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 分工合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场宴请结束后,杨辉、孙文石、宋桐三人都给了答复。

于是林向安就带着他们三人,直接带着他们参与第一线工作。

林向安将早前询问收集了急需解决的水利工程,挑选了两处淤塞严重、影响范围广的塘坝。

亲自带队实地勘察,并请县衙的工房小吏来看一眼,备个案,获得官方认可。

在项目所在地及周边村落张贴告示:

安平粮行奉旨修渠,以工代赈,每日现结工钱,招募青壮。

工钱标准,略高于当地短工的日均价。

唯一要求卯时上工,酉时下工,得保证工作效率。

对林向安来说,时间更重要,不能在这些小事上耽搁太多。

此事,由镖局留下的镖师,负责监工和维持秩序。

由账房伙计负责记工和每日散工后发放工钱。

现结工钱是维持积极性的法宝。

这件事林向安交给了宋桐作为总负责人,由他每日向林向安汇报总结情况。

说到底,他需要把控全局状况,了解每个环节注意事项。

另一方面林向安带着杨辉、孙文石,着手准备乡间推广惠农契。

惠农契并不是直接找散户农民。

这样太被动,而且效果不好。

是得先搞定各村镇的保甲长、有威望的乡老、以及中小地主。

这些人才是乡村的实际话事人。

索性林向安回来后的一系列举动做的铺垫,让他在县里积累了一定的威望。

这时候林向安亲自出面,设宴邀请这些人,大多都会积极配合。

这次的宴席,相当于招商会。

就定在林家镇上的酒肆举行的。

席间,由林桥详细讲解“惠农契”的条款。

这是林向安有意让林桥去做这些事。

有他坐镇,林桥就是他的话事人。

一是保底价:承诺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收购价不低于市价。

二是溢价收购:对于质量达标的粮食,明确加价一成,优质粮加价更多。

三是种子支持:承诺来年春耕,可优先提供优质粮种。

最终选择两个最支持林向安的保甲长管理的村庄,作为“示范村”。

一个是孙文石所在的村子。

一个是杨辉所在的村子。

之后再派大掌柜下乡,与示范村内愿意参与的农户逐一签约。

过程公开和公正,同时请保甲长作保。

在村头当场画押按手印,造成轰动效应。

当场支付一小笔“订金”。

立即兑现的小利,远比未来的大承诺更有说服力。

这两个示范村,属于样板。

林向安亲自带着孙文石、杨辉二人,深度参与其中。

两人是秀才,在村子里本就有名望。

推广签约也相当顺利。

之后便是利用“示范村”的榜样力量,向其他村镇扩散。

*

在此期间,王和智找到了林向安。

和他说了现在民报的情况。

一方面县里有其他家推出类似的民报。

另一方面连载也不尽人意。

如今虽然有些老顾客,但也不温不火。

最终林向安决定关闭民报。

同时邀请李文山、程浩来安平粮行做事。

李文山倒是爽快答应了。

林向安有意带他去京城,便让他考虑一下。

至于程浩,凭借作为民报的主要撰写者,如今也小有名气。

他本是秀才,只是家道中落,落魄后出来赚钱。

经过学报的历练,倒是成熟圆滑了。

如今刚成亲。

原本也想带他去京城,但上有老人照顾,下面还有未出世的孩子,于是林向安便让他和孙文石、杨辉一样,负责村镇的粮食收购。

同时鼓励他,继续备考举人。

王和智这边,他的妻子薛二姑娘怀孕,过不了多久就要临盆。

加上他把王和信带在身边。

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人家两兄弟都带出去。

同时在安平义仓也需要王家的人,索性交给他负责。

整个流程得重新构建,不让一人权力过大,得相互配合,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能单独完成一笔交易的全过程。

【不好意思,今天周末,偶然看到喜欢的电视剧,于是想让心情开心些,放松的看。于是临时更新一点,明天补上,也会正常更新哈,祝大家周末愉快啦~】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