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一脸好奇地凑到张仲景仙师跟前,眨巴着眼睛问道:“师傅师傅,我特想知道肝咳到底是咋回事儿呀?”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那长长的胡须,笑着说道:“徒儿啊,这肝咳呢,从脉象上看,是弦而涩。啥叫弦脉呢?就好比你摸到的不是手腕的血管,而是像摸到了一把绷紧的琴弦,有点硬邦邦,还带点弹性。这涩脉呢,就好像你的手指在血管上摸,感觉不那么顺滑,就像在摸一把生锈的锉刀,有点滞涩不畅。”
“假令这脉象是浮弦而涩,那就是身体受风邪啦。啥是风邪呢?风这东西,在大自然里到处乱窜,在咱们身体里也不安分。风邪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到处乱跑乱撞,钻进身体里,把咱们的气血啊,搅和得乱七八糟。风邪一吹,咱们的脉就浮起来了,再加上本身肝咳的弦涩脉,就变成浮弦而涩啦。”
“要是弦紧而涩呢,那就是受寒邪咯。寒邪就像冬天里的大冰块,冷冰冰的,一钻进身体,就把咱们的气血给冻住了,气血都不咋愿意流动了。这时候脉就变得紧紧的,跟受寒了人会缩成一团似的,再加上弦涩脉,就成了弦紧而涩。你想啊,身体里被这么一块大冰块占着,能好受嘛,可不就容易肝咳嘛。”
“要是摸到弦数而涩的脉象,那就是受热邪影响啦。热邪就像一把大火,在身体里熊熊燃烧,把气血烧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上蹿下跳,跑得可快了,这就导致脉数。但同时呢,肝咳本身有个涩脉,所以就成了弦数而涩。就好比一个人在大火堆旁边,又热又难受,身体里的气血也跟着热得慌,乱了套,就容易引发肝咳。”
“还有啊,要是弦急而涩,这就是受燥邪啦。燥邪就像秋天里干燥的空气,把咱们身体里的水分啊,都给吸走了。身体里干巴巴的,气血运行起来就不顺畅,脉就变得又急又涩。就像一辆车在干巴巴的土路上跑,坑坑洼洼,跑起来又急又费劲,气血在身体里也是这种感觉,所以就容易咳嗽咯。”
“最后,要是弦濡而涩,那就是受湿邪了。湿邪就像一团黏糊糊的泥巴,糊在咱们身体里,让气血都被黏住了,走不动道儿。这脉就变得濡软无力,再加上弦涩,就成了弦濡而涩。你想想,身体里到处都是黏糊糊的,就像陷在泥沼里,能不难受嘛,咳嗽也就找上门了。这就是肝咳的病因咯。”
“那肝咳有啥症状呢?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啥意思呢?就是说啊,得了肝咳,两边肋骨下面会疼。这疼起来还挺厉害,有时候都不敢转身。为啥不敢转身呢?你一转啊,两边腋下附近就会感觉胀满,就好像有人在你腋下塞了两个大馒头,胀得难受。这是为啥呢?咱们中医讲啊,肝在身体里就像一个调兵遣将的大将军,管理着气血的运行。肝经呢,就沿着两胁分布。当肝受到邪气侵犯,气血运行不畅,就像道路堵车了,那这肝经经过的两胁下就会疼。而且邪气捣乱,让气血在局部堆积,你一转身体,气血被这么一搅和,就更堵了,所以两胠下就满胀起来啦。”
“徒儿啊,你可别小看这肝咳。这肝啊,在咱们身体里可重要了,就像一个大管家,管着好多事儿呢。它主疏泄,啥叫主疏泄呢?就是说它能调节咱们身体里气的运行,气就像咱们身体里的小士兵,到处跑,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要是肝这个大管家没管好,气的运行就乱套了,该到的地方没到,不该去的地方去了,就容易出问题,肝咳就是其中一个。而且啊,肝还藏血,就像一个血库,咱们身体活动的时候,血就从肝这个血库里出来,供身体使用;休息的时候呢,血又回到肝里储存起来。要是肝出问题了,藏血功能受影响,气血不充足,也会加重肝咳。”
“那怎么预防肝咳呢?首先啊,要顺应季节变化。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是养肝的好时节。这时候啊,就像大自然在喊:‘嘿,肝啊,该醒醒啦,活动活动啦。’咱们也要跟着大自然的节奏,早睡早起,多出去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花花草草,让心情美美的。就像给肝做了一次舒服的按摩,它舒服了,就不容易生病。可别像冬天似的,老是睡懒觉,不然肝就会抗议咯。”
“饮食上也得注意。少吃那些油腻腻、辛辣辣的东西。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就像给肝这个大管家派了一堆干不了活儿的懒兵,把肝累得够呛。辛辣的东西呢,就像一把火,会把肝里的气血烧得更乱。多吃点绿色的蔬菜,像菠菜、芹菜啥的,绿色入肝,就像给肝补充能量的小零食,让肝能好好工作。还有啊,要少喝酒。酒这东西,就像个小恶魔,喝多了会伤肝。你看那些天天酗酒的人,肝能好嘛,时间长了,别说肝咳了,啥毛病都能找上门来。”
