯也确实是为当时的北宋百姓带去了更好的生活。】
【他鼓励商业,让当时的北宋商业繁荣,社会也比较安定,每一个决策都尽量深思熟虑,每年更是亲自审核死刑犯,确保不会错杀任何一个好人。】
{我觉得赵祯也可能就是有意被养成这个样子的,毕竟当初刘娥垂帘听政,她肯定是更加希望皇帝的性格软弱一点,这样就不会与她夺权!}
{我反对,当时的刘娥可是国家一把手,天天处理朝政都很费劲了,怎么还有功夫去管赵祯的教育!}
{可能刘娥不是故意的,但是刘娥一心处理朝政,那赵祯的教育问题,就只能落在这些朝臣的身上,朝臣们自然是希望皇帝仁慈一些,这样才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实在不必这样阴谋论吧,毕竟北宋就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王朝,非常推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将皇帝往这个方向教导,完全没问题啊!}
{宋朝的宗旨本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祯可能是最符合这些臣子幻想的皇帝!}
{确实,要不然的话,就算是皇帝死了,臣子们也不应该这样真情实感的悲伤,因为他们都清楚,那个向着他们的皇帝已经没了!}
{皇帝都是政治家,身为政治家,心黑手辣是必备的条件,历史上的那些明君,一个个都是黑芝麻汤圆!}
{赵祯的仁慈为大宋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西夏要议和,辽国的岁币也要增加,百姓的负担一下子就加重了好多。}
{看似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战争,实际上这种用钱买和平的手段,更加深了这些臣子们钱是万能这种印象,这才让北宋频繁议和!}
{庆历新政失败了,外交方面也要议和,看似仁慈又宽容,实际上已经为在推进大宋的积贫积弱。}
{要是宋仁宗不听这些守旧派臣子的挑拨离间,而是坚定的支持改革,或许北宋会有一个新气象!}
赵祯没想到,在后世人的眼中,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缺点。
仁慈竟然也成了他这个皇帝的枷锁,将他牢牢的困死在了“仁”这个名声上。
范仲淹诧异地看向了宋仁宗,后面竟然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官家怎么能轻易的赦免那个写反诗的人,这等重罪,应该严惩才是!
天幕说的很对,这个人既然一直都没考上,那就说明他根本就不具备做官的才能,这样的人,给了他官职又能怎么样呢?他真的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吗?
显然是不能的!
还有那个录取六十岁以上的老考生的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知道这条禁止六十岁的人再参加科举考试的法令,可是他们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颁布的!
太宗陛下当初为了能够从武将们手中夺取权力,倚重文官,看重名声,一心想要超越太祖。
可是即便是这样在乎自己名声太宗陛下,都不愿意让这些一直考不上的人进入朝堂!
喜欢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请大家收藏:(m.8kxs.com)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