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刚回到道口县,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县里那些正在推进的项目。
上午刚在办公室和沈佳慧敲定了土地财政的初步思路,下午就带着秘书长刘涛、副县长余一鸣,驱车赶往周边乡镇。
车子在乡间小路上颠簸,窗外的麦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透着丰收的希望。
“余县长,夏粮长势怎么样?有没有出现病虫害?”
董远方坐在副驾驶座上,转头问向身旁的余一鸣。
余一鸣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汇报起来:
“书记,今年气候不错,夏粮整体长势比去年还好。不过个别乡镇出现了少量蚜虫,我们已经安排农技人员下去指导防治了。”
到了乡镇,董远方没顾上歇脚,直接走进麦田。
他蹲下身,伸手拨弄着麦穗,仔细查看颗粒饱满度,又跟农户聊起收成预期。
随后,一行人又去了土地流转项目服务中心,了解扫尾工作进展。“还有多少户没签合同?主要顾虑是什么?”
董远方看着台账,眉头微蹙。乡镇干部连忙解释:
“我们乡镇只剩下还有十几户,主要是担心流转后没活干。我们已经跟食品产业园对接好了,会优先安排他们去园区务工。”
董远方点点头:
“一定要把农户的顾虑解决好,土地流转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第二天一早,董远方又马不停蹄地和副书记胡杰、副县长金正南去了食品产业园。
园区里机器轰鸣,几栋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
“招商情况怎么样?意向入驻企业有多少了?”
董远方站在园区规划图前,向负责人问道。
负责人指着图上的标记介绍:
“目前有 121家企业有意向,其中 78家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主要涉及食品加工、包装等领域。”
胡杰补充道:
“可喜的是,农牧龙头企业有十几家。”
董远方若有所思:
“咱们的优势慢慢会充分发挥出来,会有更多大企业进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董远方几乎脚不沾地,跟着沈佳慧一起视察 “三通工程” 和十大民生工程。
在自来道口水库建设现场,他仔细查看施工质量;在新高中新建工地,他叮嘱负责人一定要保障安全,按时完工,争取今年秋季开学,新生用上新校舍。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进展、存在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生怕耽误了项目进度。
劳动节假期前一天,道口县迎来了一批重要客人,五香集团总裁裴江海一行。
董远方特意和沈佳慧、胡杰、刘涛一起,全程陪同考察。
他们先去了小麦种植田,看着连片的机械化种植麦田,裴江海忍不住称赞:
“这么大规模的标准化种植,在全国都少见。”
随后,一行人又参观了食品产业园、华夏农科院的小麦育种实验室和育种公司工地。
每到一处,裴江海都看得格外仔细,时不时提问,董远方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食品产业园的会议室里,双方召开了正式的座谈会。
裴江海坐在董远方正对面,脸上带着笑意:
“前几天在嵩州,我还以为董书记您是酒喝多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今天走了一圈,我是真见识了道口县发展农业的良好基础,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董远方笑着回应:
“裴总,我们道口县穷,但人实在,说话算数。行就是行,不行我们绝不会夸大,更不会为了招商坑蒙拐骗。我们的优势就是优质小麦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规划,就看咱们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
质朴的开场后,双方分别介绍了优势和诉求。
五香集团提出,有意在道口县建设大型精面粉生产加工基地,既能利用当地的小麦资源,又能辐射周边地区。
而道口县在推进土地流转、合作社建设和新小麦品种机械化规模耕种后,正面临小麦产量大幅提升的局面,现有的银花集团面粉厂根本消化不了,急需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入驻,延伸产业链。双方的诉求不谋而合,很快就达成了强烈的合作意向。“具体的合作细节,就交给县政府和集团投资部门对接,争取尽快落地。” 裴江海拍板道,董远方连忙点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晚上,董远方特意喊来老肖头 —— 也就是道口酒业公司总经理肖林来陪酒。
他向裴江海介绍:
“裴总,这位是我们道口白酒的负责人肖林。他以前是乡长,不好好当乡长,非要研究酿酒,后来去档案局当局长才算消停了几年,现在又被我拉来筹建白酒厂,算是个十足的‘酒痴’。”
肖林连忙恭恭敬敬地和裴江海握手,递上一杯刚酿好的试饮酒:
“听董书记说,裴总您也是爱酒之人,我们道口纯酿还在试生产,您尝尝,给提提意见。”
董远方特意让肖林坐在裴江海旁边,笑着说:
“让咱们的‘酒痴’,陪您这位‘酒仙’好好聊聊。”
几杯酒下肚,裴江海摇曳着酒杯,眼神发亮,转向肖林赞誉道:
“肖总,这个酒真是绝了!香气四溢、入口柔和、醇香浓郁、余味悠长,我喝了那么多地方的自酿酒,这一款是最有记忆点的浓香酒,比市面上不少名牌酒都好喝。”
听到这样高的评价,董远方和肖林都格外激动,连忙又跟裴江海碰了一杯。
裴江海放下酒杯,脸上带着好奇:
“肖总,实不相瞒,我有个疑问,不知道方便不方便问?”
肖林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眼董远方,见董远方点头,才笑着说:
“裴总您客气了,有什么您尽管问,我们就是想听听您的真实评价。”
“听董书记说,你们的酒厂和酒窖还在建,要是只生产试用装,这几个月里,怎么会有这么醇厚悠长的酒香?”
裴江海的问题一下问到了点子上。
在场的人大多是外行人,只觉得酒好喝,却从没琢磨过这个问题。
董远方酒量不错,但对白酒酿造也是一知半解,此刻也饶有兴趣地看向肖林。
肖林不慌不忙地放下酒杯,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裴总您是内行人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看似只有这几个月的试生产,其实十年前我第一次筹建酒厂的时候,最后特意留了十几吨基酒,一直密封储存到现在,足足有十年了。这次试生产,就是用的这批老基酒勾调的。”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看向肖林,心里都暗自佩服 —— 这个肖老头真是个 “酒痴”,十年前不让酿酒了,竟然还偷偷攒下了这么珍贵的老基酒。
肖林又看向董远方,低声请示:
“董书记,这批基酒不是我个人的,是当年酒厂的集体资产。以后正式投产了,还得跟您请示,按照成本价给原来的酒厂合伙人一些补偿。”
董远方当即摆摆手,语气坚定:
“不能按成本价!你们捐献基酒,让我们的白酒能提前几年投产,还能有这么好的口感和酒香,这是大功一件,必须按照市场价给补偿,不能让你们吃亏。”
看着眼前的场景,董远方心里暗自庆幸。
当初把肖林从档案局调出来筹建白酒厂,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兴趣果然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正是肖林对酿酒的这份痴迷,才让道口白酒有了这么好的开端。
道口酒厂的白酒,董远方感觉品质和口感都是极佳,后期面向市场,一定会推广开来。
这也算是,给道口县搞了个聚宝盆。
喜欢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