“心情也很重要哦。要保持心情舒畅,别老是生气发火。一生气啊,这气就往上冲,就像一股龙卷风在身体里乱刮,首当其冲受伤的就是肝。你看那些脾气暴躁的人,脸经常红扑扑的,这就是气往上冲的表现。而且生气还会让气血瘀滞,在身体里堵成一团,肝的工作就更不好开展了,就容易引发肝咳。所以啊,要开开心心的,没事多笑笑,一笑解千愁,肝也跟着高兴,工作起来就更带劲啦。”
“要是不小心得了肝咳,也别慌。咱们中医有办法。可以用中药调理。比如说,对于风邪引起的肝咳,可以用一些祛风的中药,像防风、荆芥,它们就像小卫士,能把风邪从身体里赶出去。寒邪引起的呢,就用点温阳散寒的药,像干姜、附子,给身体里加点温暖,把寒邪这个大冰块融化掉。热邪引起的,就用清热的药,像黄芩、黄连,把身体里的大火扑灭。燥邪引起的,就用滋阴润燥的药,像沙参、麦冬,给身体补充水分,让身体不再干巴巴。湿邪引起的,就用祛湿的药,像薏苡仁、茯苓,把身体里的黏糊糊的湿气排出去。”
“除了吃药,还可以配合一些外治疗法。像按摩穴位。咱们身上有好多穴位对肝咳有帮助呢。比如说太冲穴,就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中间缝往上大概两寸的地方。这个太冲穴就像肝的出气筒,你没事就按按它,就像给肝打开一扇窗户,让里面的闷气、邪气都排出去。每次按个几分钟,感觉酸酸胀胀的,就对啦。还有期门穴,在胸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这个穴位就像肝的小助手,能帮助调节肝经的气血。你用手指轻轻按在期门穴上,顺时针揉揉,能让肝经的气血运行得更顺畅,缓解肝咳的症状。”
“针灸治疗也挺有效的。但是针灸得找专业的医生哦,可别自己瞎扎。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比如说,除了刚才说的太冲穴、期门穴,还可能会用到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这个肝俞穴就像肝在背部的一个小驿站,针刺它能调节肝的功能,让肝恢复正常工作。不过针灸的时候会有点疼,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但是为了治好病,忍一忍就好啦。”
“再给你讲个小故事吧。从前有个小书生,特别爱读书,整天埋头在书堆里。但是他有个毛病,就是脾气有点急,一遇到点事儿就着急上火。有段时间啊,他老是觉得两胁下疼,还咳嗽,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后来越来越严重,连书都读不进去了。他就去找郎中看病。郎中给他一摸脉,说:‘你这是肝咳啊,都是你平时爱着急,再加上老是坐着不活动,肝里的气都憋住了,再受了点邪气,就成这样了。’郎中就给他开了几副中药,还让他每天按按太冲穴,多出去走走,别老闷在屋里。小书生按照郎中说的做了,没过多久,肝咳就好啦,又能开开心心地读书啦。所以啊,徒儿,你看生活习惯多重要,可别学那个小书生哦。”
“还有啊,肝咳和其他脏腑也有关系呢。中医讲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比如说,肝和肺就像一对邻居,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要是肺的功能不好,肺气太盛,就像一个厉害的邻居老是欺负人,肝就容易受影响,引发肝咳。反过来呢,要是肝有问题,也可能影响到肺。这就像家里兄弟姐妹,一个出问题了,其他的也跟着操心。所以啊,在治疗肝咳的时候,有时候还得照顾到其他脏腑,不能只盯着肝。”
“再说说情志对肝咳的影响。情志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养身,也能伤身。过度的愤怒、焦虑、抑郁这些不好的情绪,都会伤肝。比如说,一个人要是老是生闷气,气都憋在身体里,就像一个气球,气越憋越多,最后不爆炸才怪呢。这股闷气在身体里乱窜,就容易引发肝咳。反过来,要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像给肝注入了一股正能量,肝就能正常工作,不容易生病。所以啊,徒儿,你平时不仅要照顾好病人的身体,还要多关心他们的心情,让他们开开心心的,病也好得快。”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请大家收藏:(m.8kxs.com)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